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沉周思聪纪念展”新闻发布会实录

时间:2010-05-25 01:10:53 | 来源:艺术中国

主持人(岳洁琼):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重要的新闻发布会。大家已经看到了,国画界一些很重要的领导出席这个活动。今天我们新闻发布会是卢沉、周思聪两位先生纪念展的新闻发布会。这个纪念展的名字叫做沉思墨境,取的两位先生的名字组成的。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出席的嘉宾。全国政协常委、北京画院院长、著名国画家王明明先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著名国画家杨晓阳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国画家田黎明先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所长邵大箴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著名国画家唐勇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副院长李洋教授,还有卢沉、周思聪他们的家属,他的儿子卢悦先生,他的女婿韩燕先生。还有北京画院美术馆的馆长吴洪亮先生。

展览的主要单位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一些单位共同主办的,我们先请中央美术学院的唐勇力教授介绍一下展览的背景。

唐勇力:各位媒体朋友好,今天召开沉思墨境卢沉、周思聪纪念展的新闻发布会,我先代表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国家画院还有中国美术馆对各位媒体表示感谢。沉思墨境这个题目是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提出来的主题。这个主题起的非常好。这个纪念展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画院酝酿了三年时间了,不断的召开筹备会议。在会议当中由田黎明先生、王明明先生、邵大箴先生等不同的单位,包括中国美术馆的反将先生参加筹备会议,提出各种想法,各种筹备意见,所以说是想把这个画展办的更好,更能够有一个学术层次,更能够对中国画的发展有一个深刻的影响。因为卢沉、周思聪二位先生在6、70年代是中国画人物画的优秀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影响到中华画坛的画风,中国画坛的创作风格和下一代国画家的创作影响。可以说卢沉、周思聪二位先生在这些年里面,对中国画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两位画家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中央美术学院是非常有责任承担这么一个主办方的责任。卢沉、周思聪二位画家的作品在25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他们的作品从各个方面筹备起来的。主要是由他们的家属提供作品。作品的内容也代表了周思聪、卢沉这些年的创作风格。是代表了卢沉和周思聪最高水平的创作面貌。

我是中国画学院的,对二位老师的纪念展有深刻的情感。另外老师在这些年来除了有很多的创作之外,他们也从事了教育,我个人也是二位老师的学生,受到他们两位老师亲自的指导。所以这里还有作为学生来讲一个追随的内涵。我们这一代人都怀着非常崇敬的感情怀念二位老师。看着他们熟悉的作品就像二位老师还活在我们勉强一样。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可以看到6、70年代周思聪他们这代人的作品,来想想他们是如何的辛勤创作,可以创作出这么好有时代感的作品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所以这个展览在这个时候推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中国画学院来讲也非常高兴,我们中国画学院的老师也秉承卢沉、周思聪的精神去努力去工作、努力的去创造,这里面有一个新闻稿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没有更多讲的。

主持人(岳洁琼):邵大箴先生是和卢沉、周思聪老师是同事过的,对他们有很多深入的了解,也做了多年的研究,我们请邵大箴先生介绍一下两位先生的艺术。

邵大箴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邵大箴:各位记者、各位朋友,5月25日举行的卢沉、周思聪的展览,这个展览有六个单位主办,这六个单位都是学术性的单位。说明大家对于卢沉、周思聪艺术的重视。因为周思聪原来是中国美协的副主席,是北京画院的画师,也在中央美院兼职。卢沉是中央美院的教授,他们从60年代到90年代,可以说是引领中国画人物画思潮的两位重要人物。和南方的作家一起,从6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在中国画画界还有陕西刘文西几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画家。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用创新精神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所以这次在中国画人物画中,在座的国画家多多少少都可以受到他们的影响。像王明明、唐勇力、李洋可以说是他的学生,都受过他们的教育。这两位先生人品也是值得我们赞誉的。他们非常真诚,他们对待艺术也非常真诚。他们活的都不久,周思聪活了58岁,卢沉活了67岁应该说年龄不是太大。但是从我们现在看非常可惜,正是他们的创作旺盛期。周思聪在去世前十年就得了严重的风湿病,手的关节,包括手腕,她抓笔都是这样抓的,都不能用手握住笔来画画了,但是他们在创作领域非常突出,大家可以看这里画的图是她晚年画的一系列国画的作品。所以这次参加展览的作品并不是卢沉、周思聪的全部作品,但是是代表作,从他们的家属和一些单位的收藏包括台湾一些艺术家的收藏,这些作品都是非常精彩的。

