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解读傅抱石史学研究与艺术创作

时间:2011-10-20 17:06:33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在讲座中

——“现代中国画开拓者—傅抱石艺术及其研究”专题讲座活动落下帷幕

民生银行资助炎黄艺术馆举办的“现代中国画开拓者—傅抱石艺术及其研究”10月19日下午推出第五场学术讲座“变和不变—傅抱石艺术创作中的史学眼光”。作为此次系列讲座活动的压轴大戏,炎黄艺术馆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从傅抱石的史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出发,阐述傅抱石卓越的艺术成就。

赵力作为中青年美术史学者的代表,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艺术有着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讲座伊始,他首先对于此次展览提出了高度的评价。此次展览大规模而系统性的展示傅抱石作品,这些作品不仅难得一见,其展览方式也体现出了创新性。接下来他从傅抱石艺术创作“变”与“不变”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解读和阐述。

讲座现场

赵力认为,傅抱石早期艺术风格受到王蒙、石涛等文人画家的影响,而留学日本之后,则开始注意日本绘画风格的吸收。傅抱石在画作中大量的运用墨色和水分,强调画面气氛的营造。中国传统的绘画,总的说来是阅读式的,强调画面的安静和含蓄,需要观赏者进入其中进行玩味。而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一种重要特征,便是创作者开始注重绘画的视觉性。傅抱石则是中国传统绘画从阅读性向视觉化转变的代表人物。这是傅抱石艺术生涯中“变”的重要方面。

同时赵力还认为,相比20世纪中国许多艺术家,傅抱石是学者型的艺术创作者。傅抱石对于中国美术史有着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对于石涛这样个体艺术家的研究颇为精深,对于篆刻史的研究也有别于其他研究者。由此他对于传统建立了整体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反过来滋养了艺术创作。傅抱石对于传统的认识,是其艺术生涯中对于“不变”的强调。

讲座现场

赵力在讲座中特别提到,中国历史上的艺术研究及创作中强调“近”的观念。反观当下,如果说如今的艺术创作及研究分为传统与当代两个部分的,忽略的恰恰是连接传统与当代的时间阶段,即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研究问题。当下对于傅抱石的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而这样的发展必须要结合到艺术创作,才具有更大价值的意义。这也是艺术界重新审视和研究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动力所在。

赵力的讲座受到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讲座完毕观众踊跃提问,期望通过学者的眼光和表述,能够获得更多的关于傅抱石及书画艺术的信息及评价。“现代中国画开拓者—傅抱石艺术及其研究”专题讲座活动自此落下了帷幕。炎黄艺术馆配合展览举办此次专题讲座活动,宗旨是为了让广大观众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傅抱石的艺术成就,并由此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炎黄艺术馆精心准备了五场讲座,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以傅抱石的艺术成就和中国书画艺术的鉴赏为两条线索,邀请不同领域专家进行讲解和阐述。炎黄艺术馆成为京城广大观众接受传统书画艺术教育的直观课堂。傅抱石的艺术成就通过展览和系列讲座,也将长久的留着人们的记忆里。

讲座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