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2.2亿汉代玉凳被质疑真伪 现国内拍卖行业乱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1-29 14:13:06 | 文章来源: 法制晚报

业内说法

买主或有骗贷嫌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明显作假的拍品仍拍出2.2亿元的天价,买家并非“人傻钱多”,而是有通过自买自卖“洗钱”及准备骗贷的嫌疑。在业内,是有这样的潜规则的。

媒体报道过的“金缕玉衣”案就是先例。商人谢根荣自己用玉片穿成“玉衣”,之后请专家作价24个亿,其目的有二——

首先是自买自卖,明面上是花巨资买了古董,暗中将所谓的“购买款”转移他处;其次是为骗贷做准备,有24亿元估价的天价古董作抵押,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任,贷款会因此容易很多。“这一过程不是庄家单方面就能操作的,必须和拍卖行配合,因为拍品首先得通过拍卖行的鉴赏和评估,给出一个非常高的估价,然后再拍出一个很高的价格。”业内人士说。

延伸采访

拍卖公司有售假前科

采访中,记者发现中嘉拍卖公司有拍卖假古董的前科。

2008年12月25日,刘先生以25万余元的价格从中嘉公司拍得7件瓷器和1件玉器。

拍品附有故宫专家提供的鉴定书,其中载明:“明嘉靖红绿彩人物梅瓶”和“明宣德青花凤纹竹节壶”为明代器物,“清光绪粉彩十八罗汉缸”为清代晚期器物。

后刘先生通过鉴定发现拍品全部为现代或当代仿品。

刘先生起诉索赔。法院判决合同撤销,刘先生退还拍品,中嘉公司退还货款并赔偿鉴定费损失24000元。

   上一页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