卢沉、周思聪他们俩的人物画的重要特点就是画平凡的人。他们画领袖、画周总理,但是他们主要的贡献是画平凡的人物,画矿工、画农民、画少数民族画北京的市民,画北京街头的普通市民的人物形象。

他们人物塑造的能力可以说集中西之长,把西方的写实造型融化在中国的写意的风格里,融化在中国的笔墨里面。他们都是从学素描开始的,他们从晚期从80年代到90年代这20年的时间,他们不断的锤炼笔墨。周思聪、卢沉写了大量的书法,卢沉晚年可以说最后十年,就是不断的炼书法,为的就是提升自己笔墨的能力。所以卢沉、周思聪的画和一般的画都不一样,是非常耐看的,是非常亲切的,非常平易近人的。所以这个画展的开幕,重新举办他们的画展,让我们重温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画人物画,对整个中国画的创作都会起到一种新的活力,使我们得到新的启发,可以说他们的画是常看常新的。所以希望记者朋友们,利用你们的话语权为他们很好的进行宣传。

在画界大家对卢沉、周思聪是公认的,是非常杰出的画家。但是普通大众对卢沉、周思聪还不是非常了解的,他们有很多感人的事情。我说一件事情,有一位商人拿了一箱子的钱买卢沉的话,卢沉就不要。一箱子钱大概有几十万。周思聪在宾馆画画,杭州一个作家问周思聪在画什么她说我在画钱,她意思是什么,她说画钱就是说她要生活,她得改善自己的生活,她当然得卖一点画,但是他们卖的画,卖给新加坡的几十幅画现在都在山基金会的手上,他这次两件作品拿来展出。他卖的画都是非常有艺术质量的。齐白石卖画,他出手的画都是非常有艺术质量的。所以卖画并不是坏事,关键看你是不是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很真诚的,是不是很认真的进行艺术创造。把这种艺术创造通过市场卖出去也并不是坏事,也是艺术的一种方法。但是必须要认真。卢沉、周思聪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和他们住在楼上楼下,经常一起交谈。包括做国际国内政治发展的情况,以至于艺术界的各种问题,经常在一起讨论,我觉得他们可以说是非常争气的负有责任的人,他们不说假话。虽然他们人性上有弱点,但是他们不说假话,他们很真诚我觉得今天从举办单位的展览看他们的作品,从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他们做人是真人,他们的画是真正的画,绝没有装腔作势的地方。就包括画领袖,画周总理和清洁工人,画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的时候和农民一起交流。所以希望这种平易的画法,真切的画风从当前的中国画是缺少的,因为忽视是这种非常真切的、平易的这种画风,使中国画向前推进一步。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岳洁琼):谢谢邵先生的介绍。周思聪先生生前一直是北京画院的画师,王明明新生也和他有很多的接触,下面请他介绍一下两位先生的艺术。

