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长歌 垄上新墨----“陇原画派”艺术风格浅析
环境的影响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极为至关重要的,中外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无疑都是他们所处环境造就的。他们的作品,越是透射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就越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从而也就越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于是,大量以地域特色符号为象征的画派被自然地划分了开来,海上画派、岭南画派、金陵画派、长安画派、京津画派、漓江画派等等,都是艺术家对生息的山水的反刍,带着心灵上的膜拜,去一遍一遍地咀嚼、溶化、直至升华,创作出了真正深沉的,适用于时间沉淀的艺术精品。
陇原画派正是脱胎于甘肃的书画家们对西部山水、人文、历史的哲学性思考,以浑厚深沉的关爱、博大凝重的胸怀、纯朴温馨的注视、平和善良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概念,他们的绘画作品被打上深刻的理性烙印,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和艺术分辨特征,虽然隐约着长安画派的脉络,飘忽着黄土画派的影子,却又走出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
陇原画派的“黄埔军校”
谈到陇原画派,不能不提及甘肃省丝绸之路协会。1992年,丝绸之路协会成立,在省委省政协一批老同志的关心扶持下,协会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以弘扬丝绸之路优秀历史文化为主旨,团结组织了省内最优秀的书画家,定期举办各类书画笔会和书画展览,为甘肃省的书画创作和整体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浓郁的学术气氛中,一批功力深厚、特点明显的中青年书画家快速地成长了起来,在奠定自己艺术风格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相互之间的艺术共性。
经过20多年的摸索探寻,陇原画派进入了创作力量强大,创作主题鲜明的全面发展时期,无论艺术实力和作品质量,都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杨志印、董兆俭、董兆惠、汪玉良、石怀川、王坤和、张光宇、沈风涛、李朝阳、黎小丽等。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征引西部地区丰富的地域资源和人文特色,利用甘青藏的少数民族生活题材,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独特艺术魅力的绘画风格,创作出了众多别具一格的作品,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一定的影响。
陇原画派的艺术特点
和谐主题
细观陇原画派的代表作品可以发现,艺术家对作品的主题构思和表现手法都是深思熟虑的,而大部分的作品,从主题构思到意境的展开、章法的安排、笔墨的铺陈、色彩的运用,都在追求一种人与人、人与万物、人与自然的和谐。诸如被誉为“骆驼王”的杨志印先生,他的作品大多以骆驼、圣景胜地、藏族少女为表现对象,艺术家调动充分而准确的绘画语言,通过对生命和宇宙的深沉思考赋予创作对象浪漫的人文诠释,表现出一种天地雄浑、意境缥缈的超越之美,和谐之美。再如被誉为“西北第一葡萄”的黎小丽女士,她笔下的葡萄,有如玛瑙,绿中泛黄、红中透紫,在风与叶的融合冲撞下透射出人与自然沟通所获得的满足,她的葡萄情结来源于对丰收的感恩,对天地万物的崇敬,正是这种情结造就了一个女性眼中的温情的和谐。又如以画罗汉、伏虎见长的沈风涛先生,他的作品打破了这一题材经常表现出来的征服气氛,他笔下的罗汉是快乐的,伏虎是平和的,互相之间没有一丝征服与被征服的尴尬,而是散发着空、静、灵的幽幽禅意。
风格特异
陇原画派属于西部画派的范畴,但又脱离了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的枯、黑、乱、异,同样表现西部元素,陇原画派更多的是着力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在其代表画家的作品里更多的表现对象是历史衍变、春华秋实、圣景胜地、边关雄风。诸如陇上工笔大家董兆惠先生的代表作品《老街》,艺术家用细腻的笔墨、严谨的章法、繁复的刻画表现了上世纪初兰州隍庙老街的市井气象,牛肉面、灰豆子、热晶糕扑面而来,人力车夫、马车夫、洋传教士面貌迥异。作者以严谨求是,创作正史的学术姿态考证每一个细节的出处,却又以古典章回小说的诙谐手法将之艺术再现,内中浓郁的西部特征、兰州元素使人过目难忘。又如其兄董兆俭的敦煌、六盘山、黄河、藏民等题材,表现的不是荒凉,而是辉煌,不是嶙峋,而是硬朗,不是混浊,而是峥嵘,不是贫穷,而是潇洒,他笔下的西部,到处是阳光渗透下的金光闪闪,予人一种痛快淋漓的生命境界。
创新变革
明确艺术发展方向是创作的前提思想,全球一体化造成了各种艺术流派的大交流和大融合,也对既定的画派画风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继承和创新的关口,陇原画派的艺术家们始终坚持定位,追求个性,突破创新,不离时代,尤其在绘画技法上,为了更深刻地表现创作对象,陇原画派的书画家们推陈出新,大胆实验,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路。诸如被誉为“骆驼王”的杨志印先生,他为更生动地表现骆驼毛色神韵而独创的“冲墨法”、“皱纸法”,不仅奠定了其“神州画驼第一人”的艺术地位,更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补充和经验。而杨老的高徒黎小丽女士,在执著于西部题材创作的同时,自然不断地吸取西洋画法,讲究晕染、肌理制作、丰富饱满的色度与厚实的体积感、微妙微肖的光感等特点,以一个女性艺术家的视角赋予了作品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品格高远
艺术商品化的冲击无处不在,黄河边的艺术家们却没有沾染一丝的工业废气,飞天、丝路、黄河、饮马、骆驼、胡杨,他们沉浸在西部丰富的创作元素中,用对时代、对生命的虔诚赋予了中国传统书画全新的诠释。素材是创作的主料,没有生活的积累体验,是出不了有生命力的作品的。陇原画派的艺术家们绝少参加社会活动,画应酬画,他们更多的时间是用来采风、创作,戈壁沙漠,祁连雪原,黄河石林,敦煌圣景,他们以艺术家的慧眼修饰着大自然的直白,赋予了陇上画派卓然不俗的西部品格。正如文人画家沈风涛先生所说,“画家有成功的画家,有不朽的画家,所谓成功的画家,是指那些名利双收的画家,只有用心血、用灵魂作画,与时代和人民血肉相连的画家才有可能成为不朽的画家,书画创作,其实是一项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这,正是陇原画派的集体写照。
作为一种理论的自觉,陇原画派的出现,是具有合力效应,符合地域文化发展需要的。在相对浮躁的现阶段,甘肃的艺术家们甘守清贫,寄怀笔砚,成就出了源于生活,植于土地的独特画风,在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脱颖而出。丝绸之路协会秘书长邓峨先生的七言绝句精准地概括出了陇原画派的渊源:
渭水秦川育英才 古道文化广博采 踏遍陇原千里路 墙外花香墙里开 笔下墨彩容天地 胸藏万物寄情怀 天马奔腾关山外 驼铃声声去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