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看红湿处

时间:2009-06-30 15:00:19 | 来源:艺术中国

李爱国

 

“一切都刚刚结束。一切都刚刚开始。”(列夫.托尔斯泰)

水墨人物画与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人物画两朵最亮丽的奇葩。既相互矛盾,对立,又相互补充,统一。水墨画应以的工笔画为基础,做到先工致,后松动,先严谨,后奔放;先深入,后概括,先徐迟,后快捷,就像学习行书须先以楷书为基础。

水墨与工笔似地球的南北两极,遥遥相望,而使之连接的是海水。那么连接水墨画与工笔画的是什么?是写生,是书法,是审美水平。

写生是绘画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人们借助写生籍以提高作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技法、技巧的能力。写生还能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有如天然矿石般最生动,最朴素,最自然。许多绘画大师的写生是和他们的创作一样的珍贵和重要。如达•芬奇的写生自画像和黄筌的写生真禽。有的人甚至以写生来奠定其成为大师的基础,来形成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如凡•高的向日葵、鳫尾花和李可染的黄山、桂林写生。

书法是中国画用笔的基础。中国古代艺术家就提出书画同法的理论。书法的用笔贯穿了中国画的所有画科,贯穿了工笔画与写意画。画家对人物的理解,审美,情感是通过用笔的疾驰,快慢,轻重,线条的刚柔,粗细,曲折来完成的。

审美水平代表着画家的学识,修养。绘画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审美水平的提高为先导的,画家作品的水平永远不会超越他的审美水平。人们面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理解。画家所画的则永远是他所看到的事物,或是他所理解的事物,而看或理解最终又是由审美水平决定的。有较高审美水平的人,画人物的,初学山水也会从中档以上起步;画写意的初学工笔,其格调也不致太低。

我有着二十多年的工笔画基础,于8年前开始画水墨人物画。我的水墨画主要以人体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是来源于写生素描或线描稿。仅凭记忆或想象造型固然有着许多益处,如利于提高画家的应变力,想象力,作画的速度和挥洒自由度。但它带来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就是概念化!而概念化是导致画家绘画水平退化的主要诱因,是艺术家创造力的天敌!画家在艺术创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各种矛盾,但最终都会有各自的解决办法,唯有概念化是没有办法,是不治之症!

生宣上作画,如何有效的控制水份,利用水份是每个画家都会遇到的难题。学习控制水份是唯一途径,就是大量的实践。我喜欢选用质地薄,吸水性敏感的宣纸,尽管难度大一些,但笔墨变化丰富,色彩也显得透明。

我以中锋,侧锋或中侧锋勾线。勾线时用笔要重,力透纸背,行笔要慢,如锥画沙。使转要圆,饱满浑厚。用笔的最佳境界是物我两忘,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有着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灵动活络。似公孙大娘舞剑,浏漓顿错,似赵子龙挥枪,雨打梨花。

要根据不同质感,使用不同粗细、明暗、刚柔、笔法的线条。好的绘画,常常不苛求每笔过多的变化,而是注重人物与环境大关系的对比,在统一中求变化,在简洁中显深入,而不是笔墨贪奇,妄生圭角,小家碧玉。

执笔的高低也与线的质量有关。高处执笔,运转灵活但线易通俗,据说李可染先生执于笔的低处,以利于用笔的精微。

水墨人物画用笔的放松源于两点。一是源于书法,二是分清画面的主次关系,并于次要处放松。以此表现画的虚实,主次,产生前后层次,产生灵动和深幽之感。

诗词只有到了熟记于心时方能脱口即出,随心所欲,用笔只有到了挥洒自如时才能心随笔运,随意生发。

人体用色,我选用传统绘画颜料中的植物色,如赭石,花青,朱膘,藤黄,胭脂,深红等。植物色的特性是透明,只要调色得当,即使是许多种色混合也不会出现变脏,变黑,变的不透明的现象。在着色方法上,我把工笔画的染法加以利用,采用多变,多次的渲染,使皮肤色具有透润之感,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交相辉映的效果。

 


 

画面的色调,宜灰不宜艳,宜雅不宜俗。用色宜薄不宜厚,宜淡不宜浓。

由于有着工笔画及连环画的创作经验,水墨画的构图常常是在确定了人物的位置后再补上相应的背景。对我构图影响较大的除了唐宋绘画,还有法国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俄罗斯十九世纪巡回画派。

