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专稿] 版-20世纪80年代长春新艺术运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6-23 09:58:5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1988年4月10日-15日
"版象艺术展"展览现场之一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馆


  版-20世纪80年代长春新艺术运动
  策划:黄岩
  助理策划:刘佳
  艺术家:王长百 黄岩 关大我 路明 朱方 王力 张喜忠 赵勃
  展览日期:2008.7.3-2008.7.14
  开幕酒会:2008.7.3 15:00
  展览地点: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580号
  翻译:杨杨
  设计:李利洁
  主办单位: 朱屺瞻艺术馆 玛斯德比当代艺术中心等

  1979年9月.第一张泥版画诞生

  1979年9月王长百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插图课上,发明可泥版画,当时制作泥版画的还的王力、苗根源、左映雪等。

  1985.长春.哈尔滨.泥版画实验

  1985年长春,1985年1月8日在长春艺术中学举办北方道路展后,王长百、关大我、路明、朱方、王力、黄岩、杜月春、王广义、舒群、靳超、卡桑等用泥材作画走上了新艺术之路,泥版画正是在这一年走向了成熟,王长百早在1979年就发明了泥版堆塑法,成为这种新版画的主要表现手段,1985年7月份王长百在泥版上拓印了自己的手形,取名“咒符”,这也是第一张实物拓印作品。由于泥版不同于传统的木版、石版、铜版等硬版,泥的特性决定泥版的柔韧性,1985年经过一段时间用泥版模仿木版、铜版等其他的版画种类后,大家在题材上就集中在山海经和肖像上,此一时期关大我的套色泥版画色彩艳丽,十分富有装饰性。1985年黄岩也拓印了山海经系列作品,用的纸张是新闻纸。黄岩的作品一件是“夸父吞日”,一件是“树”,树上长满了人的眼睛,早期的泥版不平,黄岩用铅笔在泥版上勾线,这很像木刻中的阴刻,这一时期王力将泥版刮的特别平整,他在上面用硬线画了一些插图人物。这一时期大家都关注泥版作为一个版画的新画种的各种表现效果,85年大家经常聚在王长百家讨论泥版画的各种表现手法,当时大家用山海经做题材和整个80年代的中国社会运动有关,寻根文学、寻根热一度席卷全国。1985年大家以山海经作为创作题材,但个人风格又都不一样,王长百的风格古朴厚重,喜欢用深褐色。关大我色彩艳丽,喜欢用对比色,装饰性强。朱方和王力的作品线条流畅。路明这时期已开始用实物,如布的纹理去表现中国古代的人物,山水境界,路明用实物纹理塑造人物形象的泥版画和传统版画拉开了很大距离。

  1986年.长春,省二轻工业设计学校,单件实物拓印采集

  1986年王长百、黄岩、路明、王力、朱方、关大我将实物拓印运用到泥版上,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大家放弃了1985年发展起来的泥版堆塑法,采用实物直接拓印成型的方法,王长百拓印《边界穿越》是一件“立体拓印”作品,具有很强的启示性。这是在1986年朱方和王力所在的省二轻工业设计学校完成的,1986年朱方和王力在长春二轻工业设计学校完成了一批实物拓印作品,如衣架、自行车、大衣、手套等等,朱方和王力用拓印方式采集单件生活用品的工作为后来的版象空间铺平了道路。1986年稍早的时候朱方和王力还拓印了一些带来拼贴色彩的小件实物拓印作品,如飞蛾等,1986年东北师范大学校庆展览的就是这些作品,这些作品还有很多生活的痕迹,同一年朱方和王力还完成了泥版艺术的鸿篇巨制,这是泥版画时期最大的艺术品,整件作品约有30平方米,是经过多次拓印拼贴在一起完成的,朱方和王力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此件作品有创世纪的喻意,朱方和王力将能收集到的物品都拓印了上去,这种生活物品的大拼贴有超现实主义的倾向,后来这一件作品在1989年北京青年艺术家展上展出给观众带来很强的视觉震撼力。王力同一时期还以玻璃做版拓印了一些作品。同一时期路明发明了蜡拓,路明用蜡拓的方法拓印了一些衣物,由于拓印成像原理的不同,蜡拓的纹理反差大,更接近传统拓碑的效果,路明还用铅笔拓印窗花等,同时路明还实验了折纸转印和水印等方法,在直接拓印上路明做了大量的实验,在拓印这一概念的延伸上做了很重要的贡献,拓宽了实物拓印技术。关大我1986年转向实物拓印,关大我把实物拓印理解为印痕,手指纹对关大我启发很大,他进而想到手印、唇印,他将手和唇直接印在圣经上和印有关大我肖像照片的复印件上,关大我这一时期的作品将行为艺术和现成品引入拓印,拓展了拓印的表现空间,而且也是将概念主义最早引入中国的行为艺术家之一。

