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城市艺术?城市"牛皮癣"?涂鸦的北京式生存(组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4-21 17:35:55 |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艺术频道

 

  十年前,随着HIP-HOP热潮的涌入,涂鸦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开始出现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最初的一批涂鸦者,在大拆大建的北京胡同里找到了自己宣泄的出口,那时候的涂鸦,是令管理者头疼的类似“小广告”的城市“牛皮癣”,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它不仅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变迁,也在成为北京这样的城市建筑中一道新的风景。

涂鸦经常出现在北京拆迁后留下的荒芜之地。

涂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形式。

  上世纪,住在华盛顿的一个送货小子德米特里,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达到了表现自己的目的。他随处涂写自己的绰号“Taki183”,这个举动不仅使自己登上了1971年的《纽约时报》,也使涂鸦(GRAFFITTI),这个来自希腊文“书写”与意大利文“刮痕”的俚语成了一个艺术名词,街头涂鸦就此开始。涂鸦内容包括文字、卡通人物、政治口号,乃至宗教与神怪形象。后来,涂鸦者的画布渐渐从街角墙壁、地下铁、火车扩展到海报、广告、服装、鞋、帽子、玩具、电视台、游戏厅等。随着网络的出现,电脑屏幕变成了更加流行的涂鸦场地。

  北京涂鸦最集中的地方,是新街口百花深处胡同、五道口轻轨站旁、天坛东门、798艺术区、三里屯地下停车场、北服门口樱花小巷以及人大附近的奥运墙。天然的涂鸦场所总是城市疏于管理的地方。

  北京做过800年的都城,规矩是城市的底色。涂鸦的出现,是在规矩遭到改变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早期,随着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流的出现,北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拆大建,这时候原来管理严密的胡同体系开始衰落、拆除,代之而起的是新楼群和社区,保安威严地站立在门口,有效地阻止了涂鸦的出现,而公共机构的管理依旧严格,也让涂鸦者无从下手。反倒是胡同,让最早一批涂鸦者可以一展身手。这一时期建成的众多道路的附属设施,诸如天桥、高架桥以及拆迁房,也是涂鸦的空间。

  1995年张大力的涂鸦创作,就附着在这些城市中的荒僻之处。他之外,更多的玩家是在城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与张大力不同,他们从小接触到的音乐、滑板文化以及外国杂志促使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涂鸦之路。最初的涂鸦之所总是涂鸦者的家庭、学校所在的楼道、墙壁。实际上,在喷涂涂鸦这一形式传入之前,孩子们就喜欢用粉笔、煤块在墙壁上进行表达,“某某是大坏蛋”传递的信息明确而强烈。

  在二环以内,只有一个百花深处胡同,因为这里有录音棚,有滑板店,有众多乐器店,小小的胡同得以容纳下涂鸦。五道口是打口青年淘盘的胜地,798艺术区则是新兴的艺术社会,这都是涂鸦者得以发挥的场所。当然,在各个大学附近,年轻人也会找到表达的出口,诸如北服门口的樱花小巷。另外,还有特殊的两处:一是三里屯3.3服饰大厦的地下停车场,这主要是商业力量策划的;另一处则是人大附近的奥运墙,这是公共部门的新潮宣传手段,在他们允许下,涂鸦得以出现在管理最严密的建筑中心地段。

  但是涂鸦者除了不断寻找新的空白墙壁,也可以在同一面墙壁上展开故事:除了直接填充,还有覆盖、修改和更新,还有不断粉刷和创作的变化。即使一面墙上已经有涂鸦,后来者也可以进行修改或者添加,造成一个新图形。也有人直接覆盖旧涂鸦,重新赋予自己的标记。

  不过,街头已经不是涂鸦的惟一出口,随着青年消费文化的成长,许多涂鸦设计师的图案出现在服装、运动鞋等商品上,也有一部分涂鸦创作者走上职业艺术家道路,从街头转向美术馆、收藏家的墙面以及纸上,现在,还出现了“网络涂鸦”。涂鸦的空间在从建筑向商品转移,这让那些最激烈的街头主义者感到沮丧。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