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览重点文物说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18 13:54:2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6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关于中山国的记载寥若辰星,在为数不多的记载中,也是歧义互见而支离破碎,从而使中山国的历史更显扑朔迷离。随着中山国都城址及王墓的发现,那承载着历史讯息,见证了曾经辉煌的一件件文物,默默诉说着一段段逝去的历史,一个个历史谜团逐渐揭开……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出土时漆木质的案面已经腐朽,只存有案面框架和架座。“错”,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案”,是古人所用桌子。该方案整体设计巧妙,结构复杂而严密,做工精湛,堪称稀世珍宝。案面正方形,下有四龙四凤案座。四神龙昂首挺立于四方,头顶承托案面,前肢撑立于环形底座上,双翼向后张开,聚于中央,呈半球形。龙尾相交处其上各立一凤,巧妙地形成一幅四龙四凤相互纠结的绝妙图案。环形底座下由四只跪卧的梅花鹿支撑,神态安祥自如。器身各部的纹饰均用细密而繁缛的金银丝嵌错而成。四龙头顶有一斗二升的斗栱,其上承方形案框的四角,框内原嵌的漆木案面已荡然无存。其构图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特殊的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形象生动逼真,代表了战国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

7 戴帷帽仕女俑

唐代(618-907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件骑马女俑面容饱满,身材丰腴,穿袒胸碎花白衫,束高腰长裙,表现了盛唐时期的女子所特有的大胆张扬女性柔美特质,当时流行的着装风格,女子们敢于冲破传统禁锢,骑马踏春、塞外远游,追求自由豪放的生活。折射了大唐王朝是一个民族融合、思想开放的朝代。

8 舞伎绢画

唐代 (618-907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为绢本,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张礼臣墓,为随葬的六扇《舞乐图》屏风画之一,分别绘4乐伎2舞伎。从中可以领略到初唐仕女的常见的造型妆饰:脸型清俊、身材苗条纤细,面部运用细腻的晕染技法,表现少女的姣丽,充分体现当时的一种审美观念。从长安出土的初唐墓的壁画舞女中,可以想象到此舞伎扬臂挥巾而舞的姿态。这幅《舞伎图》是初唐仕女画的代表,是我国能见到的、最早有确切年代的,画在绢上描绘妇女生活的作品,反映唐代仕女画细密绚丽的艺术风格。

9 通关文书

唐代 (618-917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本件由3张纸粘接,前后残缺,上下完整,基本内容清楚。现存24行文字,文上多处印有瓜洲都督府、沙州、伊州之印。“过所”是为通过各种关卡而向官府申领的通行证明(通行证)。此件是两份过所,一份是瓜州都督府发给石染典的过所,另一份是石染典在沙州领到的过所。过所上特意注明了一同前往的奴仆姓名和牲畜头数。在第一份过所里,记述了石染典曾携带着安西都护发给的过所,从安西来到瓜州进行“市易”后,要返回安西。又向瓜州都督府请求发放回去的过所,从瓜州到安西,铁门关是必经之路,因而在过所上特别注明了铁门关。过所的后面有沿途各边防部队的“勘过”,说明在沿途还必须接受严格的检查。反映出唐王朝的各种法令在西域地区也同样推行。

10 彩绘胡商俑

唐代 (618-907年)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河南省洛阳市博物馆藏

“胡商”主要是指来自中亚、西亚和南亚国家的商人,有时也指中国北方和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商人。这件彩绘胡商俑鼻梁高挺,眼窝深陷,浓眉阔口,络腮胡须,头带尖帽,身着翻领右开襟长袍,腰间系带,其上系一小香囊,左手执壶,肩背行囊。胡商面部表情深沉复杂,造型生动,表现了那些来往于中国内地的中亚、西亚商旅在丝绸之路上劳碌奔波的形象。这些商人对研究唐朝的经济状况和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页   1   2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首都博物馆联合全国25家文博机构8月承办展览
· 北京将举办活动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
· 《2008五月记忆》油画展首博开幕 绘出坚忍表情
· 大型油画《坚忍卓绝--2008五月记忆》将在京展出
· 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