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之道 执迷有悟——感受陈醉诗书画意

时间:2010-04-15 13:15:38 | 来源:《当代中国画》杂志

文/ 尚弘

陈醉是裸体艺术研究专家,他的《裸体艺术论》读者非常熟识。陈醉的裸体人物画创作,风格鲜明,观众也很熟悉。陈醉书法作品,极具个性,观众同样很熟悉。所以,当陈醉的诗词创作用他自己的书法表现出来的时候,或者题写在他的画作上的时候,一下子就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在“亘古的追寻——陈醉裸体艺术创作与研究展”的研讨会上,专家们在盛赞他的画作同时,不少人都谈到了他的书法、他的诗词。如水天中就明确地提出:“陈醉画作中的题诗、题跋完全可以做为一个课题去研究。这里面透露出他研究人体,研究人的情欲与文化的一种转换,肯定有很多线索,找出一些作者如何将自己感受到的、从他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中感受到的东西形诸笔墨的轨迹。还有就是他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自己感情的流露,这东西恐怕他自己还没有系统地把它展示出来,以后可以等他的画册出来,看他的题跋再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陈醉做了,后来果然出版了一本诗、书、画融为一体的意境浓浓的画册《诗书画意》。

陈醉的诗词,大抵有如下几类。第一类是为一些博物馆、机构、名胜等的题词题诗,这类作品不乏独特的政论、社情等问题的思考。如《心碑》:“霾瘴遮天恶语蜚,巨星陨落举国悲。十里长街同挥泪,山河大地尽心碑。”诗歌把人带回了当年万众悲愤的情景,周总理的骨灰是遵照遗嘱撒在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的,虽然没有留下石碑,但在全国人民和世界很多爱好和平人民甚至友、敌政要都留下了敬仰的心碑。该诗是2006年1月参加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时于淮安题赠周恩来故居的,后来又应邀题赠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2008年3月,该中心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书画展》中展出,而后再到南京、武汉、天津等地巡展。又如《观钱塘江大桥并缅怀茅以升先生》:“亲身架桥复炸桥,西子湖敌忾同仇。断桥泣对残桥恨,山河光复志方愁。七十春秋漫漫路,沧海桑田历桥头。钱塘新潮澎湃起,洗尽先贤一腔愁。”这是2007年为铁道部、交通部、建设部和浙江省主办的“纪念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70周年”活动题的诗,“断桥泣对残桥恨”一句很妙,以西湖断桥与钱塘江坍残大铁桥相映衬,点出了杭州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的灾难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陈醉是全国政协委员,除了自身的学术活动、写生采风外,还经常参加政协组织的视察、考察活动。1998年视察二汽,领导请他题词,当时神龙富康刚刚下线,他拿起笔来就写下“神龙跃起,万众富康。”公司老总欣喜之极,觉得这是一句极好的广告词,立即把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找来,引见后吩咐她日后专程赴北京与陈醉磋商具体事宜……“出口成诗”是陈醉一绝,他题词从来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当场作诗撰句,此中充分见出他的文化底蕴。由于名声在外,很多企业、个人等也请他题写牌匾、书名、诗词等,甚至还有带出了一项延伸的“业务”,就是以人的名字作诗,《余音长绕》等就属此类。总体上说,以上都属“命题创作”。

第二类,是对祖国河山、名胜古迹的赞颂、感慨。这里也有命题创作,但大多是有感而发。陈醉曾经生活在南方,在岭南、在江南,他不但在好多地方留下了足迹,而且还留下了大量的写生作品,有的地方还留下了深情的诗篇。尤其江南一带的白墙黑瓦,印象难忘。如《江南咏》:“白墙黑瓦雨蒙蒙,恰似清面柳眉容。自古佳人称粉黛,源自江南屋舍中?”他创作过一幅油画《福》,画的就是江南屋舍,装饰性很浓。他常跟造访的观众回忆作画时的感受,说那粉墙上嵌着的小窗子,配上那窗子上面的小檐,真像白嫩面庞上的眼睛眉毛。眉清目秀,恰如江南女子,可爱极了。他还打趣说,古人把美女称粉黛,没准就是这样来的……这幅画和这些话,正好为这首诗做了注脚。淡雅朦胧,优美抒情。也有比较壮美崇高的,如《登黄山》:“绝壁悬崖万仞峰,云雨多情戏苍松。常借丹青书造化,登上黄山始见功。”由登山而联想到艺术的攀登,很自然。另,“云雨多情戏苍松”一句意趣甚浓。又如《西域抒怀》:“大漠长天暮色苍,驼铃细语泣离肠。胡马关山成旧事,断壁残垣诉沧桑。”这是面对古代西域的一些城池遗址发的感叹,在怀旧中透出一丝淡淡的伤感,意蕴深沉。还有更沉重的主题,2000年全国政协就生态保护专题视察青海,陈醉写了《青海湖即景》:“碧玉一方嵌高原,琼浆露滴润西天。水边鸥鹭啼鸣处,难得人间有乐园。”表达了作者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忧虑。

 


