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

"巴黎与上海之间"现当代艺术展开幕以来吸引数十万观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1-14 13:31:2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现场

自2013年10月1日《巴黎与上海之间:中国现当代艺术展》开展至今,该展览已经吸引了数十万艺术爱好者前往上海中华艺术宫41米层参观并探寻这段中法两国现代艺术交流史上令人感叹的精彩篇章。本次展览由中华艺术宫学术部卢缓担任策展人,杰奎琳文化艺术机构艺术总监菲利普·杰奎琳担任学术支持,上海中华艺术宫主办,上海中国画院,杰奎琳文化艺术,昊美术馆支持。

在法国谁还记得画家安德烈·克罗多? 然而,这位“不为人知”的画家在中国是赫赫有名的。祖籍第戎,这位无政府主义画家曾被他的朋友,中国现代艺术奠基人之一林风眠,邀请到北京和杭州的美术学院任教。“巴黎—上海”展览便为这一中法艺术交流史其中之一卷拉开了帷幕。

展览现场

在曾经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朱红色新建筑中华艺术宫的41米高度之上,50余幅法国作品,与同样数量的中国作品一并展出。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家与法国的干系自2011年底于赛努奇博物馆的那次主题展览之后明朗了许多,而此次上海组织策划的这一展览则是着重于梳理法国对于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产生奠基性影响的各种元素。

法国学院派艺术——中国现代艺术家第一灵感源泉

展览作品于四个展厅中陈列开来,我们从中可以看到1949年之前中国现代派画家主要的灵感源泉。首先我们能注意到的是法国学院派艺术以及那些曾于巴黎高等美院工作室任教的知名大师。弗朗索瓦弗拉孟,费尔南德柯罗蒙,阿尔伯特贝纳尔,帕斯卡达仰布弗莱。这种以十九世纪自然写实主义为特点的绘画派系曾经被作为一战后赴法研修美术的中国画家所首选的技术与美学典范。

展览现场

从上海到巴黎

当时在我们两个共和国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对话。自1919年始,一艘艘海运信使油轮将数以千计的或拥有奖学金资助或加入勤工俭学运动的中国学生,从上海载至马赛。其中就有像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等诸多艺术家,并且也包括有像邓小平和周恩来等未来新中国之领袖人物。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一种波希米亚式的流浪生活等待着这些在拉丁区那些阁楼上忍受着寒冷与饥饿之煎熬的中国年轻艺术学子们。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在波拿巴大街、各大美术馆和书店、以及蒙帕纳斯自由画院之间度过的。

展览现场

巴黎的自由画院——中国现代艺术家第二灵感源泉

也就是在这个与高等美院玻璃庭堂的古代雕塑有着相对距离的街区,我们找到了这批中国现代派艺术家们的第二种灵感源泉之所在。自1920年始,他们就争先恐后的涌向格朗旭米埃画院及其他一些自由画院。 在那里他们很廉价地就得到了端坐于职业模特之前作描练习并被享有声望的大师点评作品的机会。 庞熏琴在他的回忆录中就提到了在蒙帕纳斯自由画院的一段与其他中国同胞类似的经历,这其中不乏被美院录取的中国艺术家。与巴黎画派的其他外国艺术家一样,庞熏琴又或是他的朋友常玉也曾经在诸多小酒馆的吧台前为了几块法郎卖过为路人画的速写和肖像画。

这个在巴黎学院派与前卫艺术之间辗转的中国艺术家群体,在1945年后由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接过了接力棒。我们也因此就看到像奥东弗里茨、让·杜拜、安德烈·洛特、以及被吴冠中视为第二位父亲的让·苏弗尔皮等法国大师的名字。

展览现场

法国老师与中国学生

在上海看到这种组合之后就尤为感人。老师们与学生们的作品在寂静之中默默对话。这边有洛特的 “密尔芒德的屋顶”,那边则见吴冠中“青岛”和那片红屋顶,又如我们能看到赵无极在一幅风景画中对于土地的描绘与奥东弗里茨的同类风景画所作出的同样的色彩运用。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巴黎与上海之间:中国现当代艺术展

展出时间: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30日

展出地点:中华艺术宫41米层7、8、9、10展厅

策展人:卢缓

学术支持:Philippe CINQUINI

主办单位:中华艺术宫

协办单位: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支持单位:杰奎琳文化艺术,昊美术馆

杰奎琳文化艺术机构艺术总监Philippe CINQUINI先生接受BBC电视台采访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