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日前在南开大学演讲时,介绍了令人关注的故宫文物“家底”情况。他透露,自己刚到故宫博物院任职时,故宫文物统计为94万件,再加上图书馆的20万册善本书,总计120万件。而经过最近几年的全面清点,得出的现存文物数为180万件。究其原因,是以前许多没当作文物的物品,现在都统计进来了。
郑欣淼说,很多故宫中的物品以前没有算作文物,但是都很有意义。故宫文物不仅是传统意义的铜、瓷、书、画等艺术品,也包括与皇宫中衣食住行相关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物品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是研究明清时代最丰富、最独特的实物资料,起着补充正史的作用。
“以前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没有重视故宫日常用品的保护,一些文物因此遭到毁坏。”他透露,“八旗”的服装,因为数量很多,以前没有当作珍贵文物。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文革”前拍的清宫戏,里面穿的衣服都是真的文物,是故宫的藏品,当时包括大规模军事场面里,演员穿的都是真品。“现在看都很可惜。不能因为同类的东西多,就不注意保护”。
此外,郑欣淼说,宫廷中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很多的。比如现在故宫保留有剧本1万多册,道具六七千件。过去只把戏服作为文物,帽子、靴子都没有统计,可能是因为不好管理。但是从文物的角度,这些也都是很有价值的。再如内务府腰牌、红绿头签等当时进宫的通行证,都是研究当时历史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郑欣淼介绍,故宫流失的文物有多少,至今仍然难以确切统计,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是历史造成的。由于种种原因,海内外许多博物馆、图书馆、科研机构以及个人,都有故宫的文物。像著名的顾恺之《女史箴图》,现在大英博物馆,是从圆明园劫掠去的,之前这件文物收藏在紫禁城中的建福宫花园。美国、日本、欧洲的许多博物馆中都有故宫的文物。从清末到故宫博物院成立前,也有大量文物被盗卖。
郑欣淼早就提出了“故宫学”的概念。他解释说,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集整理、研究、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学问。他说,研究故宫学要有“大故宫”的概念,不能局限在北京故宫的红墙之内。“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中国、在世界”,他说,故宫学不只是海峡两岸两个故宫博物院或是海内外收藏有关清宫文物的机构或个人的事,而应该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同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