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美术馆超有机的超期待:艺术家阵容强势亮相

时间:2011-09-01 12:58:17 | 来源:艺术国际

资讯>艺讯>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筹备策划近一年的第一届“CAFAM泛主题展:超有机 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即将开幕,艺术家的阵容终于亮相了。一个重要的大展,受到社会关注的不仅仅是它的主题,参展艺术家也是大家的期待,艺术家阵容及作品大致能显现这个展览的主题和定位及策展思路。

“CAFAM泛主题展:超有机”邀请的参展艺术家共有46位(组):国内33位(组),国际13位。此外,还有两个特别项目的国际艺术家8位。其中既有耳熟能详的知名国内外艺术家,也有并不为人所熟悉的青年艺术家。正式参展艺术家的名单如下(按姓氏拼音排序):

国内艺术家(33位):

陈界仁、冯峰、高蓉、胡向前、黄然、黄永砯、蒋志、雷本本、李明、梁铨、刘窗、刘小东、陆扬、马秋莎、邱志杰、邱炯炯、隋建国、王音、王郁洋、吴笛、吴山专、徐冰、徐坦、杨福东、杨健、杨心广、于幸泽、袁运生、张辽源、张囡、周铁海、东湖计划(组)、未知博物馆(组)

国外艺术家(13位):

阿岱尔·阿德斯梅(AdelAbdessemed,法国)、马修·巴尼(Mathew Barney,美国)、保罗·陈(PaulChan,美国)、凯文·克拉克(Kevin Clarke,美国)、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英国)、威姆·德尔瓦(WimDelvoye,比利时)、肯德尔·戈尔斯(Kendell Geers,南非)、苏博德·古普塔(SubodhGupta,印度)、艾伯哈特·哈维考斯特(Eberhard Havekost,英国)、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Kentridge,南非)、瑞安·麦金尼斯(Ryan McGinness,美国)、大卫·施内尔(DavidSchnell,美国)、徐道获(Do-ho Suh,韩国)

本次首届泛主题展的两个特别项目:

第一个是来自比利时的“不确定的文本”展,有六位艺术家展出录像、装置、表演,他们是:大卫·克雷布(DavidClaerbout)、安妮·特雷萨·德·基尔梅克尔/提耶·德·梅(Anne Teresa De Keermaeker/ ThierryDe Mey)、弗兰克·戴斯(Frank Theys)、乔莉·图林克斯(Jo lleTuerlinckx)、马塞尔·布鲁德埃尔(MarcelBroodthaers)。该特别项目还带来了已故国际著名观念艺术家马塞尔·布鲁德埃尔的若干作品,可使我们重新回顾观念艺术的兴起和流变。

第二个特别项目是与德国歌德学院合作。歌德学院邀请德国编舞艺术家克里斯托弗 罗曼(ChristopherRoman)在央美美术馆现场,与中国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一场以“同步对象”为主题的跨界工作坊。在巴黎任教的新锐保加利亚哲学家博扬·曼切夫(BoyanManchev)也将参加该工作坊及研讨活动。

为使“超有机 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展览更充分展现主题“超有机”概念的历史渊源,特别组织中央美院与中国美院的学生及学者开展了“超有机”谱系考的文献研究工作,将从历史文献中梳理出关于展览课题的重要文字片段与图像文献。

围绕着首届泛主题展,还将展开一系列学术论坛、演讲,艺术家对话和艺术家工作坊。如9月11日超有机论坛之三“身体”,9月29日超有机论坛之四“机器”;英国著名艺术家、现任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院长托尼·克拉格的演讲(9月21日);德国艺术家的“同步对象”工作坊(9月28日);欧洲新锐哲学家曼切夫的演讲(9月28日);比利时艺术家的戏剧行为艺术(10月23日)等。

参展艺术家中,新面孔的青年艺术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大展经验并不丰富,有的参加过一些展览,有的则是首次参加大型展览。这也是央美美术馆的“泛主题展”的特殊性之一,它力争以学术研究的态度来发现、推动当下中国新崛起的一代艺术家。而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的参展作品则多为在北京首次亮相或新创作的作品,以追踪关注这些艺术家近期的创作状态。

本次展览作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力图从“超有机”的角度切入当代重要的文化政治现实。让我们期待一种由学院美术馆策划的大型展览,期待展览的学术努力,期待展览能够从学术上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