第三类,是友情交流、喜逢惜别以及一些偶发的感受。如《中秋镜泊湖别友赴丹东》:“镜泊湖水水如镜,丹东霜叶叶如丹。中秋两地观圆月,月圆人却隔关山。”这里两个地名和圆月点化、叠用得很妙。又如《云中寄情》:“朔方多红叶,秋来色愈浓。恰似情深处,随风寄云中。”陈醉从小就背诵诗词,年轻时也曾写过诗,但他自己一直说那些只是偶然为之的戏作,不足挂齿。不过有一篇“戏作”倒是很有趣味,尤其作成画后更是令人难忘,不少友好还真常挂于齿——《长相思•空楼待归》:“七点钟,八点钟,等来等去楼是空,蜀犬去无踪。 眼又朦,耳又聋,楼梯脚步不是永,几时才回笼?”陈醉告诉我们,这是40多年前的故事了。1965年,外号“蜀犬”的朋友约他和另一位朋友“永”到家聚会,结果他先到,但等到半夜已经是睡意朦胧了,还是既未见永来也未见蜀犬回,无聊之余就“打油”出这首词。事过境迁,陈醉也逐渐淡忘了。1997年在深圳老友久别重逢,又谈起那次聚会和那首词,陈醉说已经记不全了。没想到蜀犬说他记得——到底是古典文学教授,竟然倒背如流,令陈醉兴奋不已。诗韵缠人,一直在心中萦绕,终于以此意境作成画才算满足。所以画的落款是:“一九六五年戏作长相思,一九九七年夏日于深圳勾沉全词,秋日借词意作画于北京。”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他们当年约会的三位都是男性,画中却是一位少女。陈醉说,所以说是“借词意作画”,“日常生活中偶然一事一物都很可能触发诗人的灵感,但形成作品后读者的理解和感受就不一定局限在原事物了,不过情绪和意境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审美活动的所谓形象大于思维。古人有许多名诗名句,其意思也是数典忘祖的。”是啊,画中的小女孩托腮凝神、屈指翘趾,可能是在击节低吟打发时光,那种慵懒无奈、百无聊赖的情态真是惟妙惟肖。意到了,我们的确不必去推敲词中主人是男是女了。

当然,更多还是第四类,那就是题画诗。陈醉的绘画样式多是女性裸体人物,题材多是闺阁千金、花间少妇,诗词也多是怀春幽怨一类的内容。但陈醉没有泥古不化,他的画没有重复古代的仕女画。题画诗这种创作方式提供了作者更广阔、更自由的想象空间,可以先作画后题诗,也可以先有诗后作画,还可以诗、书、画一起构思。他画的大多是现代女性,咏的也是现代女性,谴词造句也多是现代生活中的事物,但意境、情调总是古雅中充满新意。观赏陈醉的作品,感觉常常是随心所欲,似乎是漫不经心、顺手拈来,但却又令人回味无穷、长久难忘。如《红颜小荷》:“细桨轻摇雾湿衣,粉黛菱莲碎一池。阵阵幽香来何处?难辨红颜小荷枝。”本身就是一幅画,意境美极了。更特写性地描绘人物的有如《细雨银铃》:“熏风乱发遮眉眼,细雨衔泥足添花。笑语银铃飘一路,明日不知落谁家?”一个多么可爱的一个女孩啊!不过,由于陈醉所擅长的专题的特殊性,熟悉的朋友都喜欢跟他开玩笑。作家张贤亮有一则故事,说他在同仁医院看眼病,医生说他瞳孔里的晶体有问题,得更换。院方提出几种材料让他挑选,进口的国产的都有,但他都看不上。他说:“我要装陈醉那种,看谁都是没穿衣服的……”张贤亮到同仁看眼病是事实,这句话当然是编的了,的确脑子快,编得很精彩!陈醉对这类善意的调侃已经很习惯了,他总是开怀笑纳,让对方尽情发挥。其实,陈醉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开朗、非常幽默的人,他的许多题画诗本身就很风趣,也经常在给画中人“开玩笑”。如《香溪遐想》:“泉水清清洗丽人,俏语娇声隔岸闻。多情公子徒生恨,一捧香溪自销魂。”甚至还有给真人开玩笑的。由于求画的人很多,而且多是朋友、熟人,难以应付,又不便生硬地回绝。后来他想出了一招,说他只会画人体。开始还是蛮灵的,一般女士就不好意思再开口了。但是后来就逐渐不灵了,不少女士思想也越来越解放,她们希望留下自己青春的艺术形象,所以很大方地回答说人体就人体……《写真》就道出了此中情趣:“美人请我写真像,我说不会画衣裳。她说皇帝新衣好,更能传神姣模样。”还有各式各样的妙语警句,这里就不一 一列举了。

