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凝望这一片"废墟"-2010年世博会会址的从前与现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12-19 09:31:19 | 文章来源: 新民晚报

 

江南造船厂内景方案艺术设计效果图

    这里曾是一片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这儿的工人在火光中挥洒汗水,每天充满干劲;这儿的居民几十年来每天穿梭于其中,对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已经“熟视无睹”;偶尔来到这里的人们惊讶于这里的陈旧和混乱。不管怎样,这里还是安静的,并不为人关注。直到二○一○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全面启动建设,许多来者惊叹:“好美的一片地方”。

    百姓是最忠实记录者

    2010年世博会会址是市中心黄浦江两岸。上海世博会园区跨江两岸、沿江布局,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特色。随着动迁、拆毁工作的陆续结束,浦东地区卢浦大桥以东区域约1600亩土地已全部腾让。随着11月8日拍摄的上钢三厂16层厂房主楼被爆破,从前热闹的市井图一去不返,当它重建之后,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展示空间。

    曾经这里以上钢三厂、82路终点站、江边码头“三足鼎立”,周围散布着很多上海旧式住宅:老式公房、“本地人”的小楼、拥挤如“72家房客”的弄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就像一个封闭的小镇,除了要过江,一般很少有人会来到这里,更不要说游客。“有时来寻亲戚的,常常在错综复杂的弄堂里迷路。我们是闭着眼睛也能摸到地方了。”刘申先生土生土长在这里,虽然现在已经搬走,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但提起这片地方,仍是充满感情。这里曾经是上海老百姓生活最真实、最忠实的记录者。

    外来者反而更加留恋

    动迁工作一开始,这里的居民忙着往动迁办公室跑。没有多少人会去想自己住了这么多年的地方很快要全部拆毁,而去做一些纪念。反而是因为这里是“未来的世博会址”,吸引了一些外来者,搞创作的艺术家、赶时髦的小青年、保护老建筑的研究者等等,他们共同的感受是“这里很美”。

    也许“美”这个形容词会让这里的居民哑然失笑,他们在这里经历了太久的脏乱,已经无暇去欣赏建筑艺术价值。站在老弄堂、老房子前留影的都是一些外来者,而不是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四世同堂的老百姓们。“以前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就是拆迁工作开始之后,因为有一个相关的研究,我开始关注这里,没有想到第一次来到这里就很喜欢这个地方,到目前为止已经来了近20次了,每次都是逛个不停,拍个不停。”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建筑系副教授韩妤齐说,她碰到过一对年轻人,他们来到这里请路人拍照,一边说:“一定要帮我多拍几张,以后这里就没有了。”

    这片“废墟”是无价之宝

    最让人关注的无疑是上钢三厂一大片老厂房的拆迁。当年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个能创造很多财富的地方,周总理亲自来视察过,还与工人们一起在车间“干活”。如今辉煌已经过去,让人们留恋更多的是它的特殊建筑结构和那么多造型别致的厂房,当然,如果你曾去过,一定念念不忘那里曾有的“小火车”。

    “那里的厂房太大太多了,几天根本逛不完,而且都非常漂亮,令人惊讶的是颜色还非常丰富。”韩妤齐很有些“相逢恨晚”的意味,“作为工业文明的遗址,确实非常迷人和宝贵。当然,一个城市在发展,不可能保护全部的建筑,虽然可惜,但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辉煌、败落、热闹、喧杂……觉得可惜的人也许很多,这片“废墟”上曾经伫立过太多珍贵的东西,现已一去不复返。然而让人欣慰的是,四年后的这里,同样会是一片“黄金土地”,而且会是万众关注的焦点,它将敞开胸怀,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

原江南造船厂大型车间实拍照

世博会园址外景(原飞机库改造)效果图(部分)

原飞机库旧址实拍照

根据旧建筑外貌而设计的效果图

历史建筑旧貌实拍照

江南造船厂外景方案效果设计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世博会主题与标志设计探析
· 世博会演艺中心设计方案全球征集
· [独家专题] 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
· 2006上海国际立体花坛大赛明开幕
· [专题] 2006上海双年展
· 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开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