王明明: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我看到他们的照片想到很多。因为这样的艺术家,中国如果有周思聪、卢沉这样的艺术家,的确是太少了。因为我72年和他们学画。我今天和大家要讲的是画外的东西,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东西。一个就是说他们的人品,因为我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艺术家为什么能成为大师。艺术家之所以身后能够得到人民的思念和回顾他们的经典作品,我觉得是一个人在一生中人格的修炼。他的这种魅力我觉得我们当代艺术家忽略了这一点。这点希望朋友们去研究周思聪、卢沉,对他们这些在画外的东西。他们创造了一个高峰,他们夫妇俩不同,可是我觉得我们回顾他们两个人作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研究他们的人。延续在他们血液之中的就是敬老重文,他们对师长的尊重,我跟了他们20年,他们对每一件事,对他们的老师,他们夫妇俩是非常的尊重,如同父母。对于后学,我们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他的学生,包括我们的聂欧、杨刚,所有的学生不论你什么样的,每个人都是细心的帮助,去提携。这个就是中华民族艺术家传承的最核心的问题,他有继承,有发展,他发现人才再去提携。在当今美术发展中是特别要提倡的。他们对历史,对于传统的尊重,我在访谈和回忆文章里都在写,我到了画院以后,我钻到资料室,很多非常古典的资料里面都签着周思聪的名字,他都借阅过。我只看过几个人借过这样的书,而且同辈的画家几乎没有借过。我78年到画院,钻到这里面就感觉到,周思聪之所以有那么厚的积淀,就是对传统的吸收、学养。包括卢沉,他从另外一个方面吸收,而且他吸收的对于书法,他们俩是共同这样研究的。所以在这些,我觉得大家去研究他。他们俩是非常好的楷模。

之所以他们有这样的底蕴,就是和集成有关系。另外他们创新的精神,我觉得我们现在创新是在形式上更多。可是他们俩是用心去画的。我觉得用心灵去画的东西超出了技法的程度,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技法。我们在吸收这些艺术大师的技法里面,一定要知道他们的源流,他们的演变过程,他们为什么能成这个样子。周思聪是一个迷,那时候我去周老师家,在画院后院的时候卢悦刚一岁,她是一个非常慈善的母亲,又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他婆婆90多岁去世,家里面的负担非常重。大家知道卢沉是一个书呆子,他对生活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家里面所有的负担都是周思聪一个人承担的。那时候生活非常苦。她的风湿病就是和她给婆婆洗衣服很有关系。就是这样,我和她73年一起在美术馆画画的时候,那时候她中午从来不休息。所以这样的一个艺术家,这么勤奋。周思聪我评价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去燃烧艺术。你看她有几个阶段,都是自己的生命。比如说她画周总理去地震灾区。还有矿工图,包括后来画的彝族、藏族,最后画荷花。我评价他就是一个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家。是一个大彻大悟,通过病魔对于她的蚕食以后达到的一种心灵的净化。很多人最后她的荷花是无奈的画这个样子,好象是拿不住笔。我说根本不是,她是大彻大悟,从病魔里她的精神升华了以后达到了一个境界。这个题目是沉思墨境,我觉得沉思画境更好,因为她已经画到了不是墨的层面了,他是精神层面。我觉得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值得大家认真研究,而且是永远研究不透的,是最值得借鉴的东西。他俩把生命艺术和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入了一体,这样产生的艺术你没有办法超越。我们现在的艺术家画用水墨画墨荷,但是在周思聪的墨荷面前你感到的是一种心理的震撼,淡淡的,没有任何火气的,没有多出一笔的东西,可是她是触到你的心灵中,我们要研究她为什么能到这种地步,我觉得她是用自己的生命燃烧。

另外从他们两个人的心灵里面,对人文的关怀精神一直体现在他们俩的一生当中。他对于劳苦大众,对于普通人,对于艺术他们没有任何的做作。没有说我作为艺术家来说我做作。你看周思聪,她就是一个普通妇女。他没有说自己是一个大艺术家怎么样,她就是平平实实的。这样的时候她才产生了她对于艺术的最本身的对于人文关怀的升华。另外她对于人与社会的关注,这点作为我来说很惭愧。卢沉后来研究的形式多一点,可是他前期在做矿工图之前,他们俩一起做了很多的现实主义作品,包括周总理和清洁工,都是他们一起创作的,他们一起去研究。所以我感觉他们对社会,对人的关注。

