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拍卖,下一匹市场黑马?

时间:2009-02-23 18:56:28 | 来源:《艺术市场》 鸿鹃

编者按:从2006年香港苏富比推出佛像专场开始,佛教文物开始受到藏家关注,这其中最受藏家欢迎的还是藏传佛像,作为最具特色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唐卡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市场前景如何?

青海首次唐卡拍卖 成交价近70万元

2008年6月14至16日,本刊社长代柳梅及社长助理马继东参加了在青海省博物馆举办的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重要活动——唐卡艺术品鉴赏拍卖会,本次唐卡艺术品鉴赏拍卖会由唐卡鉴赏和拍卖两部分组成。14日至15日,特邀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主任吕霞和青海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叶玉梅,分别作了题为《唐卡的工艺技法》和《如何认识唐卡中的人物和图案》的专题讲座。

鉴赏拍卖会上,承办单位——青海红人创投集团和青海省产权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对释迦摩尼十六罗汉、观想图、白度母、四臂观音、宗喀巴等20幅新、旧唐卡作品和3幅苏绣唐卡作品进行了拍卖,来自省内外的近20家客商参与了竞拍。经过激烈的竞价,最后,白度母等8幅唐卡作品竞拍成功,成交额达69万元。

青海红人创投集团董事长关景武认为,这次拍卖会是青海省首次对唐卡艺术品进行正式拍卖。这次唐卡鉴赏拍卖会举办得比较成功,为青海省唐卡艺术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销售平台。

早期唐卡精品已流向海外

凭借自身浓郁的异域风情、独特的艺术价值,近年在世界各地举行的拍卖会上,唐卡屡屡拍出天价,成为藏家注目的焦点。2002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幅明永乐御制的巨型《刺绣红夜魔唐卡》,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关注,最终以400多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成交,创下了亚洲织物类拍卖品价格的新高,也创造了当时唐卡成交价最高纪录,而且这一纪录至今难以突破。其实,这幅作品早在1994年在纽约佳士得的一次拍卖会上,就曾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这一结果是否显示,唐卡也如同其他收藏品早期市场一样——“墙内开花墙外香”?

西方人士对西藏唐卡情有独钟,以致于一些精美的唐卡不断流向西方市场;反观国内市场,唐卡虽然一直为国人关注,在拍卖会上也时时闪现,但数量及成交价格一直都不甚理想。2002年12月,天津文物公司拍卖了一幅《清普贤菩萨像唐卡》,成交价为5.5万元,是当年国内唐卡拍卖的最高纪录;2004年北京翰海将《清初五凤图唐卡》拍出17.6万元;2005年,诚铭国际拍卖的《清御制刺绣释迦牟尼及二弟子唐卡》,成交价82.5万元。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唐卡的价格已经翻了10多倍,显示出唐卡的巨大升值潜力。一组15幅清代佚名高僧所绘的《宗喀巴大师的一生》唐卡,在古天一公司2006秋季拍卖会上,以1650万元高价成交,创下内地唐卡拍卖新纪录。然而,我们明显可以察觉,唐卡在国内始终难以形成气候,究其原因,首都博物馆金银陶瓷类专家王春和认为:其一,早期对唐卡认识不足,失去了收藏先机,许多十二三世纪至十四五世纪制作的唐卡,大多进入了西方的博物馆;其二,虽然现在有了认识,但资源枯竭,一些明代的唐卡精品流向海外,国内目前已很少见。将来我们的收藏家要收藏精品唐卡,只能到海外市场上去寻觅了。我们的拍卖行业要打造精品唐卡的品牌,也只能依靠海外回流。

为收唐卡,有人不惜倾家荡产

唐卡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包罗万象,不仅囊括佛门所有的佛、菩萨、护法神、教义、教法,等等,还涉及到西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各个领域。除了它独具的艺术天赋而外,藏传佛教中的各大宗派的祖师教赋予唐卡鲜活的生命,并亲自制作。同传法一样,他们非常神圣地把唐卡及绘画艺术代代相传,世世承袭,把唐卡视为有生命力的佛。这便是多少年来,唐卡被人们视为珍宝的根本原因。也因此,多少藏家对其深深着迷,甚至于倾家荡产也要收入囊中。

2006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藏家贾克收藏的喜马拉雅绘画专拍共有拍品约120件,包括西藏、尼泊尔等地区的唐卡及绘画,预估总成交额可以达到2,500,000-3,500,000美元。其中有上师的唐卡以及西藏、尼泊尔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作品。据说,这位瑞士收藏家Dr.Ernst Mischa Jucker和他的妻子Angela,自从1960年在印度买了第一件喜马拉雅的绘画作品之后,就深深地迷恋上西藏和尼泊尔这种自然、神秘的艺术和文化。在他的藏品中,有些唐卡、织品,至少收藏了40年以上。

在深圳,藏家彭小昆的唐卡收藏早已声名在外,数十年来,他收藏的缂丝唐卡、堆绣唐卡、手绘唐卡共有200多幅,它们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宝贝,而最老的一幅唐卡距今已有1000多年,为唐代布绘的《释加牟尼》。国内著名古代佛像及青铜鉴定专家金申、深圳市考古所副所长郭学雷、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专家李遇春都曾来佛堂鉴定欣赏过他的老唐卡。

