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大勇 甜到哀伤之一
展览时间: 2006-08-26~2006-09-10 展览地点: 上海视平线画廊
有人说,当今走古典绘画道路的人可能会是最后的古典追随者了。现代化,国际化,分“化”了很多人的艺术理想。
来源、邬大勇、何振浩,这三位70年以后的新生代画家却属于这没有被分化的“古典”之列。在艺术多元、市场喧嚣的当下,这三位气定神闲的研究生孜孜不倦的研究着造型、着色,一层层打磨,一遍遍罩染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新时代的古典精神的追求!
来源的画笔之精到、敏感,在当代年轻画家中几乎可以称之为“叹为观止”。直观可见的是一种技艺之造化,但它何尝又不是一种气质,一种心境,一种审美。笔到处,一片宁静内省、纯净温柔,如微雨细风流水落花,弥漫扑面轻渗人心。不知此种情怀与西子湖有无关系——来源在湖边的中国美院濡染许多年了——何振浩、邬大勇也是。等你从他的世界中徜徉出来后,回望其时空形色,不觉颜面已祥和了几分,目光已柔顺了几分。
何振浩的作品里,在浓郁的古典氛围中似乎更多了一点动感与跳跃。画家一定不止是看见了人物之结构、自然之光影,一定还看见了生生不息的血脉搏动,看见了循环往复的呼吸吐纳,才会有作品上那般的气息与张力,那般的节奏和韵致。有张力动感的还有他构成的经营,思想的步幅。生生不息的事物是成长的,对成长的东西,人们还可以寄予更多的期待和想象。
邬大勇的作品尤其要一提的是静物。古云“心有灵,物有理”,可这“灵与理”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那些瓶瓶罐罐应该感到幸运才是——只有真正遇到有灵有缘的心,物之内在机理才能被发现,被唤醒,被新生。笔意酣畅,构成舒展,厚重的质感仿佛是沐浴过古尼德兰的高纬度光线。子夜画室寂静处,不知是静物梦见了大勇的画笔,还是大勇的画笔梦见了静物?
他们的笔都还在古典这条道上。粗略一算,他们大概是中国油画百年史中的第六、七代了。他们这一批人,难道真是“末代古典”?
细细推敲,中国绘画在古典绘画已趋式微的时候引进古典,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学习油画技术、语言;更因为古典文化、古典艺术在当时的中国有着她深厚的社会土壤,整个二十世纪都如此。 这个“典”真的作“古”了吗?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艺术的社会基础会因为现代化、国际化而在中国失去或者是说即将失去吗?
我们不必去做预言家。我们只展出好的艺术。绘画还好好的活着呢。
邬大勇 静物
来源 夏日无语之一
何振浩 美人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