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现场,观众流连于《清明上河图》前
元代张渥《九歌图》中仪态万方的湘君
早在明代,仕女们就开始打“高尔夫”了,明代杜堇《仕女图》
赵孟頫的名画《红衣西域僧图卷》
昨日下午,上海博物馆推出的又一迎新春大展“世貌风情———中国古代人物画精品展”正式开幕,展出的古代书画精品皆为辽宁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介绍说,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物画这一书画门类未能向公众进行过系统全面的推介,为了重新发掘人物画的魅力,上海博物馆特别策划了此次展览。其中上博的唐孙位的《高逸图》在新馆建成之前从未面世,而辽博的仇本《清明上河图》更是难得一见的书画珍品。
上博与辽博有过多次合展经验,晋唐宋元国宝展曾在上海造成轰动,这次的展览也足以让上海观众大饱眼福。为了能先睹为快,昨日正式开展之前,上博三楼书画陈列室前已是人头攒动。
展品多表现具象人物
对普通观众来说,由于展品表现的多是具象的人物和事情,和抽象的靠山水寄情的画作相比更容易让人去欣赏学习;而在专业人士看来,每一幅画作对于反映古代经济、文化、社会活动都颇具价值,同时由于展出画家的存世作品不多,对于研究其创作风格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展览现场观众表示,“近距离接触这些艺术珍品,仿佛进入了古人们的生活场景、思维空间与内心世界,古画传递了大量的视觉信息”。“有些画家存世作品本来就少,人物画更是难得一见。”
一位收藏爱好者表示,他曾在古玩市场上看见过所谓的仇本《清明上河图》,“这次看下真品,以后碰到那些鱼目混珠的家伙,可以对其当面拆穿。”
单国霖介绍说此次展览没有按以往的布展方式以历史先后为序,而是将画作内容切分成“盛世繁华”、“释道仙界”、“文士雅韵”、“诗赋幻化”四大板块,以不同的文化视角,表现入世、出世不同状态下的古人生活。
一幅画一个典故
著名文学家谢灵运和佛教因缘深厚,于东晋年间,到庐山参礼慧远大师,誓愿跟随,在道场前挖掘莲花池,种植白色莲花,并和志同道合者结社共修,定名为白莲社,张激的《白莲社图卷》,就是描绘这一典故。之前该作旧题作者为李公麟,但是从画风考察,并非公麟真迹。画史记载李公麟曾画《莲社图》多幅,但传世都为后人摹本。至今辽宁博物馆所藏的《莲社图卷》为李公麟之甥张激所画,专家认定该本为可信真迹。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藏《莲社图轴》则俱为南宋仿本。此卷人物线描简洁圆匀,山石树木以劲利的笔道勾斫,线条多平直方峻,不作过多的皴染。这一古拙的画法,可在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里寻见源头,是传承李氏画风的典型作品。
事实上,每一幅画作都能引出一段古人生活的精彩典故。表现竹林七贤的孙位《高逸图》可谓提供了安逸理想生活的范本。孙位的《高逸图》和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是目前存世少数几件能明确作者的古代绘画作品。看唐孙位的《高逸图》,卷中贴近七贤给主人殷勤献酒的小童的头部都要比主人小几乎三分之一,其他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也均如此,大小不合透视比例。同样的特征还出现在阎立本的《步辇图》,图中唐太宗的头部几乎要比抬辇的宫女的头大一倍还多。从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习惯也让我们看见了中国等级观念之根深蒂固。
此次展出亮点还包括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卷》、北宋《洛神赋图卷》等。为了能使观众更能进入到“世貌风情”展打造出的古代艺术生活的世界,上博对160名志愿者进行了培训,他们将在展览现场为观众进行讲解,剖析画面所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还将举行数场讲座。
3月13日、14日间,上博将举行此次展览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目前已收到各地专家的近30篇论文稿。据悉,该展将于4月间赴辽宁博物馆进行展出,而上海博物馆将带去更多的书画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