另外还有一点他们对于艺术未来的前瞻性。周思聪是在不同的阶段是不满足的。因为他们俩人是不同的性格。周思聪是注重实践,她用自己的作品很顺利成长的作为几个不同阶段的转换。卢沉更注意思索,去考虑一些观念的问题。他是随时在挑战自己,也随时从学生的灵气里面吸收很多营养,同时也在吸收传统的东西。比如说对于书法的很多东西,所以在这些方面我感觉他们俩是一个不同。可是我觉得从他们之间的不同里面,可以吸收很多我们现在很缺少的东西。我83年陪她到甘肃,那时候他们俩给甘肃人讲课的时候就提出了反传统的问题。不是像李小山这样的反传统,实际上他们对传统、对于创新提出了很多问题。所以对于在这些方面,他们实际上思想已经走到很前了。同时周思聪是用自己的一些实践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了。卢沉先生是用自己的很多观点,虽然他没有达到他所想象的那种境界。可是他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在这些问题上,我觉得他们两人的一生虽然很短暂,周思聪可以完成非常多她想完成的事情。我想我们从他们的身上研究这些画外的东西,精神上东西,这些正是我们目前艺术家最缺少的东西。实际上是我们中国艺术传统沿袭下来最根本的东西,你怎么样看待这些艺术。我今天多讲几句,对于这样的艺术家来说,我觉得人民不会忘记。而且他们的作品,我想肯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觉得珍贵。通过他们的作品里面能够研究出来画外的东西,更多的东西来使我们当代的艺术家得到很多启示。我就谈这么多。

主持人(岳洁琼):感谢王明明先生。我们从这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画家的真性情。我们请杨晓阳先生介绍一下。

杨晓阳: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参加周思聪、卢沉两位先生的新闻发布会,说实在话,我是准确的记着时间,我也提前到了。因为每次参加这种会议都是一种学习。我不像王明明先生还有田黎明直接受过两位先生的教诲。但是在各种场合,在以前的时间也不断的见到两位先生。学习他们的作品,聆听他们的讲座。也在一些场所受到他们的指导。但是要说对这两位先生深入的了解,贴近的了解还谈不上。这两位先生影响非常大。我觉得他们不但艺术上有建树。他们对中国美术新时期的发展是有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我觉得这两位先生,我们追思他们的时候,谈到他们的作品肯定是要谈到他们的做人。邵先生和王明明讲的细节一定是非常感人的。在追思的时候谈到他们的生活、生命和艺术的关系,这是非常有意思,可以给后人做榜样的大课题。这个怎么谈都是非常丰富,谈不完的。但是作为两位艺术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和贡献有几个问题我在思考。

