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牙雕:濒临失传的尴尬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2-02 16:41:16 | 文章来源: 财经时报
  宽敞明亮的联合国展览大厅,有一件一直让中国骄傲的展品。那就是王树文在上世纪70年代雕刻的《成昆铁路》。30年后,王树文却把精力花在了花丝镶嵌和玉雕上,因为他已没有象牙可雕。 
 
  艰难的学习之路

  1962年,刚刚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毕业的王树文,来到北京工艺美术厂的象牙车间做了一名工人。起初的工作是为师傅们磨刀,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牙雕的刀尖,长、弯、圆无奇不有,为了把这些磨好,他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磨活做了三个月后,王树文开始学习凿活和铲活。而真正让他走上牙雕之路则是半年以后,他说自己最幸运的是有机会跟杨士惠和杨士忠两位老人学铲活,同时还跟着他们写生。其实在那之前,杨氏兄弟已很少跟外人传授牙雕技艺了。

  杨氏兄弟是北京杨氏牙雕的开创人,生于清末民初的一个手工艺世家,他们后来创作的蝈蝈白菜更成为杨氏牙雕的经典。

  曾经的辉煌

  让很多人记住的牙雕艺术是王树文的《成昆铁路》。在他的记忆里,最难忘记的是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

  “因为这是送给联合国的礼物,国家很重视。当时铁道部专门开了一辆小列车从成昆铁路经过,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把这件作品创造完美。”当时的一些情景在王树文的脑海里仍然历历在目,包括周总理和乔冠华对他的鼓励。

  这件作品有140多名工人参加了制作,一共用了8颗象牙。最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成昆铁路》表现了火车穿越层层大山,穿过高山隧道和高架桥,高低错落、气势磅礴。

  在这件作品上除了铁路,还可以看到两山之间的一线天,以及大渡河、轮船和山中的攀枝花钢铁厂。在小小的空间之内,通过焦点透视立体地展现了壮丽的山川河流以及铁路的雄伟。

  焦点透视是王树文在牙雕上的首创。《南京长江大桥》是王树文最早利用焦点透视做出的作品。在他雕刻南京长江大桥以前,他说过去的牙雕都是用散点透视,曾经就有一个雕刻师用一根两米长的象牙去雕刻南京长江大桥,因此丝毫没有体现出长江大桥的雄伟。“要想表现长江大桥的长,你用再长的象牙来体现也体现不了。”

  于是,王树文在创作中大胆采用西方焦点透视和中国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手法,把桥头堡落实在一个制高点上,按照近大远小立体表现大桥,最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成昆铁路》则是用8根象牙拼在一起雕刻,这也是王树文的创造。他说,以往做牙雕的都是在一根象牙上做文章,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王树文和师傅琢磨创造了用几根象牙拼在一起雕刻的技法,使得北方山水的刚劲雄健和南方山水的柔美飘逸融为一体,开创了大型牙雕的新途径。

  无可奈何花落去

  象牙为什么让人青睐?因为它质地坚韧、色泽圆润。雕刻起来比玉雕在处理上更加富于变化,而且象牙看起来更加高贵。但上世纪80年代后,王树文雕刻象牙明显比原来少了。他说这是因为象牙紧缺,他不得不寻找新的艺术方式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后来他选择了花丝镶嵌和玉雕。

  “目前一些工艺厂家还有一部分象牙,但厂家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指标,不会去顾及雕刻的艺术性。”牙雕的现状让王树文在很大程度上感到无奈。“一根牙简单雕刻几下就值几十万,象牙本来是很美好的东西,但现在很多人并没有考虑它的艺术性。”王树文常常感叹今不如昔。“我现在没有象牙,但有牙的不会做,他们不管人物造型怎么样。原来的雕刻很好,现在很少有人去下工夫了,原来要雕刻两年的产品现在几个月就完成了。”

  回过头来看看杨士惠雕刻的李白以及那个时候雕刻的八仙,基本是利用牙型去塑造人物形象,让牙和人物达到完美的统一。如今的牙雕则是为了牙型去做人物,做得像个人形就可以了,而不在乎这个人的内在气质。所以,现在象牙雕刻市场卖的是牙而不是牙雕艺术。

  像杨士惠这样水平的牙雕师如今已不复存在。为抢救牙雕这门艺术,北京市政府在政策上开始鼓励牙雕,并且呼吁年轻人来学习传统的雕刻技艺。

  而对于牙雕的未来,王树文有着自己的理想,“非洲保护象群,也需要把部分脱落的象牙卖掉 , 这样才是良性循环。我们只需要一部分艺人,先把丢掉的继承下来再发展创新,让它在濒危的环境下作为一种艺术得到充分发挥。”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