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北京金秋最美的一道风景”,又是“中国空前的一次国际艺术盛会”———继2003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北京双年展)成功举办之后,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双年展9月20日~10月20日,在中华世纪坛和中国美术馆再次打造璀璨的视觉盛宴。包括中国在内的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艺术家会聚北京,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展示他们对当今世界的人文思考。 “前卫”或“保守”不能以形式判定 当国际各大艺术展事纷纷探讨“前卫”之际,“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却将其形式锁定为“传统”。作为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美术盛会,本次双年展以“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为主题。总策划之一、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介绍说,北京双年展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将传统架上艺术———绘画和雕塑作为展览的主体。今年,第二届北京双年展仍然延续这一特点。组委会发言人指出,这也是考虑到中国普通观众的审美水平所作出的决定。就上届双年展观众的反映,太抽象的作品并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让大众接受“前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届北京双年展曾经招来“拘泥、保守”的异议,被认为有悖于其他国家双年展装置和影像占主流的艺术潮流。对此,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勒认为,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观念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似乎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主体,但也正因如此,许多双年展也变得面貌相似。陶勒表示,传统形式的绘画与雕塑并没有失去推陈出新的广阔思维空间。“前卫”或“保守”不能简单以形式来判定,而应以作品主题是否反映当前情况以及艺术语言是否新颖来综合判断。“北京双年展绝不封闭,本届展览的雕塑部分,有一些向装置延伸的作品;绘画部分,有的与摄影相结合,并广泛运用综合材料,多角度地探索了绘画和雕塑的新的可能性。”陶勒介绍说,比如此次参展的爱沙尼亚艺术家安妮·达妮埃拉的作品《旋转木马》,虽名为“木马”,实际是装有电子机械装置的玩具山羊,在彩灯闪烁、传统铜管乐的演奏中旋转。 当代艺术以人文关怀走向公众 此次展览,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件艺术作品参展。这些作品反映出国际上绘画和雕塑的当前状况,表达着艺术家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内涵,解读着人类美术发展的时代命题,让当代艺术以亲切的人文关怀走向广大公众。 对于如何理解本届双年展“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的主题,美协发言人认为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当代艺术对社会生活与公众的关注,努力使当代艺术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第二是体现当代艺术对人类和平理想的追求;第三是当代艺术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思考,促进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永远是人类共同寻求的审美境界。 为扩大与民众的沟通渠道,本届北京双年展从各大外语学院招募了50多名志愿者,为参展各国艺术家之间及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提供服务;在观众中开展问卷调查,直接了解观众的需求,为今后的策展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展览还增加了作品说明、作者简介等内容;展签也不同于国内一般美术展览的标签,而是加入了作品说明等文字;在此基础上,还设置了发放导览册等环节,以期将尽可能多的提示信息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尤其是非美术专业的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参展作品,特别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作品。 探索国际双年展的中国模式 “世界艺坛给了中国一次机会,中国将还世界美术一个惊喜。”这是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宣传口号。和1895年诞生的威尼斯双年展相比,刚举办过一届的中国国际美术双年展似乎还在蹒跚学步。然而,艺术是惟一的世界性语言,期待通过北京双年展,中国艺术可以与世界平等而自信地对话。 近些年来,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赛尔文献展等这些有影响的展览已经形成一个国际上很重要的展览形式和品牌,而具有东方理念和东方特色的北京双年展,也正在积极地探索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模式。 第一届北京双年展后,日本艺术家入江观发现,美术新风已经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他看来,对于艺术来说最关键的不是表现形式的新旧,而是这种表现必须源于作者的“感动”。 “如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艺术趋势会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运动的话,那必定是在中国。”北京双年展国际策展人、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温琴佐·桑福说,北京双年展现在的任务就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让世界关注中国这块既古老又现代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