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2007年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6-14 22:47:08 | 文章来源: 外滩画报

 

    2007年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四个女人的“奇迹”

        这是中国第二次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设立中国馆,也是中国继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露脸之后的全面参与。本次中国馆展出了4位女艺术家的作品,她们一人常居法国,三位常住北京;她们的年龄分别为48、44、35、29岁,从各自经历表达了对社会之变的诉求;她们风格各异,或实验或审慎,都具有独特的想象力。本次展览6月10日开始,11月21日结束。  

        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国际著名策展人侯翰如打出了一副出人意料的牌。他为中国馆挑选的不是明星艺术家,而是4位不同年龄段、风格各异的女艺术家:沈远、尹秀珍、阚宣和曹斐,主题是“日常的奇迹”。

        当下,欧美各重要美术馆正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等与女性相关的艺术现象重新关注:洛杉矶当代艺术馆的格芬当代空间正在展出《 WACK!艺术与女权革命》,同时,在布鲁克林博物馆新落成的萨克勒女性艺术中心正在展出《全球女权主义》;前者回顾了1960至1980年代西方世界的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后者从更全球化的视角介绍了19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艺术。侯翰如抓住了这一趋势。同时,他觉得在国内当代艺术领域中,女艺术家往往被忽略,“事实上,女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有最纯正的创意和最自由的精神,她们正以一种健康、独到的女性视野推动中国艺术界的翻新重建”。

        结合国内外现状,侯翰如选了4位女艺术家参展,希望以此展示中国女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特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4位女艺术家中,1959年出生的沈远是资历最深的一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她就在《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给人们留下了激进的印象。自1990年移居法国后,探究女性移民、女艺术家的日常生活及命运就成为她的创作主题,她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装置作品以及在各种活动上的现身说法体现这一主题。此次她的装置作品《初次旅行》仍是对这个主题的延续与深化。

        在处女花园(中国馆的地点,位于威尼斯军械库的尾端)中,沈远巧妙地利用了放大的奶瓶及乳头,加上那部关于被领养儿童首次踏足西方世界的纪录片,引发人们反思在全球迁移时代中,越来越常见的童年移民现象,这种现象比普通移民更复杂微妙:“尽管移民后,儿童的成长环境会很舒适,但未来,他们会面临文化、种族差异,以及丧失亲生父母的问题”。沈远担心这段从童年开始的异乡之旅,因为牵涉血缘、亲情、根、文化、种族,那种纠葛会像灵魂里的黑洞一样始终纠缠着他们。

        作为实验艺术风潮的活跃人物,尹秀珍喜欢用装置与行为作品探究并呈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激变与她家数代人命运的关系。近年来她越来越关注在私密层面上,男权中心的游戏规则对女性介入的制约,并以女性化的挑衅方式呈现。

        这次她充分利用中国馆空间的特点,根据空间的名字,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军械库》,作品中,一百多个“武器电视塔”被置入油库,这些“武器电视塔”是用布料、纺织品、盘子、刀等做成的,它们被挂在满是汽油箱的空间内,汽油箱上都盖了印有条码和危险警告信息的纺织品,从而构成了危机四伏的怪异场景,这显然是对当下全球化过程中过度开放、经济膨胀以及相应的地缘政治冲突的隐喻。

        在这件作品中,女性的敏感、柔软通过布料等纺织品表现,电视塔状的武器则暗示了雄性中心,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影像艺术家阚萱则以一种激进与审慎兼而有之的方式利用了军械库的空间,通过平板显示器和投影播放自己的作品。从《阚萱!哎!》开始,经过《倒数》、《柿子》、《物体》、《垃圾》到《一百下》、《开心女孩》、《或,空荡荡》,建造了一个充满诱惑的声光迷宫。她巧妙地运用了福楼拜式的美学观点:要想使一件物品有意义,你只要长时间地凝视它就可以了。

        作为这组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曹斐对都市青年生活方式的新鲜与刺激向来采取全身心拥抱的态度。她喜欢将自由出入于电子娱乐、大众文化、虚拟现实及都市浮游冒险之间的那些感觉与想象,转化为多媒体的表达。这次展示的作品受到了闻名世界的网络游戏“第二人生”的启发。一个“完全由居民创建、管理的三维虚拟空间”,“浸入式、开放结局的游戏体验需要玩家间的真正合作,设计创建自己的空间并居于其中”,所有人都是“栖居者”,“国家”与“区域”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一个以想象力与创意生成的数字世界。在一座气泡式的组合空间里,她以“ChinaTracy(中国翠西)”的名义进入这一世界,并设立向所有人开放的对话交换平台—“ChinaTracy 馆”,将“中国馆”带入更为全球化的视角。她试图通过在虚拟世界中的积极冒险,来影响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方式,并提示人们,网络世界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关系。

        用策展人侯翰如的话说,4位女艺术家的经历虽然都不同,但都具有一种非凡才能:将日常物件和经验奇迹般地转化为新鲜而触动人心的艺术。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