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

苏轼《功甫帖》真伪风波白热化 刘益谦二度发声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2-27 11:18:29 | 文章来源: 南方都市报

今年9月,著名藏家刘益谦以822 .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竞得这一苏轼《功甫帖》,并计划于2014年3月在其创办的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时展出。但12月21日《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三位研究员公开质疑:此件《功甫帖》是“双钩廓填”的伪本。昨日,南都记者致电上海博物馆,上博方面表示完整报告将在近期公布,在完整报告出来之前不做公开回应。

上博:是伪作,且非原作钩摹

《新民晚报》称,钟银兰等三位研究员通过考证发现,该《功甫帖》伪本钩摹自晚清鲍漱芳(约1763-1807)辑刻的《安素轩石刻》,其制作时间,可定于道光四年(1820)至同治十年(1871)之间。经过研究鉴藏印、骑缝章中的破绽等,证明《功甫帖》除是伪作外,还是非原作钩摹、从石刻拓本中钩摹的赝品。

三位研究员表示,收藏者从拍卖场上竞买哪一件藏品、花费多少价格、真品还是赝品,作为公共博物馆的研究馆员,本无必要插话。但“中国收藏家耗费财力和精力,力促海外文物回流的决心值得嘉许,但有一个前提要成立,文物必须是货真价实的真品。如若伪品能披着真品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入境并享受到相关政策,将为日后的文物回流工作埋下无穷后患。”单国霖等研究员表示,私人收藏品鉴,以藏家满足为上;但进入公共视野,在美术馆里起到美术教育普及的功能,作品是真是伪,关乎大事:欺世之作若登堂,惑人耳目,贻笑后人。

苏富比:将成立小组、邀请全球专家鉴定

此报道出来的第二天,苏富比拍卖行发表声明,坚持“功甫帖”为苏轼原作。苏富比称:“我方至今没有接到近日媒体上所提到的声称此件作品为伪作的所谓报告。我方对作品的真伪性一向万分认真,将仔细研究这份报告并针对其提出的问题作出任何所需的回应。苏富比一贯恪守艺术拍卖界的最高德行标准,并保留我方对此事件的所有法律权利。”

刘益谦在媒体采访时表示,竞拍前曾请专家做过鉴定,并无真伪之疑。此外,他已致电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程寿康向他表示,此拍品见之于张珩《张葱玉日记·书稿》及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徐邦达赞扬其“神采飞扬”,为“上品”。苏富比将成立特别小组,邀请全球博物馆的专家对《功甫帖》的真伪问题进行研究。

买家刘益谦:得出最终结论前保持中立

12月23日晚间,刘益谦也在龙美术馆官方微博上发表公开声明,刘益谦的千字声明绵里藏针,他说:“现在上海博物馆的学术团队认为此帖是摹本,并且上升到了‘美术馆展览伪作’的高度,这对我和龙美术馆是无疑是莫大的鞭策。或许以上海博物馆这样强大的学术实力,可能从未展出过伪作,也从未花巨资购入过赝品,但是对龙美术馆这样成立仅一年的美术馆而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刘益谦最后表示,关于《功甫帖》真伪的问题,还有待苏富比方面组织的专家论证,并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意见得出结论。“在结论得出之前,作为买家我个人愿意保持中立。”

业界观点

前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上,藏家及拍卖界人士也针对此事发表看法。

朱绍良(中国古代书画资深藏家) 上博高调介入需有因有果

我想说一个问题:这次上博为什么要高调地介入这件事情?这么高调介入有史以来是第一次,总会是有原因的。刘益谦先生收藏已经花了十几亿买古代书画,如果把这么一个指标性的、风向标式的人物打垮,我们的市场还有我们民族的文化恐怕就没有一个薪火传递的人物。在各方面来讲这个事情的发生都是不应该的,都有各方面的原因,至于这件东西的真与伪我们无法一时间作出决定。

董国强(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古代书画鉴定很尖端,藏家要保护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过这件东西,就是看了有没有发言权也是个问题。苏东坡这个级别的(拍品),真正有几个人有发言权,其实这也是大家需要探讨的问题。网上争论无非两种,一种说真,一种说假,大部分人是没有发言权的,还是让专家来评判,不是社会公众能够评判的。公众通过这个事情关注古代书画,我也认为是好事,但是不希望通过这个事情让大家觉得古代书画太复杂了,这个东西不能买了。古代书画二十年的拍卖能够培养这样一个人群、培养一批收藏家,真的是很不容易的,还是应该保护他们。

季涛(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可请古代书画专家集体会诊辨真伪

首先应该期待上海博物馆的三位专家尽快拿出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此外,既然这民间收藏品已经惊动了文博专家,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各位古代书画专家一起会诊辨真伪;也期待苏富比公司邀请国际上的鉴定专家发表见解;国内古代书画收藏家、民间的鉴定家、拍卖企业的古代书画专家们也应该充分发表意见。

也许最终各自之间还会有分歧,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从来就没有100%的事情,但通过这样全面的会诊式鉴定和争论,可以向国人、向全世界普及一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艺术鉴赏知识,则大有裨益,其所得可能会远远超过辨明这幅作品真伪问题的本身。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