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首之争的喧嚣与代价
两尊兽首“拍而不买”引发的争议,在国内外舆论和过高“爱国热情”的裹挟下,无法控制地走向闹剧。当风波暂时平息,又有谁来考量其中的得失
文/陈辰
2008年10月23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的一纸声明在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国度里掀起了一场“海啸”。
“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将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总估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第二天,同一条消息几乎登上了中国各大媒体。犹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一时间,政府抗议、律师追讨、民间声援,中国各界舆论谴责声一片。
作为冲突的直接对立面,佳士得成为众矢之的,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指责其不顾中国人民感情“唯利是图”的行为。
众多批判声中,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发出了最强音。但往往情绪表达多于实质。有人义愤地高呼“那两个兽首是被外国侵略者侵夺的华夏瑰宝”;有人奔走相告呼吁爱国人士高价购买后送还祖国;还有人异想天开地期望萨科齐收购之后赠送给中国。
更有网民设计出一款暴打佳士得的flash游戏。游戏页面中,埃菲尔铁塔上悬挂着一只红色的沙袋,上书“佳士得”三字,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一次对“佳士得”沙袋的击打。该游戏迅速得到网民的青睐,8天内“佳士得”沙袋已被击打超过24万次。
价值被全面误读
舆论的裹挟之下,这些个青铜兽首的价值被全面误读,成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历史的代表和中国文物流失的缩影。而一些保有理性的专家对于事实主体的解读,被淹没在情绪的汪洋之中。
“流失海外的大量文物里,比兽首价值高的多得是,这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睬,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对记者表示他的观点:“追索文物应该采取法律和外交的方法,但因为这两件兽首为私人收藏,政府根本不能与之形成对话。另一方面,国际公约对一百多年前文物的约束力很小,并没有非常适合的法律依据。回购只能使价钱越炒越高,最终还是坑害了中国人。因此,中国人拿回这两件文物的可能性本身就很小”。
86岁高龄的著名文物学家罗哲文则更加直接地呼吁大家“不要做冤大头”:“价值顶多100万元人民币”,“如果超过这个数字,那就是被骗了”。
简单回顾此前几尊兽首的回归过程:
2000年4月底和5月初,在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现身,最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以总额超过了底价十几倍的价格竞得。
在2007年9月初,苏富比拍卖会上何鸿以“清代雕像的世界最高成交价”成交马首。
保利和何鸿高价回购兽首的“义举”,得到各方赞誉。这些舆论客观上营造了一种氛围,人们都在等待下一个“孤胆英雄”的降临。
一场“山寨版”的
追讨官司
而这次与此前情形略有不同,民众借助互联网形成合流,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并且开始成为事件的主导。与之相比,政府的声音则显得相对滞后而微弱,未能引导民众情绪趋向理性发展。
首先站出来的是53岁的职业律师刘洋。据刘洋自己介绍,早在2002年,他偶然得知埃及就有律师以个人名义起诉英国大英博物馆,追讨流失在外的文物。于是就决心启动一个“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诉讼。
就这样,刘洋成立了“海外流失文物民族尊严、追索起诉办公室”,他名片上赫然印着“起诉办公室负责人”的字样。
2008年11月,刘洋在其博客上,以《诉讼追讨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谋划》为题发表三篇系列文章,召集组建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律师团,以诉讼方式尝试追回国外流失文物。诉讼之说一起,即受到了网友的热烈追捧,两个月后,以刘洋为首,由67名中国律师组成的律师团在北京召开记者会。
与政府的“稳妥”表现相比,中国的民间力量主动跳将出来,通过这场官司,中国方面与佳士得、兽首持有者贝尔热之间交手才真正展开,事情被一步步推向不可知。
著名法学家王云霞教授在参加央视节目时表示,从一个法学家的立场来说,她认为诉讼有很多法律的难点,存在着很多很多障碍,并不赞成这个诉讼。刘洋的回答是:“因为我们理直,所以气壮。”
网友的支持也是刘洋坚持下去的一大原因。召集令发出之后,刘洋的博客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尽管有一些杂音,但每次打开留言板,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顶’”。
