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到欧洲去——2009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侧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05 10:20:31 | 文章来源: 南方周末

《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对欧洲人来说,恐怕是最看不懂的展览 中国美术馆/供图

比利时王后保拉(中)观看《丝绸之路》展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中国古代帝王珍宝展》,中国文化首先要让外国领导人感兴趣 欧罗巴利亚国际协会/供图

2月14日,布鲁塞尔“艺术丘”旁的王朝大厦将恢复从前的样子,市民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这个变化。4个半月以来,它都是被红色黄色的灯笼包裹,而且多了一个中式的亭子顶。面对街道的建筑立面上,黄色灯笼拼出一个莫须有的中国字:“食”字加了个草头,也就是半茶半食。里边的大厅也的确变成了竹桌竹凳的茶馆,你能喝到正宗的普洱茶,也可以点一份海鲜炒面,味道很不错,分量很节制。对中国人来说价钱不便宜,但对比利时人,他们花很少钱就能感受一次很像那么回事的中国气氛,所以生意还真是络绎不绝。

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已有40年历史,这一届的主题是中国。中国艺术家谷文达用灯笼包裹的大楼,是中国艺术节最醒目的标志。4个半月里,在欧洲的中心比利时,先后举办了50个展览、450场次的演出、讲座。

用文化部长蔡武的话说,这是“中国近年来在欧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展示活动”。文化部外联局西欧处处长陈平认为,将来几年恐怕也难有规模更大的活动。

21世纪以来,当代艺术越来越成为西方了解中国的媒介,而在当代艺术相对欠缺话题和表现力的2009年,国家行为借欧罗巴艺术节发力,似乎营造出一点“国进民退”的味道。

艺术节分成四个主题:“古老中国”、“当代中国”、“多彩中国”和“中国与世界”。这是一个大而全的布局,从传统的京剧、民乐、皮影木偶、交响乐、民俗展、文物展,到文学电影、现代话剧、实验音乐、当代艺术。但针对欧洲冬季是博物馆旺季的特点,文化节的重点放在了展览。50个展览中包括中比合作的25个和比利时自办的25个,当然后者也必须经过中方的认可。

欧洲观众看不懂?

关于京剧表演,陈平讲了一件趣事:上海京剧院在安特卫普演《白蛇传》,场间休息30分钟,上海副市长带着翻译到处串,问比利时观众,能看明白吗?问到的所有人都说能看明白,他不太相信。又问到欧罗巴利亚协会的总经理,回答仍然是能看懂———为了爱情而抗争的故事嘛;但他反问道:为什么你觉得我们看不懂呢?“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可能也有片面的时候。”陈平说。

这样说来,中国书法大展《再序兰亭》恐怕应该是欧洲观众最看不懂的展览,因为他们连汉字都不认识,又怎样去体会文意与笔触、气韵的交融?但比利时的主办方认为是整个艺术节里最富中国文化特征的展览。展品当中有皇帝墨宝、李白真迹、杜牧《张好好诗》卷(这件宝贝是逊帝溥仪带出宫外,流散民间,后为张伯驹所得,1956年捐给政府,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也有郭沫若的“收租院里二次来,恨彻心脾怒满怀……”书法展倒并不是想要欧洲观众了解这些,那对他们太难领会。

《再序兰亭》的新意在于用“书法与正统”、“书法与文学”、“书法与宗教”、“书法与政治”等等线索,为欧洲人讲述中国的文化故事。它告诉他们,中国历史上两件政治大事,是公元前227年始皇帝统一文字,和1956年共和国推广简化字。它告诉他们,10世纪禅宗佛教激起过书法美学的兴盛,推崇过个人主义。它也告诉他们,“古代文官任用时,书法是考评标准之一。中国士大夫对书法的传承,使这一艺术的内聚力和社会的连贯性达到文明史当中他者难以企及的程度。书法是知识精英与平民间文化差距的证明。对官场中人,书法也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一种对政治权威的反叛。”

丝绸之路的问题是,谁走进了谁

《丝绸之路》文物展,是中西文化交流项目里理所应当的内容,可能也是观念冲突最激烈的。西方希望强调欧洲文化通过丝绸之路走进了中国,“丝路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有陆路也有海路,从地中海岸经过伊拉克、伊朗乃至印度,到达中国西部。为了贸易的安全,丝路上除了商人,还有了军队、外交官员、政府官员;除了货物,这些道路上还载着文化、宗教……生活的每一方面。”比方策展人、英国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计划负责人魏泓(SusanWhitfield)博士说。而中国希望强调东方的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了西方。

事实上展览的内容同时证实了双方的观点。当你在古钱币展柜前看到,入葬前在死者嘴里放钱币的习俗来自希腊,这确实够惊人,因为今天中国很多地方还延续着这个做法。而1980年代在青海都兰吐谷浑人的墓葬里发掘出130多种丝绸,大多丝织品来自华中。

展览以今日喀什的影像收尾。“喀什是在中国西部,与塔吉克斯坦边界上。在那里的大巴扎,你能看到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俄罗斯人、巴基斯坦人、塔吉克人、汉人、维吾尔人……你能感受到过去的丝路是什么样子。这跟现代一样,我们在商店里买中国制造的商品,中国人也吃麦当劳。”魏泓博士说,“这个展览告诉我们,在前现代的世界,中国也是全球世界的一分子,她是开放的。”

大不敬到大国崛起

中比当代艺术展《事物状态》,中国策展人艾未未和比利时策展人、著名艺术家吕克·杜曼斯都强调对各自国家艺术作品的选择“并非详尽的、代表性的,而是个人视角的、随兴的”。而另一位比方策展人、瑞士伯尔尼美术馆馆长菲利普·皮霍特倒是认为,中国和比利时,都在通过当代艺术面对自己的问题。“比利时自己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身份。它在历史上几乎被所有欧洲民族侵占过,因此缺乏民族感,幸存者文化使它成为一个机会主义的国度。在比利时,法语区和荷兰语区的自治倾向造成了一个文化政治结构,缺乏能力和投资去向海外推广比利时艺术。”“过去2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起初西方很欢迎在中国发生的这种‘大不敬’的艺术革命:勇敢、年轻、异议的艺术家藐视‘令人窒息的帝国过往’和‘压抑的共产主义当下’,努力‘呼吸民主自由的空气’。但几乎同时,也出现了更多怀疑的声音,或许因为截至2007年,拍卖成绩排前十的在世艺术家里就有五位生于中国。我们是否高估了中国当代艺术?以商业成功为主要评价手段是否腐蚀了艺术?在中国和西方,评论家都好奇这个极端的成功是否昙花一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压之下是否会迅速崩溃。”在展览序言里,菲利普·皮霍特还道出了西方面对今日中国的复杂心境:从心理上说,“中国龙”成长得太大太快,让我们简直摸不透世界改变的程度;而西方人很难放弃他们的优越心态。“这个展览证实了中国和比利时之间的巨大区别。”皮霍特说,“5000年的中央权力、5000年的吸收、同化差异;和一个小国,不断妥协以顺应差异的混乱文化。从比利时的角度,难免迷惑于中国之大,而以比利时的知觉,中国的可能性是不可知甚至无法设想的。”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