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专稿] 王泊乔“对话”卜桦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9-05 19:04:17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艺术 ——王泊乔“对话”卜桦

  王泊乔(中国国家博物馆创意顾问、DAC数字艺术中国组委会秘书长)
  卜 桦(著名独立动画创作人、数字艺术家)

  在今年9月初短短的15天内,青年数字艺术家卜桦来往于北京、上海、釜山三地,她的动画和数字绘画作品参加5项大型国际艺术展,引起不小的轰动。卜桦的明星效应,引起了学界对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乃至数字绘画的高度关注。

  王:你是怎么走上数字绘画道路的?你创作的原动力是什么?

  卜:很多人都问我,我为什么要搞数字绘画,我的的绘画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其实,这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解释。第一个层面,你想要表达什么内容,第二个层面是你使用什么工具,什么手段。从第一个层面来说,我在创作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艺术家,而是首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人来说,人生的目的,首先是要弄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自己的人生方向。还有自己一生中,在智慧上、人格上、技能上的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提升。职业只是人生的手段,而不是人生的目的,你可以选择任何事业,但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人生目的。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所作所为,不断地更加接近自己人生中那些最本质的目标。

  有了这些想法后,就进入了第二个层面,就应该根据自己自身的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我最终选择的手段,就是动画和数字绘画创作。走上艺术这条路,其实跟我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我出生在一个美术世家,从就能很方便地接触到绘画、艺术。这是生命的偶然性,但其中也有宿命的必然,很有意思。

  这么多年创作走下来,我突然发现,其实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甚至是不是选择做艺术家,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不能实现自己对人生的解脱,获得快乐、智慧等等。

  王:你一般什么时候会有创作灵感?为何选择动画和数字绘画作为表达方式?

  卜:灵感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灵感。其实有灵感的时候很多,但我很少创作,因为灵感也需要堆积和凝练。每当我有了对人生的体会或者感想时,我就想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最初几年,我一直在考虑,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来实现我的创作。最先考虑的是油画,但当时觉得,单张的油画面比较静止,往往只能表达自己对人生的体会或者感想的一个方面,无法反映全部。后来,我觉得电影的动态美感,是一个很理想的工具,一切的内容都可以包括在其中,十分强有力地表达。但是,电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它需要团队,需要大量的经费。

  权衡之下,电脑动画,就是一种非常合适的工具了。我比较追求完美,追求超现实性,电脑动画可以让我肆无忌惮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从来对纯纪实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我在创作中喜欢“胡来”,让很多胡思乱想的东西实现,而纯纪实的作品,有时会与“胡来”不搭界。这种创作的“胡来”,经常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本源和自由。而且,电脑动画可以做得短小而精炼,适于观赏,技术实现上也不困难。

  最近几年从事数字绘画,是因为我觉得,绘画可以让我以前动画作品中表达的内容更加升华,更容易定格一瞬间的感受,而这种一瞬间的感受也可以延展到一段很长时间的状态。数字绘画比电脑动画具有更直接的宣泄性,也更加直白,更带有都市生活的快闪流行属性。

  王:不难看出,你早年的动画作品和当今的数字绘画,有一脉相承的内涵韵味,能解释一下这种内在的联系么?

  卜:我做的《猫》等早期动画,故意淡化的时代特性,选择的,都是在任何时代中都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些作品,强调的都是人类内心的感受,部分年龄阶段、部分性别的人类的自我体验。当初创作《猫》,我的本意其实不是要表现母爱,也不是要表现孩子对母亲的爱,而是想说,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一般状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患得患失的自我保护的状态——我想表达的是,一个人,一生中能不能有那么一段时间,或者一瞬间,摆脱这种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是非常不自由的、非常无意义的,例如,买东西,是不是买贵了,凭什么我买得比别人贵?为什么我追求你,你却把我甩了?谁又在说我的坏话了?等等。我在生活中、工作中,也经常碰到类似的琐事。其实,大家如果摆脱了这些琐事的烦恼,其实就可以回归真正的自我。《猫》就是想探讨,人是不是可以摆脱这种状态?人能不能超越自己?片中的那只小猫,从一种懵懂的状态,到懂得主动付出的状态,是一种成长。这一念之间的转化,看似很容易,但为什么世界上很多人都做不到?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是真的做不到,还是不想做?

  我的大多数动画作品,乃至现在的数字绘画作品,探讨的都是这种人生本源的问题,比如最近创作的《地狱系列》等数字绘画。就像前面提到的,我希望这种探讨,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生活,理解自己的追求。

  王:你的绘画中经常使用硬朗的线条,不像是女孩子的手法,但画面的整体感觉很女性化。

 

1   2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艺术北京开幕影片Eye Contact 2
· [专稿] 汉斯·布赖恩林格画展
· [专稿] 当代与本土的对话
· [专稿] 数字艺术中国·BUHUA卜桦
· [专稿] 绮城——周吉荣作品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