庞大的律师团成立了,却找不到原告方,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原本计划的“原告”国家文物局、圆明园管理处都未能出面。
此间,刘洋成功找到了赞助人提供诉讼费用。又联系到了拥有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及中国律师执业资格的法籍女律师任晓红担任代理人。一场完全由民间力量策划、推动的国际诉讼蓄势待发。
就在开拍前两周,2009年2月12日,中国政府发出了官方声明,希望“通过沟通撤拍”,并表示“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诉讼失败 冲突升级
另一方面,兽首持有者皮埃尔·贝尔热也不遗余力地为拍卖的合法性进行辩护。贝尔热在接受法新社等媒体采访时,坚持他是通过合法途径收集到这些文物的,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这些中国的兽首是150年前从中国抢夺来的,就像人们从雅典巴特农神庙抢夺浮雕放进大英博物馆里一样” 。
而之后贝尔热以“人权问题”要挟中国的说辞则彻底激怒了中国网民。这一荒唐的“交换条件”行为也给文物之争增添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中国网民反应异常激烈,制裁法国、封杀佳士得的呼吁充斥论坛。去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法国传递时遇破坏的激愤情绪再次出现。
中国外交部发表严正声明,驳斥其将归还兽首与达赖挂钩的敲诈行为。适逢两会,代表和委员们也对兽首表达了高度的关注。
2月19日,拍卖前一周,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师团递交了阻止拍卖的“禁止令”请求。巴黎大审法院于北京时间24日凌晨1时左右对圆明园鼠兔首能否被拍卖作出宣判,法官认为,请求人——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对于本案没有直接请求权,驳回其关于要求停止拍卖、禁止拍卖的诉讼请求,并赔偿两个被告方各一千欧元——一场扰扰嚷嚷的国际官司最终失败。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有许多法律专家在裁决后指出:不得不承认的是,法国法院在这一案件上的判决是非常准确的。此案件中,中国人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也没有合适的申诉主体。
可诉讼失败却又一次刺激了中国网民的神经。
“人家始终在法律范围内形式,而我们的愤怒与激情却游离与法律之外”,资深评论家童大焕在事后撰文表示。
一场代价沉重的“义举”
北京时间2月26日,拍卖会如期举行。就在当晚拍卖开始前,数十名中国留学生聚集到巴黎大皇宫门前举行抗议活动,分发要求这些文物归还中国的传单。其中一段内容写道:“私人收藏者手中的每一个圆明园文物都在提醒人们那一段血腥和野蛮历史。
而蔡铭超的“这个款不能付”的声言,又一次成为了国内各大媒体评论的焦点。舆论立场鲜明地分成了两大阵营,“挺蔡者”不遗余力鼓与呼:称“蔡铭超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蔡铭超的举动显示了中国民间的力量与智慧”“蔡铭超让兽首流拍具有棒喝效应”。“倒蔡派”则认为,拍而不买的行为损害了中国人的信用。“兽首竞拍不会付款将支付公信与尊严”“戏弄佳士得的爱国行为并不值得鼓励”。
相形之下,国际社会对此事件的总体反应却更为理性和客观。
根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的一项调查,有超过八成的法国网民认为,贝尔热应该将兽首铜像归还中国。
法新社发表评论说,圣罗兰的伙伴提出用“人权”交换这两件文物,使中法之间有关文物的争论已经变成政治争端。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以“对中国的侵害”作为报道的一个小标题,报道援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称,“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而且有悖有关国际公约”。
与归属尚无定论的流失兽首文物相比,被质疑的“国民信誉度”却将是这次中国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赵榆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蔡铭超的做法等于是在外国人面前自毁中国人的信誉。蔡铭超打着中国人责任的名义出尔反尔,实际是让中国人在国际大型拍卖会上失信于人。
“在中国强大起来之后,中国人有一种被强大感操纵的倾向。”资深评论员刘洪波说。祖国强大之后,中国人沉溺在一种畅快表达自己的快感之中。只是,尚无掌握表达自己的方法。“抱着不遵守规则的态度来玩游戏,罔顾基本的行为底线,无异于一种无赖的行为,最终只能被判出局”。
(艺术中国发表此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既不代表艺术中国观点,也不代表艺术中国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