比如说这两位先生在一起创作生活了一辈子,两个人最终形成的画风,追求和聚焦点是很不同的。这两个人在中国美术史上两个大的类型也是两个代表。比如说周思聪先生,我感觉她是一个天才,他主要是靠自己的真情,真实的感悟。她用自己真实的感觉直接切入,赞美生活、赞美生命。包括她表现苦难是对生命的歌颂。包括最后的这批荷花系列、彝族系列,逐渐的走向平淡,我觉得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的过程。在年轻的时候,她深入生活,她对生活有感触,她热爱和赞美生活,到了中年他有了一些沉思,表现的题材逐渐深刻起来。到了晚年她又有所超越,他又放下了。这个放下也不容易,这是一种境界。周思聪她是直接切入的类型。而卢沉先生在早年是我们国家整体文艺政策执行的表率之一。我们在5、6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翻身作主,表现工人的题材,包括农民的题材,包括劳动模范的写生。但是到了中年以后,他在中国画本体语言的研究方面,更深层次的探索方面我觉得他建树很高。我以为,中国画和西画不同,西画在18世纪之前基本上是形神论,把捕捉形神是很重要的任务。但是中国画一开始形神就为道为教服务。所以道和教我以为,卢沉先生在中年的时候,很快切入这个本质。他越过了表象,他在中国画和中国文化的本质联系上,我们叫做教,西方人叫做哲学,在这个层次研究的比较深。然后他逐渐的形成中国画的学说,中国画本体的结构系统方面也走了很长的路子。我认为这个路子可能对他来说,由于生命的结束没有完成。但是对当下我们中国画的研究和发展,这个路子应该继续走下去。周思聪虽然离开我们的时候年纪还不多60岁,但是我觉得她的人生是非常完美的,她的表现是很真实的,她的成就是很高的。但是卢沉先生的研究,我以为他代表这个时代,代表民族绘画在这个时期是刚刚开始了一个大课题,而这个课题甚至还没有展开,他就先知先觉。总的评价,我觉得周思聪感情的切入也到了本质。卢沉是通过推理,通过理性,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切入一些本质问题。也拉开了序幕。但是周思聪是不可重复的,不可学的。我们没有办法体会一个天才,她对自然的灵感。我们只能欣赏她的作品,在研究她的时候更加深入的挖掘、发现。而卢沉的路子,我觉得是一个大道。我们应该深入的研究卢沉,他是可学的,是大学问,甚至是需要永远研究下去的大学问。我对两位先生非常崇敬,但是因为了解的不太多,我希望每次参加的时候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谢谢大家。

田黎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主持人(岳洁琼):感谢杨晓阳先生。田黎明先生的身份比较特殊,原来他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院长,从他当院长的时候就一直开始筹备做一个卢沉、周思聪先生的纪念展。后来他调离到中国国家画院当副院长,他把这个想法又和杨晓阳院长做了汇报,也得到了支持。后来他又调了艺术研究院,他又把这个项目带到了艺术研究院,所以这个展览才会有社会各界这么多专业单位的支持。这个是和田老师的努力和多年研究分不开的。这个展览筹备了三年,之前一直都是田老师在推动这个事情,请他做一个介绍。

田黎明:这个展览最早应该是王明明院长,还有许院长、潘院长策划的。在这其中,两位院长对这个展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邵先生给予了特别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当中,两位先生的人格风范是这个时代的楷模。是我们这代人永远的榜样。所以在筹办这个展览当中,得到了各位领导,因为我到国家画院,杨晓阳院长是大力支持。同时在国家画院,杨晓阳院长还收藏了卢沉、周思聪老师的15件作品。包括在宣传方面,美术研究邵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次也做了一个专题纪念两位先生。《美术》也准备在展览后面做一个专题报告。还有《中国书画》。这个展览过程中,王明明院长在北京画院主持了周思聪展览的纪念活动,专门做了周老师在70年代为主的作品的展览。所以这个展览在社会和学界影响非常大,同时也举办了追思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向王部长汇报,他也特别重视这个展览。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一次追思会,邵先生也参加了。对两位先生的作品展览,已经是学界和社会期待已久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作为学生,怀着对两位先生的崇敬,刚才王明明院长谈的我也非常感动。因为两位先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邵大箴:卢沉有一个特点,他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画的像他的。田黎明就是不像卢沉、周思聪很特殊的一位。