彭小昆专门为收藏唐卡设立的佛堂,约20平方米的室内四壁挂了数十幅近现代唐卡,而这些,只是他藏品中的冰山一角,最珍贵的一些唐卡没舍得挂上来,因为打开一次它就折旧一次。彭小昆的唐卡可谓品种丰富。其中一幅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元代皮制唐卡,绘的是“四臂观音和白度母”。看着这幅周边已有些泛黑、中间图案却色彩斑斓婉然若新的唐卡,彭小昆说:“皮上作画相当难,皮制唐卡主要是牛皮、虎皮等,但它们大多毛孔粗大,画作会受到影响,但这幅元代皮制唐卡却很细腻,经过了数百年颜色依然鲜亮。”

最值得一提的是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收藏家协会主席叶星生,藏名“嘉措”。他曾将珍藏了十年之久的《马头明王珍珠堆锈唐卡》,无偿捐献给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圣地“拉萨三大寺”之一——色拉寺。1999年,他曾将他历经38年苦寻珍藏的2300件藏品捐赠给西藏人民。这些藏品中有国家一级文物20余件、二级文物40余件、三级文物100余件,价值8000万元人民币。

在众多收藏者之中,也有不少是看重唐卡的升值潜力的。成都收藏家樊鹏黄金周时间去拉萨,几乎都在拉萨八廓街附近度过,他钻进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从各个不同的角落,以不同的价格购买了10多幅精美的唐卡。他说:“拿回成都后价格至少翻一番,如果放到明后年,涨两三倍也正常。”在十多年的收藏时间里,深圳收藏家陈炳华将几乎全部时间都放在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上,不淘别的,只找一样东西——唐卡。数百张具有浓郁藏民族特色的唐卡装满了一个大柜子,“千万别小看了它,它们都是近年来市场上升值的黑马,很有收藏价值。”对于这些唐卡,他是信心十足。国内拍卖会开始重视唐卡拍卖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内拍卖市场愈来愈重视藏传文物唐卡的拍卖,尤其是匡时国际和北京翰海。匡时拍卖公司副总经理赵强透露,匡时日后的征集对象不仅仅是佛像,而是要扩大到唐卡等藏传文物上,让更多的藏家认识到藏传文物的价值。2007年12月初,在北京匡时拍卖公司的秋拍中,集中推出了几十幅精美的明清时期的唐卡,其中最大的一幅清代唐卡成交价近90万元,表明收藏市场的导向与需求。

北京翰海佛像部主管一西,16岁就涉足古董圈,致力于佛教艺术品的鉴藏与经纪,2003年,成立尚仕雅集文化艺术顾问有限公司,专营佛教艺术品,其中就包括唐卡。

首都博物馆金银陶瓷类专家王春和认为,唐卡的真正价值还未体现出来,他认为唐卡中也有明代永乐年间宫廷制作的作品,目前国内仅知西藏大昭寺保留了两幅这样的作品,其他都流失在外。其尺幅很大,大约有了3米多高,且都是刺绣的。如果这种唐卡进入拍卖会,可以肯定地说,其价格一定不会低于目前永乐造像创下的1.3亿元的天价。

藏医藏药唐卡 市场很吃香

目前市场上,清代唐卡数量较多,现存的历代唐卡中绝大部分是清代作品,但并非所有的清代唐卡都是精品,所以藏家在收藏时一定要慎重。

 第一,要选择清宫御制或收藏的唐卡。在清朝时期,康熙、雍正及乾隆分别册封过班禅和达赖,确立了对西藏的统治地位,尤其是雍正皇帝,更是尊崇藏传佛教。清代宫廷制作了大量的唐卡,主要由中正殿画佛喇嘛绘画,同时让宫廷汉族和西洋画师参与绘制,这就使得宫廷唐卡风格多样,并具有一种汉藏合璧的艺术风格。此外,清代宫廷所藏的唐卡都是西藏宗教上层敬献给皇帝的,多数是班禅和达赖敬献的珍品,所以,这些唐卡的收藏价值非常高。2005年北京诚铭拍卖的唐卡82.5万元就可见一斑。

第二,选择题材独特的唐卡。唐卡表现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也有一些比较少见又非常独特的内容,比如,藏医藏药类唐卡,既记载着各种西藏医药的精华,又是用以教学的辅助工具,不但表现了藏族人民对人体、生死的认识,还体现了对宇宙、人与宇宙关系的认知,具有医学、哲学、科学等多方面的意义。2002年天津文物公司举办的秋季文物拍卖会上,3幅清代藏医学唐卡均以3.3万元的高价成交,远高于其他唐卡的成交价格。

第三,选择刺绣和缂丝唐卡。除了绘画唐卡外,清代宫廷还在苏州定制刺绣和缂丝唐卡。刺绣和缂丝唐卡不仅材质珍贵,而且制作难度极大、保存不易,因此,清代流传下来的非常稀少,在宫廷唐卡中也极及罕见,往往一面世,即被藏家归入囊中,如果《刺绣红夜魔唐卡》八年后出现,不知又是几倍的价格,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