学习和吸收外来艺术,才能更好的丰富和发展民族艺术。只有发展了民族艺术,才能更好的侧身于世界艺术之林。魏晋南北朝和唐代都是吸收外来艺术最多的时代,也是绘画艺术发展最显著的时代。

我早期水墨画的背景是以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绘画为主,给后面打下基础。体会前人的笔法,墨韵,色调,格调。不离古法,不立一法。渐渐的我开始以写生来替代原有的背景。背景不仅与人物、人体容易协调,关系更加紧密,而且个人的面貌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利于个人画风的形成。不近古法,法外求法。

任何画种画科的学习,在开始阶段不能过于随意,应当从传统入手。扎实,稳健,循循渐进,不求速成。虽然早期进展缓慢,可到了一定时期就会收效显著,就像薪火经过若干时间的温度的积蓄会轰然燃烧起来。

人物造型,我更喜欢米开朗基罗,鲁本斯,安格尔和习勒。他们对造型体块,结构,厚度和力度的理解,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挖掘,对韵律和美感的表现令我仰止!中国古典绘画的造型注重“内收” ,圆润,丰满的寥寥几笔线条反映出人物深藏的内心情感;西洋古典绘画的造型强调“外射”,激情,强烈,富有弹力的线条,从塑造的体积中由内向外的迸射出生命的火花,照亮自己,也照亮了周围!

近年来,我经常做两件事来滋养造型。一是用毛笔在宣纸或圆书纸上直接临摹大师的素描,与大师沟通;二是用毛笔在圆书纸上直接画短期写生。训练自己的观察力,理解力,概括能力,动手能力,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并从中选出较为满意的画稿,在宣纸上画成完整作品。

我是从工笔画的细致、深入中走进水墨画的。随着阅历的增加,眼界的拓展,我越来越理解到“简约”二字的重要性。简约是对物象高度的提炼和概括,简约就是强烈!简约就是力量!画面越是洗炼,简约,观众得到的就越是丰厚,深刻。最深邃。最复杂的思想往往是通过简约来完成的。绘画中层染精微之处,俗工既可以学,而率略简易之处,则终难进几。想一想汉代雕塑的“马踏匈奴”,和徐悲鸿的奔马,想一想德加的浴女和日本的深世绘,那里正闪烁着伟大的光辉!老子说“为学日盛,为道日损”。作品只有做到“损之又损”,才能“其中有精,其中有象”,求得艺术的“真宰”。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除了画内求画,我更喜欢的是画外入画。军事,历史和各种生活知识也是我绘画创作的重要源泉。我几乎每天都在这三种知识的海洋逍遥,从中得到振奋或安详,使我沉醉于古典与现代,张开想象的翅膀,点燃创造的火炬。我得弹药是中外名著,评书联播和经典电影;我的武器是颜色,宣纸和各种毛笔;我的工作就是作画,创造和传递心声!

壮闻其声,可以助毫。《静湖》是一幅抒情而不失厚重的作品,评书《百年风云》里太平军沿长江两岸水陆并进,百万大军下金陵的旌旗招展,和电影《战争与和平》中拿破仑与库图佐夫鏖战于博罗季诺的隆隆炮声为此画奠定了浑厚的背景基础,也为抒情搭造了施展的平台。

每一幅画在进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许多错误和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以至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摇进行下去的信心,使我们本来具有的果断力的灵光,蒙上了一层惨淡的熔岩。我的经验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倾注于最后的一役,最后的结果,最后的整体画面的效果。昔日汉高祖久败于项羽,而垓下一胜开创了大汉四百多年的基业。

凡是有伟大的思想和伟大情感的地方,错误也是同样伟大的!

让我们把绘画中遇到的困惑,无奈通过努力而变为蔑视和自信!我们之所以自信,是因为我们的身后是胜利!如今,绘画是充满诱惑,又是充满竞争的行业。在不断运作和寻找机遇的背后表露了对未来竞争的不自信和担忧。我所真正考虑的是只要绘画水平仍能不断提高,只要仍然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保持炽热的创作热情,就会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高明的画家要在不可出处用心,于不可出处出之,才能得精妙之处。正是曲终不见人,化作彩云飞,非笔墨之所可求也。

真正的美是在一种更纯净的空气里,一种更天然更朴实的文化,一个更平静更细腻的种族,一种与人物更合适的宗教,一种更恰当的体育锻炼,一种水与墨,情与景氤氲渗化的世界中诞生的。

砚田耕耘,走过学习绘画的几十年,回首体验水墨画的11年,我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睿智来照亮未来的行程!

 

2008年2月5日 于沈阳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