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三宝合一"——宋、明、清三版《清明上河图》将齐聚天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23 15:39:2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2009年6月27日,由天津博物馆与北京圣彩虹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丹青重宝•首届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仿真艺术展”将于天津博物馆开幕。作为本次展览的特别部分:被后世尊为“中华第一神品”的宋本《清明上河图》将与明仇本《清明上河图》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共同展出,三宝合于一帙。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被后世尊为“中华第一神品”有着无以伦比的艺术价值和无法估量的文物价值。历代收藏家心驰神往,后世帝王权贵强取豪夺,辗转飘零,历经劫难。

宋徽宗作为第一个收藏者,曾为之亲笔题名。北宋沦亡,此卷流入民间,徽宗题字散失;元灭金此卷再次进入元内府;元宫廷画匠“偷梁换柱”以赝品将其偷出;明代奸臣严嵩为得到后,曾陷害其收藏者王氏满门抄斩;严嵩家败后转入明宫,不久太监冯保将其偷出,流入民间;入清后一度被大藏家毕沅收藏,毕死后嘉庆帝将其收入清宫;后末代皇帝溥仪将其偷运出宫,藏于长春伪皇宫,后被解放军缴获,经辽宁省博物馆移交故宫博物院。文革中,林彪亲信李作鹏将其“借”出据为已有,林彪倒台才又重回故宫。也许只有《清明上河图》自己才清楚在这个美妙的名字背后,隐藏着多少尔虞我诈,多少刀光剑影,多少血雨腥风,多少悲欢离合。

《清明上河图》在历史传承中一直传藏于深宫内府,世人只闻其名难见其容,因而在传世的千余年里,怀着各种目的仿本层出不穷。目前海内外各大国家级博物馆所藏的《清明上河图》版本就有百余;一九四五年,溥仪出逃时被截获的文物中,就有四种标名为“清明上河图”的手卷。

然而众多仿本中,真正称得上“国宝”的除宋本之外只有两种: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明代仇英所绘的《仇本清明上河图》,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清代宫廷画家陈枚所绘的《院本清明上河图》。“仇本”和“院本”实际上是以“清明上河”为题材,以“宋本”为参照,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素材的艺术再创作,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三卷《清明上河图》均以全景式的构图,精细的笔法,真实的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景象,展示了当时的经济状态、社会风俗、城市建筑等各个方面的真实面貌。堪称一部流动的历史百科全书。“宋本”、“明仇本”、“清院本”,有如祖孙三代,共同诠释了“中华第一神品”的无穷魅力。

宋本《清明上河图》、明仇本《清明上河图》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清代时原本都藏于北京紫禁城,后因历史原因,几经辗转,现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为重现国宝,本此展览主办方经过多方努力,严格按照真迹原色进行高科技仿真复制,将分藏于两岸三地的三件无价之宝汇于一帙,千年国宝终成完璧。

宋本清明上河图绢本淡黄色,纵二十四点八厘米,横五百二十八点七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张择端,字正道,北宋宫廷画院翰林待诏。

全卷气势恢弘,构图严谨,笔法细腻,集宋代各画种的高超技艺于一图,共绘制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船只二十多艘。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罕见。画中人物、景物都安排的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繁而不杂,多而不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睿智精巧的构思,以及绘画技艺登峰造极之境界。

明仇本清明上河图 绢本设色,纵三十点五公分,横九百八十七点五公分;清代时被收入内府,后被浦仪连同“宋本”一并偷运出宫,后为东北解放军截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明代画坛巨擘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鼻祖,明人笔记载,当时各种以此为蓝本的仿作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

清院本清时上河图绢本设色,纵三十五点厘米,横一千一百五十二厘米,原藏北京故宫养心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院本”是应雍正皇帝钦命,由清宫画院画师陈枚主绘。乾隆皇帝对此卷喜爱有加,在画卷卷首亲笔御题“绘苑琼瑶”。“院本”在内容结构上吸收了仇本的格局,但在绘画技巧和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陈枚所处的时代正是“西画东渐”的时期,受到西洋画派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自然的融入“院本”的创作中去,从而将“清明上河”这一主题,演绎出新的活力,赋予新的生命,成为清宫廷院画中极精之作。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蔓延”——于飞个展
· 09届天津美术学院现代艺术学院综合绘画系毕业作品展
·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创意互动系列活动”开幕
· 天津备战十一届全国美展
· 天津展中澳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