说完诗,自然还要谈到他的书、他的画。其实,这在上次座谈会上专家们已谈得后充分了。如孙克说:“他画上的题字,书法很不错,题得很到位,词很文。线条运用上也相当有功力,很老到。”张道兴说:“陈醉创作主要是用速写样式,用行草书题款,用行草意识构图。”王志纯说:“陈醉原来是画西画的,所以他以写实为基础的人体刻画和中国书法的结合,在当代美术整个创作中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风格。陈醉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画家,达到这种程度非常不容易。人体写实的成分,与书法结合起来是会有一些矛盾,可以有再调整再发展的一些方面。写实的东西因为经过西画的观察方法的训练,很难摆脱。但是有的画面画得松,有些是用焦墨画的,感觉还是很好。有些线断了的,有没骨的感觉。”而薛永年:我跟陈醉接触稍多一点,以前也看过他的画,但是这次是他创作全面的展示,而且有很大的飞跃。陈醉这个人平时感觉他非常幽默风趣,眼光又非常犀利,还带一点挖掘窥探的意味。他能把原本毫不相干的源头在西方的裸体艺术跟源头在东方的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这个是很难得的。他画在一起看着很舒服,我想这也是他主张的跨文化的探索吧。我们最早接触的是他裸体艺术的学术成果,在新时期以来,这需要有胆有识,冲破思想禁锢,填补学术空白。从学术上系统地做探讨别无二人,是陈醉一人把它承担起来。接着他又和创作相结合。他的创作我觉得很有趣,吕品田先生的文章说他的裸体画是在表示一种文化的超越,怎么超越呢?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他画得非常真实。虽然有夸张有变形,而且那人物是在虚拟的空间里,但他表现了女性不同的内心的活动。这内心活动在形体上的表现、在通过感官表现等方面,我觉得他比很多画裸体的画家做得更充分。比如说北师院画女裸体出名的一位画家,他那个是过于理想化的,慢慢的就比较一般化了。而陈醉这里每一个裸体都处在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情绪的挣扎之中,欲望的煎熬之中,也有希望和期待都有,各不相同。虽然是虚拟的,但又很真实,在这一点是一个突破。我们过去看的画大部分是着衣的,而且大部分也是比较理想化的,如果说表现一种什么忧怨哪,表达得非常含蓄,让你看不出来。但这一点上陈醉充分地表达出来了,替那半边天讲了要讲的话,使她们的精神上有了超越,那末我们这半边也就得到了解放。这又是一个突破。当然前面也有朱新建突破,他还在强调小脚,你这都是大脚。深入地挖掘,包括她的下意识,女性的情感欲望,而且这两年画的比我上次在你家看的高明多了。以前有一点太抽象符号化,现在增加了很多血肉。第二点是画和诗和书法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书画结合。陈醉的书法写得很好,文革的时候就练怀素,醉素。他把他的书法结合上一些带有古代情调的诗歌,忧怨的、怀远的,和比较赤裸裸,比较具有感官刺激的女裸体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而且有的构图就是来自书法,我看有几张,不是怀素也是黄瘿瓢。当然,也有的构图还是比较西方一点,这也是很好的。它通过题诗把虚拟的环境联系起实有的生活来,达到他所强调的精神升华的作用。另外书法入画,它的生动性、随机性、写意性,还有构图上的书法因素,我觉得可以发扬!构图里把草书的结构结合女人体,还可以有很多构图,这是我的一条建议,现在我看到几个,还可以有更多。

 


就书法艺术而言,陈醉的作品也很具个性。他书法主要学怀素,狂草写得很好,而看陈醉写书法更是一种享受。他喜用长锋,10厘米的长毫在他手下翻云覆雨,时而中锋,时而偏锋,由浓墨渗化写到干擦划痕,时而榜书大字,时而方寸小书……章法节奏、大小粗细、浓淡枯荣驾御自如。他尤擅巨幅草书,一气呵成,气势恢弘且极富韵律美。陈醉临怀素又能出怀素,加上兼学黄庭坚、涉猎甲骨隶篆,所以形成了自己洒脱狂放中有拙扑凝重的风格。陈醉不但用书法完美地体现了诗词,而且还成就了他的绘画——他将书法融入了绘画,尤其是融入了女性人体,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审美意象。用陈醉的话说,他也是用狂草在“写”人体。还是上次座谈会上专家们分析得深刻,如薛永年说:“陈醉的书法写得很好,结合上带有古代情调的诗词,和感官刺激的女裸体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而且有的构图就是来自书法,我看有几张,不是怀素也是黄瘿瓢。当然也有的构图还是比较西方的,也是很好的。他通过题诗把虚拟的环境联系起实有的生活来,达到他所强调的精神升华的作用。另外书法入画,它的生动性、随机性、写意性……这些都可以发扬。”

陈醉常给人题词:“从艺之道,执迷有悟。”他说,司法界有一句常用语,叫“执迷不悟”。如果把“不”字换成“有”字,也许应该是艺术界的一句箴言了。他解释说,学艺术,既要勤奋,还要天才。执迷就是要执著、着迷,如醉如痴;有悟就是还要有悟性、有灵气、有才气,这就是天才。人有才气,总是处处都能流露出来的,陈醉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陈醉的油画作品观众早已见过,陈醉的中国画人体作品更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喜爱,这里,我们又见到了陈醉的诗词、书法创作,尤其欣赏到了诗、书、画融为一体的浓浓意境,我们将从中更全面地感受到他的天才!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