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文明来说,目前正在大量失去对我们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文化遗产是人类经过若干世纪才建立起来的,我们看到有很多教科文组织保护的厂址和历史古迹变成停车场,或者自然的河流被填平变成了高速公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意大利全国委员会主席卡鲁索22日说,人类文明的特征现在受到极大的破坏,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来纠正这个错误。
卡鲁索是在当日于曲阜举行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电视直播对话中作出上述表示的。
文明古国和促进文明对话的国际研讨会是第二届尼山论坛中富有开创性的活动,本次研讨会以文明古国的合作与文明责任为主题,来自中国、意大利、印度、墨西哥等文明古国的代表,就各文明古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推动展开对话,推进国际合作交流。
卡鲁索表示,各个国家有不同的背景,我们要进行相互交流来达到了解,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更需要这种交流。我们必须建立新的人文主义,更要建立一种意识,了解各国的文化和文化遗产,而且愿意把这些知识传播给其他的文明,从而进入一种真正的对话。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最缺的是什么?”印度文化部国家文化基金会高级主管雅米妮·姆巴依女士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与遗址真实性问题,即如何保证世界文化遗产能够让当地人们生活得更好,并且能够让经济上得到发展,同时还做到遗址真实性。
墨西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奥尔加·奥利弗女士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从娃娃抓起,教育年轻人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我们要理解文化遗产是现代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个部分。
“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者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卡鲁索认为,惩罚的可能性不仅仅是在国家层面,同时也在国际层面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一年根据普世性原则来确定保护的名单,一个国家所申请的遗址,这个国家就有责任保护它,如果这个遗址面临被破坏的危险,教科文组织会把它从名单上删除。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巡视员郭旃表示,对于不同文明背景下遗产保护的对话,对整个遗产保护理论体系和实践是一种融合和提升,在遗产文化保护里面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机制,除了政府的管束外,精神的鼓励,社会舆论的支持,也包括物质的支撑同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