田黎明:卢先生在教学上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卢沉先生在教学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体验。作为一个学生来讲,为先生们的作品展览做一点事情,像唐勇力、李洋、卢悦他们都在想把这个展览做的更朴素,更精制。让更多的学生在其中得到两位先生的学术和人品的传承。两位先生的人格力量是学界公认的。两位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他们的人格风范,真正意义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真善美。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始终是把人格品行放在第一位的。刚才邵先生和杨晓阳院长都谈到了,以人格来带动学术研究。两位先生是画家,又是教师,又是平凡的人,但是他们的人格是非常的让人敬佩。今天想来真的是伟大的人格。他们都注入在最平凡的事业当中。比如说教学生,不管是哪一个学生,我认识你也好,不认识你也好,或者是你跟着我学了几年了,或者是刚刚来学的,两位先生都特别认真,非常严谨的给学生辅导、教诲,从学生的作品当中启发你,因材施教。同时两位先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绘画方式已经融为一体了。我个人的理解,我跟随卢沉先生很多年,做他的助教也做了好几年。体会到他们把传统的人格的品行已经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创作当中。所以在他们的创作当中就是真善美。真我想是有多重意义的,最重要的还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一种继承。这种美德的继承体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一致当中。作为一个画家,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表里如一,要言行一致。这也是我们先人特别强调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温如敦厚的人文理念,还有一种是知行合一的人文理念。在这样一个层面上,两位先生是真正的弘扬和继承。而且是做到了我们传统的人文理念。所以举办这样的展览,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净化和提升我们自己。从先生的作品当中,从我们追思先生的言谈之中来提升我们的人格。现在想起来,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创作中、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不断的自我反省。正是举办二位先生的展览,对我们学生也是一个自省的机会。只有在不断的自省当中不断进步,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理念和人身境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所以这次展览意义也在于此。谢谢大家。

主持人(岳洁琼):各位媒体朋友有什么问题?因为在画界大家对周思聪、卢沉两位先生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和感受他们两位的艺术。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介绍以后向读者传达的。

提问:北京青年报记者。我想请问邵老师。刚才说二位先生对市场的态度。比如说有人拿钱去买画,但是卢沉先生不卖。不过后来又说到周思聪先生也是在画钱。能不能再解释一下他们当时对艺术市场是什么态度?

邵大箴:他们都卖画,但是有一点,他们看不起买画的商人。他们认为那个商人不懂画。卢沉当然他们可以一天画几十张卖,但是他不这么做。他手上没有好画不卖。第二点他看不起买画的人,因为买画的人很俗气。卢沉是性情中人。刚才王明明说卢沉什么都不懂。他逝世前三年和我说我现在学会做菜了,我说做什么?他说拌黄瓜。他什么都不懂,他人也很直,他说话很得罪人。他不卖画是说他没有好画不卖。他们都不反对艺术市场,他们拿到艺术市场一定是经过自己检验的,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拿出来。价格并不高。卢沉当时90年代中期、晚期,一张画才5、600美金,因为有台湾的画家买他的作品,那时候才卖900美金一张。我有一次从法国出差,有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位买画的人。我给他介绍到一位很有名的画家家里去,结果上百张画一张没有挑上。他到周思聪家看到了她的话。他说选画和选爱人差不多,他就看好了周思聪的画,后来又跑到周思聪家去,把周思聪画的一张西湖的话买了。周思聪过了两年和我说,这张画是我最心爱的一张画。她说画的一张最好的山水画就是这张,只有四五百美金。并不是说不卖画。买画人是有另外的要求,就是提高买画人、经纪人、收藏家的素质是另外一个问题。画家自己一定要把关,认为自己能出手卖出去,不能出手的画不要卖,是这个意思。

