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一角
“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来到中国美术馆售票处领取入场券就可以免费入馆参观
上小学美术课就知道了罗中立的《父亲》。但我从未想到,在中国美术馆展厅,真正伫立于面积达215CMx150CM的巨大画作面前时,所体味到的震撼与感动竟是如此无与伦比,厚重的沧桑感沉甸甸地坠在心头令我难以移步。凝视着这位饱经岁月磨砺的老农深邃的目光,仿佛凝视着朴实勤劳的中国人民曾经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些深深的皱纹,仿佛穿越时空的光阴的触须,现实而清晰地刺破心灵中的浮躁和泡沫,令人沉静并且思考。很多参观者聚集在画作前,但是非常安静,交谈也仅限于窃窃私语。人们久久地抬首瞻仰经典,舍不得离去。
《父亲》是自8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中展出的作品之一。这次大展荟萃了包括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在内的共计687件传世之作,经典作品与中国美术馆的全部展厅,共同构成了引人入胜的视觉空间,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辉煌的美术图景。展览集中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以及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包括私人收藏、平时难得一见的重要作品也纷纷参展。187件中国画、121件油画、138件版画、79件雕塑和72件水粉、水彩、漆画以及90件年画、宣传画、连环画、漫画作品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大部分重要创作成果。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油画名家靳尚谊、周思聪、詹建俊、陈丹青等名家精品均在内。人们耳熟能详的《人民和总理》、《开镣》、《转战陕北》,《八女投江》、《攻占总统府》等著名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前来的参观者。
■80后:蜜罐里泡大的我们 同样能吃苦敢担当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最佳团日活动。”活泼开朗的赵昕昕向记者介绍。五位年轻人都是80后,都来自和平里医院,对于将参观“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作为团日活动主题,大家都认为很有意义。而说起即将到来的国庆,赵昕昕和阎晓琪感触良多。10年前,分别就读于东城卫校和六十五中的赵昕昕和阎晓琪都曾参加了国庆50周年庆典,“作为舞蹈特长班的学生,我参加了集体舞表演,那时候每天中午下课都要训练。”回忆起当年的场景,阎晓琪笑容灿烂:“根本不觉得辛苦,感觉光荣极了!”赵昕昕当时则是学校方队中的一员,“我们和国庆真是有缘,现在,我舅的孩子正在为国庆60周年庆典训练呢。”而阎晓琪的小侄子也是国庆60周年庆典的小小参与者。
对于祖国的日益强盛阎晓琪有着切身的感受:“我家原来位于东四的平房,以前冬天都烧煤取暖,现在全都煤改电了,干净安全又方便。”她们感慨:“我们80后是最最幸福的一代,几乎所有的好事我们都经历了。”在急诊部工作的赵昕昕曾经历过抗击非典的严峻考验,她认为,80后不是大家想象中只会享福不能吃苦的一代,虽然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一样也能担当重任,“到了需要我们挺身而出的关口,我们也会奋不顾身绝不含糊!”
