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可凡(Franz Yang Motschnig),1951年6月1日生于奥地利肯特州(Karnten)Volkermarkt镇,1971年迁往格拉茨市,就读于当地的Ortweinplatz 艺术学校,并在罗格勒教授(Prof.Rogler)门下习画。1975年开始参加于施泰尔马克州(Steiermark)举办的“国际画家周”,并于欧洲地区多次举办个展和联展。
穆可凡的每一幅的绘画都是一张反映社会、政治形势的历史画卷,一种对文化、政治形势的批判,同时又是对这一切的一种自我反讽式的质问。尽管艺术家觉得他要对发生在他周围的一切“理想地、完全地负责”,他的绘画如此个人化,几近于痛苦的私人告白,他个人的生活、命运,他复杂的个人内心情感的变动,充满了注定要提出的问题。他把自己和一切其他的事物都关联起来——他自愿承受精神上的重负——在其绘画当中,在其具像表达当中,穆可凡视觉化了完美的典型形象,他与世界互动——形象地说,他与其他人一样,成为促进事物转化的积极因素。
穆可凡使用不同的主题和形式来实现他的绘画,在他的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是关于外在和内在的相互影响。比如外在的社会生活和画家工作室(充满内在斗争、矛盾和实验的地方)之间,城市和剧院之间等等。每一幅穆可凡近期的绘画都表现了“地点”这一主题:画室,作为艺术作品的发源之处;咖啡馆,作为不同人群的相会场所,一个上演着艺术和政治矛盾的地方,一个存在着生活哲学与历史的地方,一个人们寻求身份认同的精神自主的园地。
穆可凡借用众所周知的绘画隐喻,刻意选择了一些历史、政治的参照物进行描绘。他经常在作品中影射奥地利式的理念和社会时事,他画的咖啡馆人物分别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在那里,艺术家和他们的朋友在同样的场景中出现,有时艺术家还扮演几重不同的角色。
成功的艺术家可以享受物质生活以及成功带给他的自由度,他可以只关注他的艺术,但同时他也不能忘记外在的现实—历史、政治、社会领域的矛盾,以及艺术对于市场的倚赖。他不能“只为艺术而艺术”,因为他已经不再单纯地担负一个艺术家的角色,实际上他是在通过他的绘画对艺术家这一角色进行描绘。
艺术家角色的发展历史同时是绘画的发展历史—在绘画中寻求可能,对于内在矛盾、实验、以及对绘画新纪元的探索。
艺术家:穆可凡(Franz Yang-Mocnik)
城市:北京
开幕:2007年11月17日上午10点
展览时间:2007年11月17日—11月27日
地址:北京今日美术馆四层展厅(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4号楼)
机构:北京今日国际画廊
联系电话:010-58769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