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实画派
由北京画院主办的《中国写实画派2006年展》,将于10月14日—22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中国写实画派成员由北京的艾轩、杨飞云、王沂东、刘孔喜、袁正阳、夏星、龙力游、张利、郑艺、翁伟、忻东旺、李贵君、张义波、朱春林,上海的陈逸飞、徐芒耀、四川的何多苓、湖北的冷军、广东的郭润文、美国的陈衍宁等20位著名油画家组成。
在中国艺术历史上存在过不少志同道合者组成的艺术团体,但像中国写实画派这样一个由一群在当代中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画家所组成的团体实属罕见。画派中如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沂东、何多苓等,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公认度极高的中国油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作品始终是美术界和公众的关注点。
写实绘画从表面看,是一个古典和传统的样式。从最早的西班牙岩画到19世纪的法国学院派、印象派,从前苏联的绘画到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讲究题材的油画,都是写实的面貌。但是,一个绘画样式能够逾千年不衰,并不是仅靠传承或某一教学体系所决定的。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艺术是人的物质形态外化延伸的结果。在人的大脑里面,一些区域对形、色彩、比例、平衡进行专门的感应、解析,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生活中对物质形态的判断标准基本相同。从写实绘画来看也是一样。比勃鲁盖尔、伦勃朗早数百年,在荒漠的欧洲大地并不知晓的东方,已经有马远、范宽、张暄这样的写实画家了。尽管近代的东西方有了彼此间相互影响的诸多机会,也的确存在因为文化上的交流,产生过像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凡高作品中的浮士绘痕迹;存在于中国油画家作品中追求塑造和色彩的欧洲绘画体系的结晶。但是,写实绘画在中国真正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原因,却来源于一个更大的渊源,那就是超越存在于我们人的基因特性以及艺术家与生俱来的对人性基因的认同。人性的超越存在,是唯一可以解说中国写实画家为什么对写实油画持有不懈的兴趣和志向。绘画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简单的画画或者仅仅是技巧上的高标准追求,而是把生命的欢乐与痛苦都倾注在里面了。
中国写实画派的画家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其中大部分人成名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个开放的环境不仅使他们感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也使他们见到了作为现代艺术靶子的西方传统绘画。他们遵从内心的选择,不屑于被当代艺术排斥,努力完成心中的目标。终于在2004年5月,他们团聚在一起,决定以年展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他们注满心血和情感的作品。因为他们知道大众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性才最具当代性。一个社会不能只是少数人的社会;文化也不应该是少数人的文化;大众有权利接受他们真正喜欢的艺术,也有权利拒绝他们不喜欢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