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中国文化报:“启蒙”,不仅仅是旧话重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4-08 11:08:15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海因里克·丹内克 (油画) 1802年,克里斯蒂安·戈特利伯·希克,柏林国家博物馆藏,希克画中的人物是他亦师亦友的约翰·海因里希·丹内克的年轻妻子,这位女士坦率大方的眼神与她放松的姿态融为一体。希克用这幅画见证了法国大革命自由潮流影响下女性新的自我意识。

从宫廷王侯的肖像到法国式的女礼服,从科学发明真空泵到安迪·沃霍尔的自画像……自4月1日起,中国国家博物馆内2700平方米的展厅里,绘画、雕塑、版画、家具、服饰、图书、工艺品乃至科学仪器等近600件来自德国的“启蒙的艺术”将展出一年,并带来关于“启蒙”的种种讨论。

肇始于18世纪初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涵盖了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及后续的世界变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涌现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康德、狄德罗、卢梭等一大批彪炳人类史册的思想巨子。

启蒙运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但并不存在一个艺术史上的“启蒙艺术”流派。中国国家博物馆联手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举办的此次大型交流展,虽名曰“启蒙的艺术”,实则是以“启蒙”为主题,关于启蒙运动历史、艺术成就及其后续影响的一次综合呈现与探讨。按照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德国副总理兼外长韦斯特韦勒所言:“启蒙没有明确的历史时期,而是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这一展览带来的是关于“启蒙”的对话、讨论与思考。

和新国博开馆以来的几个重大展览一样,“启蒙的艺术”展览凸显了该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办馆宗旨。借由“启蒙时代的宫廷生活”“科学的视野”“历史的诞生”“他乡与故乡”“爱与感伤”“回归自然”“阴暗面”“自我解放与公共领域”“艺术的革命”9个板块,呈现了启蒙运动的历史演进与多元阐释的可能。观众既可以看到后专制时期的历史遗存,科学技术在新时期成为时尚的历史变革,也可以透过作品体验到启蒙时期人们对遥远时代与异域文化的向往——那个年代,中国正是欧洲理想和开明的偶像,这也成为今天人们在“文化交流”语境下津津乐道的话题。而“爱与感伤”“回归自然”等板块则在展现人们追求理性、科学与解放的同时,为观众介绍了18世纪欧洲社会的情感诉求与回归自然的人性反思。

在“阴暗面”板块中,展现了传统宗教教会系统被瓦解后社会的不安与焦虑情绪,理性是否可以替代宗教成为人类的精神依托?启蒙时代同时是公共话语与公共参与的诞生时代,在“自我解放与公共领域”板块中,观众可以看到以文字为媒介,相关的图书、期刊等如何深化着这场思想风暴的影响。而在最后的“艺术的革命”板块,启蒙思想延续至今的影响则表现为当代艺术中的独立、反思与批判意识——这种反思甚至也包括针对启蒙运动本身的反思。一件名为《卡普里电池》的作品下方写道:对于欧洲启蒙运动问题所在的一种暗示——他给予理性之光以特权,从而压抑了创造的能量。

“启蒙”可能带来“反启蒙”的质疑,这表明的恰是“启蒙思想”的宝贵。“启蒙”不是一个历史的华丽标签,或者自上而下的“施予”和“教育”:就不同文化而言,启蒙思想是推动交流和互相促进的精神财富;就个体人言,“启蒙”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对思维惯性的批判——真正的“启蒙”离不开一种主动、独立、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100多年前的中国知识分子曾极力宣扬启蒙思想,今天中国观众又该如何理解西方启蒙思想的历史与艺术?丰富的展览内容并不意味着答案可以轻易得出。

在随后一年中陆续开展的“启蒙之对话”系列活动中,“启蒙与艺术”“启蒙与它的中国史”“启蒙与现代”“启蒙与知识文化”“启蒙和语言”“启蒙与解放”“启蒙与历史记忆”“启蒙与政治哲学”“启蒙与教育理论在中国和德国”“共同与理性”等相关话题将成为中德两国学者讨论和交流的重点。

用一整年的时间开展关于“启蒙”与两国文化的对话,其内涵和意义或许是展览本身所不能涵盖的,然而在积极的对话与交流中推进反思,无疑又是中国观众理解这一展览的有益方式。至于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总馆长马丁·罗特在第一场对话中所说“现在德国民众对中国仍然不太了解,存在着诸多偏见”,那大概是另外的“启蒙之对话”需要面对的问题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