王明明:我补充一点市场的问题。从他们俩的角度上,从内心的角度上,他就是一个文人对于钱是开不出口的,他们觉得是非常俗气的事情。可是生活又逼迫他们做。订单有很多,但是实际上第一他们怎么认识这个市场。就是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方法认真作画。另外我和卢悦探讨这个问题,周思聪那时候画了那么好的人物,少数民族的。实际上到后来,周思聪、卢沉老师是最后自己看不上自己的画了。昨天有两张拍卖非常漂亮的,我一直在坚持,我和卢沉老师,周老师这笔画必须注入,因为她是用心画的,不是为钱画的。可是从他们心里面觉得画家提钱是拿不到桌面的事情,是特别羞涩的事情。比如说新加坡那批画,是我拉着新加坡的好朋友,你不能谈我和他谈。我是在中间给他们拉成的。我说周老师你画画,他给你做展览,钱你们商定,什么都不要管了。所以那时候在京西宾馆把这个事情谈成以后,她就安安静静画了一大批画。实际上他们非常需要钱。周思聪喜欢阳光的房子,一辈子就没有住过阳光的房子,你说可怜不可怜?我说周老师我看好了房子,你要喜欢我就找市长批。她说我们没有钱。她说跟我说没有钱,我说你先别提钱,我说你要不要,她当时就觉得离卢悦远了,我是没有办法说法她不买,过两年他们又要买,可是他们俩又没抓住这个时机,他们又没有办法和人打交道,当然最后美院给了一个小房子能够见到阳光了。我刚才为什么那么难过,我看着周老师的眼神。所以关心的艺术市场的问题,她就是一个文人内心对于市场的无奈。也不能不卖。可是他们掌握的最好的分寸是用自己心里的作品对待市场。实际上很单纯。卢老师到了最后的时候,也舍不得卖自己的作品。80年香港人定了一大批周老师的画。她和叶先生商量,香港人要约我一大批画要去办展览。叶老师说不要卖画,香港是文化沙漠。后来周老师和我说他挣多少钱,我说叶先生挣400多块钱,你挣70多块钱,你干嘛不卖我当时就这个观点,我说你要养家糊口的最后她还是没去,她是坚持自己的底线。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陈平:今天沉思墨境卢沉周思聪纪念展的发布会上,能够见到很多老师朋友非常高兴。我作为一个画山水的画家来说,我上学的时候,我非常敬慕周思聪、卢沉老师,但是那时候没有机会和他们学习。我和卢沉老师接触的时候,是我毕业以后。卢沉老师这个人非常爱惜人才,他对后辈感觉到你有希望,就会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说一些当时的小事情,至今让我不能忘怀。我当时毕业以后分配在体育学院教运动员。有一次我回到美院,当时给张平老师刻了几方章送过来,卢沉老师当时在办公室看到我,就问我在哪工作。我们上本科的时候四年,我几乎很少见到卢沉老师。毕业以后我见到卢沉老师非常激动,卢沉老师问我现在在哪工作。我说在体育学院,他问我在哪干吗,我说教运动员。他说教什么。我说教欣赏,教运动员做运动方案。他后来把我叫到一边去了,说你毕业展览时候我很欣赏你,你的书法篆刻都很好,他说你想不想调回来,当时这个信息对于我来说非常惊喜。因为到了体育学院就感觉自己要在那一辈子了,觉得自己能够到美院来,我想很多人都是渴望的事情。我说我能回来吗?他说没有关系,你把自己的毕业创作的作品整理一下,包括毕业论文都拿过来,我帮你和系里讲。那时候我就特别高兴。回去就把资料整理了。整理了以后给了卢老师。他看到很满意。当时就和系里讲。当时系里是严重超编,说不能进人。得等人退休。卢老师就说想别的办法。当时带着我找李可染先生,那时候能够见到李先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我在学校都没有见过他。卢沉老师带着我,我们俩骑自行车冒着风往西走到了李先生家。卢沉老师把我的作品介绍给李先生。李先生也很鼓励后备,对我的章也很满意,让我刻了几方。卢沉老师那时候对一个后学来说,把你当成孩子一样给你创造机会。他感觉你是一个人才不可放弃。当时想让李先生和系里面说句话,想把我调过来。当时系里和人事处也是严重超编,就是不能进来。后来说附中不超编,先从体育口调到文化口上。这样就把我从体育口借调了两年。卢沉老师对人才的珍惜和扶持让我不能忘怀。