■务实坦诚的90后
好的艺术确实是有力量和穿透感的,无关长幼,无关地位。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即将念大二的蔡衍是一位90后,他与四位正在读高三、有志于报考中央美院的女孩花了一下午时间看遍了所有展品。取材于半个世纪前的史实的美术作品,对于90后来说是否在理解艺术家创作情感方面会存有隔阂呢?“不会啊,我们主要是来学习前辈们的技法的,从色彩和光线的运用上,我们就能理解画家的感情。”几位女孩纷纷表示对于艺术的理解,时代背景不是问题。谈到观感,一位女孩顽皮地笑道:“真不愧是经典,功力深厚,我可画不了这么好!”“绘画实力、造型能力很棒。冲击力很强。”蔡衍以专业人士的眼光严肃地点评:“老一辈的美术家基本功都非常扎实,这是我们现在许多从事美术工作的人所欠缺的。”他们非常高兴能看到水平如此之高的展览,“经常看这样的展览肯定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他们满意地离去了,怀揣梦想。随着他们离去的身影,我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一幕——几位年轻人将一面鲜艳的团旗在中国美术馆门前展开。
■现代军人更具时代风采
徜徉在经典作品之中,与一片军绿不期而遇。原来是北京军区某部组织官兵前来参观展览,将之作为该部“建国60周年教育——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实际举措。神气的07式陆军制服、锃亮的皮鞋,整洁利落的军容让文质彬彬的李刚平添几分英武,小时候学过素描的他与官兵们聚集在齐白石的《红荷》前赞叹不已,他表示,能够参观如此高水平的画作,是美术爱好者的幸事,从美术作品中能深刻体味到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中国各方面的发展,“祖国的军队国防也在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基层官兵的待遇在不断提高,装备在不断更新,军装也越来越帅气!”李刚表示,他为祖国感到由衷的骄傲,作为军人他有信心不辱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著名哲学家黄枬森:谁也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
当记者结束观展,一边回味着大师们笔下波澜壮阔的共和国60年,一边准备迈出中国美术馆大门时,竟意外邂逅正在小憩的北大哲学系教授,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黄枬森先生与夫人刘苏女士。
面容清癯,华发微现,目光温和的黄先生儒雅淡定,完全看不出已是八十八岁高龄;气质高贵,谈吐优雅的刘苏女士在一袭紫衣的衬托下美丽温柔,丝毫不像八十二岁的老人。两位老人对记者的唐突报以宽容的微笑,“我们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经历了太多太多。”对于展览中的许多画作,刘苏女士有着触景生情的感慨,“展览办得非常好。这些,都是自己能够留作纪念的经历。”黄枬森先生与刘苏女士1947年来到北京,1949年结婚,今年正好是“钻石婚”,两位老人甜蜜地相视而笑:“虽然我们经过的道路非常曲折,但是现在确实感觉非常幸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非常好,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很有信心,中国无论如何都会越来越好!”
1921年11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的黄枬森从6岁到16岁,一直是父亲私塾里的“好学生”。但是,当18岁的黄枬森考取了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中部,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时,他惊艳于哲学之美,决心投身“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弃笔从戎投入抗战,曾经参加地下党工作,亲历了一场场如火如荼的民主运动之后,黄枬森坚信“中国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希望。”1950年,黄枬森历经中学、西学的熏陶,已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定为毕生的主攻方向。然而,由于在1957年“整风鸣放”中发表了反对将群众的批评定性为阶级斗争及其他一些言论,他于1959年被开除了党籍;1960年被剥夺讲课权利,调到哲学系资料编译室任职;十年浩劫期间,他又遭批判、被抄家,备尝艰辛。就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中,他安慰自己“这下有时间了,不让我讲课,正好搞研究”。他与一批境遇相似的同事经三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为列宁《哲学笔记》编写的50万字的《〈哲学笔记〉注释》。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哲学笔记》研究的空白,苏联《哲学问题》杂志发文称:“在中国出现了一个以黄枬森为代表的、以完整研究列宁《哲学笔记》与辩证法为主旨的独特学派。”
黄枬森曾总结:“1959年到1978年,是我最痛苦的一段时间。但做学问不一定非要很好的条件不可。只要志向坚定,再恶劣的环境也不怕。我真正做出点事情来,是在1978年以后。”1981年已经60岁的黄枬森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参与编写的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终于正式出版,此后,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近100万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400余万字的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50万字的一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陆续出版,而他以67岁高龄踏进了马哲研究中的“空场”——人学领域,成为“中国人学的一面旗帜”;75岁时,他转向文化问题研究,主持撰写出翔实深刻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80岁后,他的文章仍时时见诸报端,他微躬的身影仍经常出现在学术会议上。围绕人道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问题等,他不辍地思考着,探索着……
回首往昔风云岁月,黄先生平和而从容,他微笑着说:“总是想多做些事情,再多做些事情,虽然,我们都老了,走路都需要依靠手杖了。不过——”哲人睿智清澈的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前方:“谁也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
“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展厅之一
油画《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