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专访】上海美术馆李磊:我们都是服务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2-25 18:21:3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朱小钧

        公共性一直是美术界关注的话题之一。当下艺术生态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艺术市场的活跃激发着公众购买艺术品的兴趣,而频繁的国际间展览交流则直接导致了艺术品创作的多样化——这些变化要求中国的美术馆必须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语境,寻找并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及理念,真正同公众的审美趣味保持紧密的联系。

        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北京、上海的美术馆建设一直是国内众多美术馆发展的标本。面对艺术市场激变和艺术观念不断更新的现状,美术馆如何坚持自身的文化身份、态度和立场,在经营理念和展览形式上做何改变,才能真正成为不可替代的社会公共空间?针对这些问题,艺术中国日前采访了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

    

        艺术中国: 从您就任馆长到现在,上海美术馆发上了很多变化。在您看来,上海美术馆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磊:当下,中国的美术馆建设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国家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很具体的要求,就是要更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中国文化事业的有力的发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在这个过程中,美术馆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是2005年7月调任到上海美术馆工作的,刚来的时候,我发现有部分员工对美术馆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对于行业的定义、公共教育的理念都不清晰。

        我来了之后,主要沿着这样几个思路在开展工作。

       首先,美术馆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教育场所,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艺术机构,重点是以公共教育为终极目标的文化教育机构,包含了收藏 、研究、展示、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最终的落脚点是公共教育。

       其次,美术馆是为公众服务的,是一个大文化服务概念中的一部分。现在中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从城市文化构架来说,美术馆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涉及到我们观念的改变,在运营上围绕观念改变调整。2005年底,我提出一个口号:“我们都是服务员”,这是一个有针对性的转变口号。以前我们是官老爷,朝南坐,艺术家要看我们的脸色。这种观念要彻底转变——我们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都是服务员,要为艺术家、艺术创作和展示进行服务, 要和艺术家联合起来,整合各自的资源,不管是对艺术家还是公众,我们都是服务员的姿态,是为社会服务的。

       事实上,你有什么样的要求,就会有什么样的管理效果。在这个观念下,我们的展览更加注重社会的需求,我们对艺术家的服务更加注重人性化。比如说,我们的教育部在这个观念下,拓展了内容,讲座从到一年组织5场,到去年组织 了30场;我们的公共教育和展览配合的更加紧密,在2006年上海双年展教育部策划了“时空邮局”,普通公众在美术馆内可以写下心愿投递到邮箱;2008年双年展实施了作品“黑板报”,作者来自上海120多个社区,160多块黑板报都是出自普通老百姓之手。我们为人民服务,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离生活很近。我们的展厅标牌,尽可能做到双语……

       员工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到上海美术馆最大的变化。这个观念符合了这个事业本身的规律,也是美术馆应该具有的基本的立场。

    

       艺术中国:当下我们的艺术生态结构在不断变化,都市化进程加速等现象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美术馆。您现在会用那些关键词来描述现在的上海美术馆?

       李磊:我会用这次四个词:多元,经典,历史, 创新。

       所谓多元,上海美术馆作为上海政府设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了综合性的美术服务任务,它不可能成为风格化的美术馆,必须包容和采纳采纳各种艺术样式和风格,我们的风格,就是兼收并蓄。

      所谓经典,我希望在多元的前提下,推出的展览是具有示范性的,是研究型的展览,比如现在的吴冠中大展,我们以往的方増先、于云阶等人的展览,这些人是中国美术史行非常重要的人物。

      所谓历史,是指在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一些文化流派,比如海上新水墨,这是我们的 中国画在创新和探索方面做出整体系列的呈现,是对美术史的重新研究,我们有一个完整的梳理上海各种画派的计划。

      所谓创新,上海双年展是典型代表。另外,我们对当代艺术中表现突出的艺术家,比如方力钧、周铁海、孙良、向京等,我们都推出了颇具规模的个展。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我们也承受了一些压力,这也是创新之路必须承受的。

    

      艺术中国:在全国实施的博物馆“免票”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譬如人满为患、展品被破坏等等,上海美术馆在这方面有什么特别的企划?

