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辽宁藏齐白石精品亮相香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8-25 21:58:37 | 文章来源: 香港大公报

 

    我国古代的文人画家,笔下题材多数是山水人物,以表达高雅情趣,但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更喜画虾蟹、鸡鸭、青蛙,甚至蟑螂等小动物,将国画的题材普及、扩阔至日常生活,令大众产生共鸣。齐白石的八十多项作品,包括绘画、书法和篆刻,今日起(八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二十六日在香港艺术馆展出。

    是次展览名为“似与不似──辽宁省博物馆藏齐白石精品”,这批作品不但首次运港展出,大多更为首次公开展览。展品精选自辽宁省博物馆藏,涵盖了齐白石早年至晚期的风格,呈现其创作生涯中不同阶段的艺术发展。

    反映早年至晚期画风

    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林郑月娥昨日在展览开幕礼上致辞时表示,在二十世纪,我国许多艺术家经历了政治动荡及社会变迁,他们在中西文化冲击下,在困难的生活中,为艺坛开创百花齐放的局面。齐白石就是在这背景下成为独当一面、风格创新的近代艺术大师。

    林郑月娥续说,齐白石曾历尽穷苦战乱,对艺术的热诚却没减退,他善用生活点滴,作为创作题材,因此得到“人民艺术家”、“乡土画家”美誉。她说:“这个展览的题目‘似与不似’,出自齐白石的画论。齐白石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而这也是他一生追求和探索的境界。”

    明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林郑月娥希望香港与辽宁的博物馆能增加文化交流,开拓更大合作空间,让香港市民有更多机会观赏祖国的艺术精品。

    创作取材日常生活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致辞时表示,该馆收藏了四百多幅齐白石的作品,数量是全国之冠,他介绍辽宁省博物馆与齐白石之间的缘份时:“齐白石三儿子齐良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于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任研究员,而齐白石的恩师胡沁园之孙亦于博物馆工作,因此他们都曾为博物馆到北京向齐白石征集不少作品,后来又捐赠不少齐白石作品,包括早中晚期佳作。”他希望这次展出的作品都能得到香港市民的喜爱。

    齐白石(一八六四至一九五七年)生于湖南的湘潭,童年生活于乡间,未正式学画之前,就已尝试摹拓家门上的雷公像,并以身边的人物为写生对象。至二十岁时偶见《芥子园画谱》的古装人物造型,成为其雕花创作及绘画肖像的依据。

    至二十六岁,齐白石先后拜民间画师正式学画肖像,开始对人物画的历史和技巧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后经胡沁园介绍认识谭溥(字荔仙),学习风格近清初王翬传统仿古的山水。

    一九○二至一九○九年期间,齐白石游名山大川、村落古寺,随走随画,亦临摹及观摩了不少古人之作。这不但增强他对景写生的技巧,更启发他创出“自家山水”的风格。自言要「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的齐白石,喜欢以家乡景观及远游所到之处为题材,其山水画,集中于六十岁前创作,予人朴拙感,构图简单直接。晚年则以绘画花鸟鱼虫较多。

    八与九月办两个讲座

    齐白石的创作题材多样,特别喜欢以农村及日常生活的物件作为绘画对象,如鱼竿、竹篓、芦苇、小虫、鱼蛙、虾蟹,以及日落日出等,表现出齐白石的艺术与生活互不分离的。绘画对象虽然平凡,但透过画家的笔墨及心思,予人不落俗套而雅俗共赏的天趣。

    配合是次展览,艺术馆将举行两个讲座,包括于八月二十六日及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二时三十分在艺术馆演讲厅举行的“大匠之门──谈齐白石的艺术”及“齐白石人生艺术解码”,分别由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杨仁恺,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总监及讲座教授万青力主持,详情可浏览艺术馆网页:http://hk.art.museum/,或电二七二一○一一六。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