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专稿]讲座—马未都:中国人的收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4-19 16:36:4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人的收藏COLLECTION OF THE CHINESE
马未都Ma Weidu
主办:今日美术馆 今日艺术讲坛
ORGANIZOR: BEIJING TODAY ART MUSEUM "TODAY ART PLATFORM"
协办:观复古典博物馆
CO-ORGANIZOR: GUANFU CLASSIC AART MUSEUM
入场免费,请提前电话或电邮预订,今日美术馆会员优先。
PLEASE BOOK THE SPACE BY PHONE OR E-MAIL. PRIORITY TO THE MUSEUM MEMBERS.
时间:2007年4月21日(周六)下午2:00—4:00
TIME: 2-4PM, 21st APR .2007 (SAT.)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北京今日美术馆一层
ADDRESS: GROUND FLOOR, BEIJING TODAY ART MUSEUM, 32 BAIZIWAN RD. CHAOYANG DIST. BEIJING.
邮箱(E):TAM_EDU@YAHOO.COM.CN
电话(T):010 58760600-6007 (公共教育部/ EDUCATION DEPT.)
媒体支持: www.artnow.com.cn
MEDIA SUPPORT: www.artnow.com.cn

 

马未都,听他说"中国人的收藏"

文\陈小嶤

刘一达在他的《京城玩家》里,有一章是专写马未都的,叫做《玩出"道行"的马未都》。在一次我对马老的采访中,马老的谈话处处不离"玩"字,不过他也说:"玩也有个'玩'的'道',端看你是怎么玩???" 怎么玩?

姓马名未都的先生可是"玩"出了一所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观复博物馆1996年创办,马老是创始人,现在是"首任馆长兼创办人",几经搬迁,观复现在是越来越大了,3000余平米,当然待客用的大落地窗下的大鼓做成大茶桌所占用的面积不算在内,其他附加面积统统不算,再加一句,那面大鼓也是古董,哪个年代的马老说过,我忘记了。展馆设四个古代艺术馆(陶瓷、家具、门窗、工艺),三个当代艺术馆。众人若以为马老沉浸在古代门窗古典家具古器文玩中,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马老说了,他"什么都爱玩儿",只是"玩"也需要资金。懂"道行"的马老玩收藏不是世家出身,全凭一己之力,外加满腔热情和勤奋。现在,马老的观复博物馆里,影像馆也要开馆了,这叫"与时俱进"。收藏原本五花八门,在这一点上,马老绝对是"兼收并蓄"。

说收藏?

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从马老那段知名的"四扇屏"故事开始说起,似乎有点长了。单单面对现在馆内展出的泱泱逾千件收藏,似乎每一段故事都引人入胜,说也说不完。不过马老是"不太愿意别人"称他为"收藏家"的。那是顶"绝对泛滥"的"大帽子",不戴也罢。"称呼无所谓,关键在于你对收藏,对文物很热爱,思想有见地",马老如是说。这话能有几个"收藏家"敢说?说了又敢为?很多我认识的热爱古典文化的人都把《马说陶瓷》当作启蒙读物,《中国古代门窗》这本书发行好几年了,很可惜我至今我也没有买到。对于收藏家来说,普及文化这一点,马老可是无人能及。一个人怎么可以同时懂得那么多的东西?当我这样询问马老的时候,他很平静地说:"我觉得艺术这东西啊,都是相通的???"看来在马老的眼里,各门艺术不过是太湖石上各个奇巧的窟、洞——有了文脉的水,统统能够融会贯通,收藏对于马老,亦然。

想听么?

关于马老其人,知名度甚高,不做多论。关于马老说"中国人的收藏",听过的人恐怕就不那么多了。尤其是我等碌碌又歆羡古典文化之辈,巴不得天天在报纸上、电视上、杂志上、书上——见到马老说,说"中国人的收藏"。迄今为止,我听过的最震撼的关于马老的言论是,观复不过是"文物界的希望小学",私人博物馆在中国还处于"野生状态",这几年似乎好点了,有了"暂住证"了,但是发展呢,还得几百年吧。马老就是这样说的,这跟马老在新浪博客上讨论那件元代鬼谷下山的青花瓷器完全是两种语气。马老玩收藏,建博物馆,是自己的爱好不假,然后最后想的还是"回馈社会"。 马老的新浪博客许久都不曾更新了,首页上元代的鬼谷在青花瓷器上做御马状,落落地要下山去,那留在美国的中国鬼谷仙人,几时才能回来?

马老也许会说,中国人的收藏,路还很长。

那么想听么?今日艺术讲坛,本期特邀马未都先生,听他说"中国人的收藏"。此次讲座由今日美术馆"今日艺术讲坛"主办,观复美术馆协办。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07大声展广州发布会及Sebastien Noel演讲会
· 蔡钟基演讲内容
· 艾瑞克·密施斯密特演讲内容
· 克劳德·芙尔多演讲内容
· 2006北京影像专家见面会开幕仪式《中国摄影》演讲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