       李磊:上海美术馆的门票免费目前还不是政府的硬性要求。我们的免费是出于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自我要求。我们做到了16岁以下,70岁以上的观众免费。国家法定节假日免费,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免费。2008年美术馆的统计大约有45万观众,免费大约占三分之一。

       我们的美术馆要给公众一个信号。吴冠中先生说,中国缺少的是审美教育,中国人因为缺少审美教育,在艺术修养上相对比较低,难免会有不太规范的观看习惯。但我们还是希望公众到美术馆来,能看看艺术作品,除了基本的生活之外,还有精神追求。文化为什么不同于娱乐?因为娱乐是感官追求,文化是心灵和精神的追求,如果一个民族对精神的追求弱化,沉浸在娱乐中,那么这个民族是很危险的。我还是希望中华民族大部分人对真善美、假恶丑有个基本的价值判断。而美术馆是一个设定了标准、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我们看到的是原作,不同于电视传播和印刷品,更能够让观众心灵受到直接的感动。应该说美术馆不仅仅是个普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公众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国家免费的政策,出发点是非常好的,我们不能苛求观众,因为观众审美情趣的提高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是有个过程的。在他没有行为经验的时候,你要求他,肯定做不到,若干次的行为规范,他就会逐步做到。我们不能因为观众相对的素质不够, 就认为免费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关键还是要加强教育和加强管理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公民分成三六九等,可以加强服务和管理,进行宣传和引导。

       免费参观必须限定观众流量。实际上上海美术馆能够承受的流量是每天5000-6000人,双年展时曾达到过一天1万人,这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接待能力,也给观众和展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如果我们无限制、无原则地免费开放,也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而适当限制人流,合理安排,就可以处理的很好。

       美术馆是个文化的殿堂,它有相应的参观行为规范,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教育和配套设施,就使得艺术的参观不具有崇高性了,必须让观众要有准备再去参观,这是个过程,我们要引导,到美术馆的时候,希望公众是带着沉浸其中的情绪,美术馆参观毕竟不是逛庙会和集市,美术馆应该事先和参观过程中给观众信息和导览,这也对我们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艺术中国:开年大展“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去年4月吴冠中先生共捐赠给上海美术馆66件作品,但展览开幕前这个数字变成了87件,您认为吴先生捐赠数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展览是否有巡展计划?

       李磊:捐赠作品数量的增加,是吴冠中先生对我们的工作认可的最直接的证明。从确认捐赠以来,我们本着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情,吴先生被我们的态度打动,他认为把这些作品交给上海美术馆是值得信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这个开年大展的馆内运营甚至超过了上海双年展,馆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个展览奔忙,我们的宣传工作下的气力比双年展还要大,这是我们上海美术馆里程碑式的展览。

       事实上,我们并不把这个展览看成上海美术馆的展览,他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展,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所有的吴冠中作品汇聚在一起,这非常难得。四家美术馆都对展览表示了全力支持,没有借展费,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对公众有益的事情。在上海美术馆展览一个月后,会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巡展。

       这160件作品有很多是吴冠中的代表作,包括中国美术馆的《太湖鹅群》,我们馆的《鲁迅故乡》《硕果》等,新加坡美术馆的《熊猫》等,都是难得一见的,这次能够齐聚一堂,非常不容易。在国内的巡展之后,我们也在考虑把它推向国际巡展。

    

       艺术中国:上海美术馆现在的典藏的条件如何?这批作品是否会在馆里设立吴冠中展厅?在公共教育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准备?

       李磊:我们的典藏条件已经完全达到了恒温恒湿,气喷灭火。馆内现有的上万件藏品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吴冠中常设展厅我们也正在讨论设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想今年7月会在三楼设立专区展示,大约300平米,常设展出的作品20件左右,包括文献和出版物。

       这是我们开年最重要的大展,我们期待把这样一些理念告诉公众:吴冠中先生有一种爱国爱人民和爱艺术的情操,他的作品是捐给国家、捐给人民大众的。我们都知道,每一件作品都价值不菲,在吴先生家属的积极支持下,这次捐赠显示了吴老作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高尚的情操。其次,我们要告诉公众什么是美——展览作品是美的,崭新的展览布局是美的,配套的大画册和口袋书也是是美的,另外,在对吴冠中作品的阐释上,我们还特别印制了一批给中小学生的印刷品,把现实风景图片和吴冠中的作品做对比,学会从现实的实景中发现,经过艺术整理后的作品是什么样的,体会他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特点。同时,我们还印制了5000份宣传册页,发到我们的学校网络和社区网络,通过普及教育吸引公众和学生走进美术馆。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