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Michael Craig-Martin(英)
“设计”是一种我们熟悉的脑力劳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超设计(Hyper- Desi gn)”呢?一个全新的概念,一种以“设计作为材料”进行观念创作的艺术。作为中国实验艺术展示的重要平台,九月初即将在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的2006上海双年展就以此为题。新名词听起来总有点“玄”,不过上海美术馆馆长方增先先生和执行馆长李磊先生的一番解读让我们走近了这一探索性的艺术表现,走进上海双年展。
启发,是接受关键
记者:“超设计”这个概念在国际范围内都很前卫,这次上海双年展是第一次将它作为主题呈现。能不能先简单介绍一下。
李磊(以下简称“李”):“超设计”是一种超越实用性、日常性,背离习惯的表现。它打破了常规设计固有的思维轨迹对我们头脑的禁锢。与我们习见的美术作品不同,超设计作品很多是动态的,比如本次将要展出的申凡的《山水》,是用几百个灯泡的明灭表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笔韵。其魅力就在于明灭交替中给人的遐想,那是“超设计”展独有的现场气氛。
记者:整个展览中一定有不少“脱俗”的作品,普通市民是否能看懂呢?
方增先(以下简称“方”):我们必须承认前卫艺术群众性差的缺憾,但这也恰恰是它可贵的地方。当把它介绍给大众时,引导和启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提倡将艺术家的初衷告诉大家,再让受众以自己的方式解读,领会精神内涵。
尝试,需宽容浇溉
记者:实验艺术从诞生起就一直遭到质疑,但美术馆还是花费那么多心力筹办双年展。请问你们个人对“超设计”持怎样的态度?
方:我是搞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老实说,很多实验艺术作品,我也看不明白。但现代艺术的好处是总能给你带来思考和启发,我们是为这些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搭建平台,值得。改革开放后,很多新概念进入中国,要在交锋中寻找平衡,取精华,谋创新。盲从或贬斥都是不对的。
李:在超设计里,物质只是一个构成元素,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展示。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允许具有探索性,带有一定宣泄性质,但确实包涵很多想法的东西存在。可能这些尝试有90%以失败告终,但剩下的10%却可能会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我希望大家能宽容一些,试着走近它们,看看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否有另一种可能。
中国,有自己舞台
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球出现“双年展热”,大量“双年展”问世。上海双年展也是那时诞生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了十年,我们的优势和特色何在?
方:当年创办上海双年展的初衷,就是为了给中国艺术家一个展现自己的空间。之前,很多本土艺术家为了提高声誉,迎合外国评审的口味,参加国外的双年展。以那样的心态创作,艺术家真正的思想是很难表达出来的。第一届双年展举办时,一位旅居德国的中国画家来参观,感慨道:“这才是中国人的油画!”在这里,中国艺术家找到了自己的语言。因为这个舞台,大批漂泊海外的艺术家回归了。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双年展的特色,而拥有大批有想法,富有民族自豪感的艺术家则是我们的优势。
李:上海双年展具有和上海这个城市同样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创新能力。我们不仅继承,更海纳百川,紧跟时代。这个舞台不会落幕。
“来”Michael Craig-Martin(英)
“雌性城市机器人”崔有让(韩)
方增先
李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