  1987年.长春大学美术素描教室.版象空间

  1987年黄岩从长春师范学院毕业,整个这一年的夏天与秋天,王长百与黄岩在一起研究版象艺术,王长百与黄岩7、8月份在应化所一居所印了大量的实物拓片,王长百拓印了“拓象”,这解决了1986年由王力、朱方发展起来的“单件实物拓印采集”而被“视象”干扰的问题。黄岩印的实物拓片有钟表、玻璃手形、拉链、纸篓、树枝、鱼等,拓印技术为泥版转印技术。在1987年夏天的拓印实验中,黄岩发现了叠印与透印,黄岩一件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手。从一块玻璃中伸出的效果,这成象原理上很像拍X光片,但也并不完全相同,X光片只能透视里面的物体,而外面的物体却不能成像,实物拓印的长处是叠印与透印结合,想叠的物象都能在纸上或其它材料上呈现出来,这在图象学上意义十分重要,黄岩这一时期另两件作品和展开这个概念有关(立体物的平面性)拓印的对象是一个纸篓,一个苞米,苞米的效果一目了然,苞米是一个不规则的圆柱体,它在泥版上滚动,苞米颗粒的印痕就平开展来,由于手的压力,展开的苞米各不相同,一个立体物在泥版上可以无限展开,王长百当时强调拓印要使现实空间与物品陌生化,展开的图形就不是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王长百和黄岩在王长百应化所居所里讨论了几次版象空间及版象空间成像技术的特殊性及相关的文化问题,当时一个最敏感的问题就是对泥版画的超越,1986年与1987年艺术实验随已脱离了泥版画早期的堆塑及刻制问题,但是单件实物拓印本身与画还有着一些联系,1987年9月份王长百与黄岩在长春大学美术素描教室进行了更一步的拓印实验,版象空间由此诞生。这时拓印在材料上已不再使用宣纸等纸材,而选择布、塑料薄膜等新材料,拓印方法也部分的采用直接拓印,教室门、窗、椅子、直接进入了拓印 ,不过为了拓印门、窗,王长百又做了一些发明,发明了既轻又能卷的泥版,这样能直接将泥版固定在被拓物上,这样版的概念又延伸了,活动的版可以走出工作室,到大街上去采集各种被拓物的拓本,拓印的采集概念由如摄影师手中的相机,采集的瞬间就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传统版画与后来发展起来的印刷术都严格受到场地的限制,工作室中的版画车间成为制造作品的载体,88年版象艺术展的很多作品直接来自户外的采集。这在拓印成像手段上是一次革命。1987年在长春大学的“版象空间”实验在学术上至今留下如下几份遗产:A、是王长百身体塑料薄膜拓片“背对背”和黄岩身体背面、正面的塑料薄膜圆筒,这两件作品使雕塑空间归零,在二维空间中解决了雕塑问题,在西方20世纪的艺术史中,二维空间中解决三维的空间,也就是雕塑形态一直是一个难点,也一直是一个空白。西方20世纪雕塑史以从具象到抽象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现象,从早期的马约尔到立体主义的半抽象时期,再到布朗库西、阿尔普的抽象主义、极少主义。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现成品的概念,但它是完全从雕塑中分离出来的,后来演变为装置艺术。雕塑从静态到动态也是一个线索(考尔德、丁格尔的活动雕塑等),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三维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改变雕塑的基本概念,长春大学的版象艺术实验中这两件作品解构了雕塑这一形态。B、是使实物拓印和泥版走到户外,变艺术品室内制作为户外采集。C、是使中国传统的拓印技术当代化,拓印对象日常化。

  1988年.长春.版象艺术

  1988年的春天是个暖春,2月份的一天,长春的艺术家王长百、黄岩、路明、赵勃,在王长百家商量举办版象艺术展的事宜,当时可拓印的物品理论上是无限的,王长百强调展览的实物拓印图象应和人居住的空间有关,门、窗、椅子、人,王长百和黄岩1987年已在长春大学美术素描教室拓印了一段用砖砌成的马路,用的材料是纱布,用的方法是直接拓印,同时在斯大林大街和应化所家属宿舍交汇处马路沿线拓印了40余件井盖,用的材料是透明的塑料薄膜,拓印方法是直接拓印。1988年2月份和3月份大家还在王长百家讨论了几次具体的布展方式,参加讨论的有黄岩、赵勃、路明、张喜忠,当时讨论到布展方式的重要性,要打破一般展出的方式,要从墙上走下来,所以大家决定要将展厅整个做为一个空间,穿插悬挂作品,黄岩建议,大家都不应留下具体作品的名字,整个展览作为一个整体属几个人的名字,单件作品不再署名。在展出前两天的布展过程中,大家感到路的拓片应该从展厅的一头悬挂到另一头,并应高过头顶,这样会使观众产生陌生的体验。黄岩建议将路的拓片的一部分,从展厅的天窗中伸出并悬挂在展厅的外墙上,这样可以打破室内和室外空间的界线,后没实施。为了限定观众的走动和观看,王长百还将分割拓片空间的地面,涂成白色,展厅中井盖与椅子的拓片也都处理在空间中,井盖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方向和倾斜的角度也不一样。为了固定井盖王长百用塑料线绳先固定棚顶再穿过井盖直接连接到地面。椅子的拓片则用铁丝做成椅子型,然后也用塑料线固定在空中,人的拓片的摆放,有些象屏风,人头的方向有正有反。展览中特别有意思的两件作品,一件印有王长百身体后背的塑料薄膜拓片,意见印有黄岩正面身体的塑料薄膜圆筒拓片,这两件作品一件是悬挂在展厅的入口处,一件是在展厅的内角上。1988年4月10至15日,王长百、黄岩、路明、张喜忠、赵勃(长春泥版小组的部分成员)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馆如期举办了版象艺术展,当我们擦去历史的灰尘再走到展厅,我们是怎样一种激动呀!450平方米的大厅,被各种实物的拓片所覆盖,这是一个完全关于空间的展览,展览的拓片独立看来都构不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悬挂椅子的拓片和在空中的路的拓片格外醒目,每件作品艺术家都没有署名,展览第二天,黄岩领着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两名盲人学生走进展览现场,整个过程20分钟,此展览在长春艺术界产生不小的地震。今天从观众留下的留言,我们也能看到当年展览盛况与观众的激动,很多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一再去观看此展览。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UNMOVED 无“动”于衷
· [专稿] 798法国音乐节
· [专稿]传统嬗变 高风个展
· [专稿]展望实验艺术 “第86尊圣像”
· [专稿]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施工忠昊个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