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

"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将举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8-05 18:48:0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主创策展团队合影

“70后”、“80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中国当代艺术由“大时代”向“小时代”回归的转折点。就当代艺术现场来看,这一代艺术家已经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创作的主体,但他们的创作观念和形态都更为多元,目前尚无全面深入的梳理。这无论是对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还是对艺术展览和艺术批评,均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鉴于此,关山月美术馆决定策划组织题为“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并邀请与之有着同样时代语境的青年批评家共同参与,以史学研究和艺术批评带动展览策划,同时集中呈现同年龄段批评家的学术关注点与成果,举办“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

8月5日下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召开了本年度的“在路上•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的媒体见面会,发布本年度提名展及论坛将于2014年12月26日首先在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并于2015年相继在重庆、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展出。

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先生在媒体见面会上向大家讲述展览活动的意义

媒体发布会上,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先生和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之一的张新英女士分别对展览活动的意义和具体策划做了解释,随后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艺术与财富》主编朱小钧三位策展人对今年展览的策划与艺术家的提名作了学术阐释,最后,中间美术馆艺术总监周翊老师作为展览北京站负责人对展览巡展的重要性作了发言。

《艺术与财富》主编、大道艺术基金执行董事朱小钧先生在发布会上讲述关注青年艺术的重要性

“在路上”是关山月美术馆的一项持续性的当代艺术课题,旨在整理以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为主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发现并讨论此间浮现出来的当代艺术问题。“在路上”最初几年的规划是以媒介作为分项依据,2013年从油画开始,2014年聚焦新水墨,2015年也许关注新媒体。“在路上”是一项青年的事业,除活动的目标群体是青年艺术家及艺术现象外,参与论坛和活动策划的也主要是青年批评家。在系列活动的出品人、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的带领下,2013年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美术》副主编盛葳、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张新英作为召集人,在殷双喜、俞可、杨小彦、李一、尚辉、鲁虹、孙振华等前辈批评家和吴洪亮、朱小钧、刘礼宾、鲁明军等青年批评家的支持下策划了“在路上.2013”系列学术活动。2014年,在颜为昕的召集下,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艺术与财富》主编朱小钧和盛葳、张新英一起加入了策展团队,在王天德、刘庆和、徐累、张羽等资深水墨艺术家;张子康、陆蓉之、高岭、何桂彦、付晓东等30余名批评家的共同支持下,在对160余名被提名艺术家进行走访、观察、研究梳理、文献编辑出版的基础上,遴选出30位青年艺术家进行抽样展览,并结合展览举办以“当代水墨的历史、现场与理论”为主题的学术论坛。此后的每届活动在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活动的范畴和主题,策展团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路上”是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2013年从深圳出发,2014年,又得到大道艺术基金、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深圳分公司等机构的协助和支持,关山月美术馆又联合重庆美术馆、北京中间美术馆等机构在重庆、武汉、北京、上海等地联合展出。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吴洪亮先生讲述展览策划的理念

“在路上”最初几年的活动计划是以媒介作为主要的分项依据,油画、水墨、版画、新媒体,每年组织一个分项,第五年举行综合的文献展,集中呈现并讨论这四年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学术问题。从媒介入手并非是强调媒介本身,而是鉴于当下中国以单一媒介为表现手段的美术创作还占很大比重,且各媒介领域在当代发展的步调上也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而呈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譬如版画以跨界为表现的当代诉求、水墨超越媒材和语言的文化象征性、新媒体数字化时代的虚拟性和交互特质等等。因此活动是从以媒介为基本创作语言元素,或在材料、观念上与之相关的创作群体和现象入手,强调的是艺术家所采用的艺术手段作为艺术美学元素所具有的审美性格以及学理上对所采用的艺术手段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其媒介方式是否对其本体有推动意义,在展呈方式上则没有做更多的限定。

《美术》杂志副主编、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盛葳先生讲述两届展览的学术设定

在整个活动中,主办方更加重视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操作方式上采取提名-文献出版+遴选-抽样展览相结合的方式,除遴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参加提名展外,更重要的还将编辑出版包括所有被提名艺术家文献在内的文献集,以期为这一阶段的史学研究提供更多感性的文献和可资探讨的话题,也通过相应的收藏工作为当代艺术史的研究保留一份可再现的持续的文本。2013年,我们举办了以青年油画为主体的首届展览。2014年,我们将关注点聚焦“当代水墨”领域,希望通过对青年水墨艺术生态的观察,在理论上对近年来水墨热中呈现出来的学术问题进行必要的清理。

“在路上”的学术诉求正是建立在对“正在发生”进行动态观察和文献整理的目的之上,同时为了对这样一个既动态又庞杂的对象,保持一种客观全面的审视,我们更多地看重青年批评家的力量,以学术研究和艺术批评推动展览策划。同时代的艺术批评无疑是深化创作和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批评家不但参与青年艺术家的提名、论坛的讨论,更参与整个展览活动的组织策划。因此系列活动必将是“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和青年批评家群体智慧的显现,能够客观地传达这一群体思想的声音。同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整个活动也必将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真正发挥记录历史和创造历史的作用。

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之一张新英女士具体讲述展览的筹备情况

在策展和展览运作的理念方面,本次活动更加突出了数字化运营的特点,设计了专门的动态网页(http://onroad.gsyart.com),提名和评审等工作也全部通过网络来完成。此外,二维码、APP数字展厅、微信、微博等都将作为主体活动的重要延伸,进一步扩大整个活动的受众,使更多的观众可以通过更为便捷的方式了解到活动的全部内容。

艺术中国也将持续关注本次活动的进展情况,尤其会与大家一起等待本次活动所遴选出来的30位青年艺术家的名单以及作品的情况,请大家拭目以待。

中间美术馆艺术总监周翊老师作为展览北京站负责人讲述展览巡展的重要性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