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四川艺术家为上海世博会四川馆建言献策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1-18 16:33:08 | 文章来源: 天府早报

  

世博会四川馆设计方昨日与雕塑家谭云、制作人王海兵等艺术家开会讨论展馆的四川特色

今年5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大幕,要在世博会上亮相的四川馆也进入了最后的审核定稿阶段。昨日,四川馆的设计方专程向雕塑家谭云、著名纪录片制片人王海兵等艺术家取经,希望能够吸收更多的四川特色,让四川馆能够高质量地呈现在世博会上。

最终方案仍未定稿

1月7日,北京中展国际展览工程公司取得了世博会四川馆的设计及布展合同,不过四川馆到底应该怎么设计却一直都有两种方案:A方案向人们传达的是“水与城市共融,城市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发展信息,以生动表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B方案,四川馆在“水润天府,生命之舟”的主题下,副主题定为“新生的力量”,意图以尊重自然的恩典和新生的力量阐述“四川解决方案”。

虽然目前最终的方案尚未确定,不过昨日设计方专程请来谭云、王海兵两位艺术家,就是希望最终的方案中能更多的吸收四川特色。在昨日的交流中,谭云、王海兵两位艺术家主要从四川人的性格、四川的颜色、四川和自然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设计方工作人员记录了很多内容,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两位专家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王老师甚至还有他多年积累的影像素材供我们参考,我们收获很大,以后还要多多请教才行。”

坚毅就是四川特色

“很多人认为四川人生活很安逸,我认为这样安逸的生活来源于四川人的坚毅。李冰治水,造福成都平原,李冰父子的坚毅,让成都平原免于水患;地震后,灾区人民忍受伤痛重建家园,坚毅的精神,更加凸显。”谭云认为,四川馆的建设要着意展现四川人坚毅的精神主题,而对如何建馆,谭云也提出了真知灼见,他表示,将传统的东西用现代艺术的方式展现,能在视觉上实现突破,谭云以都江堰的山水为例,“在传统青铜面具里,装进都江堰山水的视频,让参观者透过‘千里眼’看到不一样的景观,既有趣,也具观赏性。”谭云还提议用色块展示四川元素,比如绿色的色块体现秀丽风光,金色的色块表示富足景象。

对于谭云的建议,王海兵表示赞同,但王海兵也对视频制作表示出了担心,“制作一段精美视频要花上半年时间,如今看来,时间紧迫。”王海兵表示,自己有一些视频资料,如果需要,会提供给设计方作为参考,为四川馆的建设尽一份力。

艺术家为四川馆建言献策

在世博会四川馆设计方专程向四川艺术家王海兵、谭云取经的同时,记者也采访了多位艺术家,让他们自己谈谈眼中的四川特色。

画家周春芽:

四川人体现“幸福指标”

在周春芽看来,四川独特地貌和悠久历史造就了四川特色。“四川人的好客、幽默、义气都是全国出了名的。”周春芽觉得四川人对“幸福”的追求最有个性,“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幸福指标’,这种指标并不是有钱没有钱来衡量的,这种心态非常少有。”

画家何多苓:

地理人文景观要相得益彰

何多苓认为,四川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都是可圈可点的,地理环境折射出四川的历史轨迹,而人文景观则能彰显出四川丰富的民俗文化。何多苓坦言,四川闻名遐迩的景观在馆内必不可少,“没来过四川的人能通过这些景观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巴山蜀水的秀丽。”何多苓认为,由于场馆面积的限制,不如“将现场制作改为作品展示,也可以取得不错效果。”

批评家陈默:

民居系列展现川西风情

和何多苓赞成将人们熟知的景观移入四川馆不同,批评家陈默则对这样的设计不太“感冒”,陈默表示,世博会四川馆应该推陈出新,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但有“味道”的四川。陈默提议将有着丰富人文表情的川西民居系列,按照一定比例制作出一个川西民居的微缩景观,并将其搬进四川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