刚才讲到了市场的问题,也让我不能忘怀。那时候我是刚刚工作的学生,刚刚结婚挣的也不多。周老师他们也很拮据。当时卢沉老师有一个偶然的机会问我想不想卖画。我说我的画有人要吗?那时候我的画有一点小面目,但是还不成熟。卢沉老师鼓励我,说你拿几张如果有画商来我帮你推荐一下。后来我回去画了四张放到卢沉老师那了。事隔一两个月画商也没有来。后来卢沉老师在老美院碰到我,说你的画我非常喜欢,我买两张。我说我送给您也不能让您买。这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厚爱。我在美院的发展是卢老师创造的。后来我又画了两张送到了卢老师家。他还把我的画挂在床头上。他对后学的珍爱是这种情况。卢沉老师当时把我从附中调到美院了,当时是工作室制,卢沉老师说我的工作室需要一个搞书法篆刻的老师,让我帮他搞教学。这样就把我调到美院了。在卢沉老师的工作室也没有调多久,后来学校成立了书法艺术工作室,把我从国画系调出去教书法。如果我当时在体院的话,我想现在就是一个沉沦的人了。所以我能够在美院发展,能够有现在的成绩,而且卢老师在风格上给我鼓励。我当时画画的风格卢老师也是鼓励我。他说第一你是有风格,第二不能结壳太早,还要发展。所以在我的艺术成长道路上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是一个真正的园丁,培养了一大批的有成就的艺术家。像王明明、田黎明、唐勇力。那么多的画家没有一个是学他们的,但是是学特点的做人。在绘画风格上他鼓励我们走自己的道路,但是在做人上给我们树立了很大的榜样。我补充一下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谢谢大家。

主持人(岳洁琼):陈老师又做了一些补充,对于两位老师培养人才方面的一些成就。卢悦有什么介绍的?

卢悦:这个展览筹备了很长时间,最后落到实处的时候基本上是田黎明老师在张罗。这个展览现在在美术馆的123号厅。我们现在一共准备了250幅画,最后到展线上的是230多幅。因为有多个单位协同做这个事情,所以他们也借出了一些很好的作品。这个展览是美术界很多单位协同的结果。我自己对办展览没有什么经验,可能会有一些事情做的不是很理想。在给各位的光盘上有一个错误,光盘里面有一个年表,这个年表我是从杂志社拿到的,当时有一个错误。就是卢沉去世的时间,他们是按虚岁算的。周岁是68,虚岁是69。然后在光盘上我准备了一些主要作品的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钱晓鸣:人物画我关心比较长的时间,我和王明明院长专门说过卢沉、周思聪先生。画我们可以看见,但是他们的教学思想,和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入人心的影响力?这个问题想请王明明院长和田黎明老师说说。这个问题只有你们亲身经历的人能说。他们俩的教学思想作为中央美院的教育体系丰富了哪些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卢沉老师搞水墨实验的时候李洋是他的助教,这段对当代中国画的影响意义很重大也请你说说。

王明明:他们两位老师对他们的老师,包括蒋先生、李先生、叶先生、刘先生,他们对这些老师特别尊重。第二是从他们里面学到了很多的做人道理。我刚才一开始说,为什么他们能够有这样高的境界,是吸收了他们前辈艺术家的优良品质。这样对后学来说就有一个顺理成章。他们对每个人都那么关心,我77年考到工艺美院,分的系不合适,我就找周老师。我说周老师我考到工艺美院了,可是分的专业不好我不想去了。她很随便的说,你不想去就到画院来。这样明天我就给你说一下,问问他们行不行,第二天上午她就找了几个院长,马上就过了。她告诉我你的事成了,画院接收了。他们对每一个人,包括对老师,那时候他病成那个样子的时候,周老师和卢老师陪着叶老师的团到富春江再去游,他就一直陪着,非常开心。所以他敬重这些老师,从老师身上学了非常多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中国艺术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岳洁琼):5月25日是这个展览的开幕式,希望各位媒体把这个信息传播出去。希望有文化的人能够参观这个展览,可以感受两位先生的艺术魅力。今天感谢大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