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清寒之境——李汉平的工笔花鸟画近作

时间:2010-05-06 19:12:25 | 来源:《当代中国画》杂志

为花写照,为鸟传神是历来花鸟画家们的孜孜追求,在一草一木都关情的画家眼里,除了传达世间万物的勃然生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然的风物寄寓情意、营造意境。无论写意或工笔花鸟,素来都不以再现自然为目的,而着意于人格的写照和情怀的抒发。其中,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看似真实逼肖,其实追求的恰是形似之后的文化隐喻和审美境界。随着当下时代语境的变迁,工笔花鸟画的表现语言与画境更趋多样化,画家们正不断的赋予工笔花鸟画以更多的现代特征,工笔花鸟画的审美境界也得到了极大地拓展。然而,有的画家在历经各种探索与寻求之后,仍将画意与画境再次与传统联接,精心营造一种宁静幽远的冲淡之境。李汉平正是这样一位画家,他近期的作品中即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却可被感知的传统文化气息,既静且净,空明淡远。

李汉平于1996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专功传统工笔花鸟,几年的潜心钻研使他的传统功底愈发坚实。他属于精研苦学的类型,做事极为平实,决不讨巧,平时,他总是默默勤奋的习书作画,全无浮躁轻率之气;无论外界如何喧哗,依然注重在学养上下功夫,沉潜心境专心绘事,定力十足。在其读研期间,正值现代工笔花鸟画界更新创作观念之时,画家们纷纷努力探索新的表现语言与形式,自觉追求画面的新奇效果。置身这样一股变革创新潮流中的李汉平,自然也将绘画本体的形式语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他的毕业创作多取材于南国的植物,通过热带花木表达自己对于生命荣枯的感受与理解,画面以繁复的物象、浓重的色彩与强烈的形式构成达到丰富厚重的效果。毕业后他依然勤耕不缀,近年画风又有了新变,尤其是07年秋他到中央美术学院师做访问学者后,更使其在绘业上受益良多。

李汉平近年的花鸟画作品,在笔者看来,是将关注点放到了对传统意境的追求上,较之于前期绘画语言来说,他弱化了以往过于追求画面视觉冲击力的做法,而将画面构图由以往的饱满调整为疏简,绘画主题由充满生命力的南国树木一变为秋日荷潭的残荷静莲,画面氛围由浓郁热烈转为清寒淡雅,所绘之物不再密集繁多,然画面意味却反而深长,观者感受回味的空间却在无形中被拓宽,被延伸。在其近作中,他将荷花、荷叶和莲蓬提炼为一种符号化的意象加以表现,如《秋韵》,不单描绘花残叶垂的衰败景象,而是提升画境后那轻笼秋烟的淡淡寒意,是一派不受尘世惊扰的清静平和。《晨蔼》中,干枯的荷叶低垂依旧,守望一池秋潭的小鸟,既使得画面动静相宜,也令荷潭的静寂到达无声之境界,《诗意》中“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更是一语点破画中无边的寂寥,激发观者幽远的情思,画作中书法与意象的相互映发,相得益彰。画家如此的苦心造境,无疑令画面韵味越来越靠近传统的意境,从而见出画家已从之前的只注重现代形式美感走向心中性情的流露。他的作品不再单纯依托物象的外在美激动人心,而是以意蕴情境触动观者的心灵,同时也不再囿于对物象的真实观照,而将现实中的景致演化为韵味悠长的意境。这恰似剥落了外露的芳华,而渐显内在的文脉气韵。从他所作出的这种选择与整合中,我们既能感受到画家那份发自内心的古典精神,也能体悟到他对本土艺术传统的深层思考。

画家的作品画面冷然如有清气逸出缣素,这种气息从本质上传导着传统的审美境界和美学取向。然而,若以此就推断画家只是努力在画意上向传统和古人靠拢,而完全放弃形式上的创新思考,那显然是对他的一种误读。与当今所有力求创新的画家一样,他的作品也包含着许多现代创新的特点。画家在营造一个静怡意境的同时,更对表现技法做了许多考虑。从其近期作品中,我们看到,画家将花鸟画的工笔与写意手法进行了融合,一改传统工笔画技法中以清晰的线条勾勒,以层层叠加的方式烘染的程式套路,而是将线与面进行融合,使水、墨、色相互渗透。。。手法的丰富使画面用笔显得松秀,墨韵也更润泽,淡雅的赋色则令画面十分轻柔明丽。虽然采用了新方法,但却将之导向强化典雅清丽的画意,使画境回归古典的孤清澄静。画家从刻意追求视觉效果到孜孜营造静谧的境界,来自于画家对传统有了更多更深的体悟与认同。时下,许多画家或着意于绘画表层技巧的探索,全力开发并采用洗、揉、印、喷等新的技术手段,以使画面具有现代意味,或着力于使绘画题材走向都市化、以获得画面外在的时代感,而李汉平则不趋时流,也清楚画坛时风的流向,在经历过悉心观察和冷静思考之后,他做出了理性的选择。他更愿意为人们提供一个含蓄、单纯、宁静、空朦的审美境界。个中原因在于:其一,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巨大的西化冲击,传统艺术在完成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其价值遭受深刻的质疑,值得庆幸的是,传统在当下的许多艺术家那里依然得以延续、发展与回归,他们将传统的高雅格调延展并演化为今日的文化内质。其二,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巨大压力,而艺术恰是人们得以放松与恢复主体感受的重要途径,作为艺术家,最有责任为人们创造一个诗意寄居的世界,以使他们获得精神的自由、审美的愉悦、心灵的净化。

作为朋友和观者,看到画家的艺术日益精进,其花鸟画面貌充满探索和变化,在喜悦的同时也期待他会以更多更好的画作,展现如诗般的静谧和秀润。

李昌菊 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