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隋建国大型个展《隋建国》于佩斯北京开幕。该展展出隋建国1987年至今创作的近30件重要作品。展览彰显了艺术家近二十年创作的一个集中的思路与对雕塑创作的思考。隋建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被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
在这个充满巨变与不确定性的时代里,一种根植于内在的压力,对抗的冲突,以及对于“力量”的理解与阐释始终贯穿于隋建国的的艺术创作之中,批评家栗宪庭曾在文章中提到:“作为隋建国多年的朋友,我理解并能体会隋建国的感觉:内心自省力越强,对外界的压力就越敏感,内心的冲突也就越强烈。而且,尽管隋建国的作品由此呈现出一种多样性,但‘禁锢与挣扎’作为一种基调,依然隐隐约约地贯穿在他二十多年创作的脉络中”。
隋建国在展览现场
1987年,隋建国开始关注材料与媒介本身所富有的观念与象征寓意。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地罣》正是通过媒介之间的相互介入,来呈现一种力量与对抗的复杂关系。《地罣》是由20块石头组成的装置作品,每一个石头重量都在100公斤左右(约220磅),而每一块大石头又都为螺纹钢做的网所束缚。该作品历经两年完成,这使得两种坚硬的材料产生了一种力量的对抗,1992年在北京第一次亮相时,立即成为中国现代雕塑的代表之作。 隋建国自1997年开始,转向了对具有政治象征寓意的符号视觉形象的探索,“中山装”成为了隋建国这一阶段创作的一种标志。中山装“从最初的文化前卫象征到2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正式规定其成为文化服饰而成为主流状态,又因强烈的民族主义氛围而成为社会主义体制下,从官员到知识分子知道普通大众的自觉摒弃个性与社会融为一体的‘革命’象征符号”。隋建国把中山装这一对象当作一种媒介,而非批判对象本身,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塑造方式以及尺度的差异将这一特殊媒介所带给人们的快感与压抑同时释放出来。这一阶段隋建国通过戏谑的方式表达了“挣脱”与“束缚”的矛盾对抗。
2007年后,隋建国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更为形式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通过形式使得材料与媒介自身属性所具有的观念与力量得到一种释放,这是一种原始动力。如《运动的张力》这件作品,巨大的体量所带给观众的心理威慑力将形式本身、材料与媒介以及运动的力量放大到极限。同时,这件作品在每次的展出中都会改变形式,这体现出艺术家对发展性的关注以及作品自身在创作时间中的延伸。此次隋建国个展中,也将呈现隋建国的新作系列。艺术家通过与物质亲密接触的方式来表现“形式”创作本身无限的生命力。隋建国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了人与物质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由此促使中国当代雕塑走向更为抽象以及形式化的阶段。此次展览是隋建国加入佩斯北京之后的首个个展,汇集了艺术家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4月14日。
展览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