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林永惠摄影作品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8-16 22:55:24 | 文章来源: 雅昌展览频道

 

展览时间: 2006-08-26~2006-09-14
展览地点: 北京百年印象摄影画廊   

在当代中国的纪实摄影实践中,工人作为一种被表现的对象,其实受到了很大的忽视。在那些热衷于廉价的“美”的炮制者的眼中,作为一种伪现代性的指标之一,工人也许没有任何“美”的价值可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天性喜欢猎奇的摄影来说,工人也许比农民更缺乏所谓的诗意与美感,缺乏一种视觉上的吸引力。因为农民毕竟还是包括大多数摄影家在内的城市文化人的“他者”,农民的相对特殊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文化人的一种文化上的“他者”想象。而与这些文化人同处一个城市空间、有着基本相同的生活样式的工人则不然。他们的生活与现状已经无法引起这些文化人的想象,而这对于天性猎奇的摄影更是如此。因此,工人受到了双重意义上的忽视。他们既被他们所支持、供养的城市文化与文化人所忽视,又为农民及农民生活方式的某种特异性(这仅是在那些城市人眼中看来如此)所遮蔽。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遮蔽。结果,在以金钱为后盾的消费文化日益猖獗的今天,当代社会中的工人。除了是一种艰苦劳动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同义词以外,也许就什么也不是了。在许多争相引导消费的大众(?)传播媒介看来,工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人们的现状不可能争夺到一心提升自己的小资白领们的眼球,更不可能成为增加印数的助力。因此,追求“好看悦目”的杂志主编门也不会给出版面,让工人这些往日的“主人们”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在这么一种工人被消费型媒介基本上消音的现实中,林永惠却以一种持续的关注,以纪实摄影的方式,给处于艰苦工作条件下的工人们以一种影像上的关注,从这一点说,林永惠的摄影探索就已经很有价值。

    《劳作者》展览中的劳动者们因为恶劣的工作条件而都头戴面具。因此,他们基本上呈现着一种无名者的状态。当然,这种状态首先与他们的工作性质有关。但他们的可悲在于,当他们被劳动工具所遮挡成为了无名者的同时,还在照片中被呈现时因了面具而是去了主体性。面具在这里既成了被榨取的一种符号,又成为一种无名性的象征。虽然这种无名性象征了他们在现实中的无名状态,然而,我们也不得不因此意识到,因了面具而来的无名性同时使得我们对他们的认识就此结束,停留在一种表面上,无法对他们的精神状态再有深入的关注。而林永惠的摄影似乎应该在揭示了他们在艰苦劳动之后,还有对他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有更深入、更开阔的发现与掘进。我们有理由期待他在这方面的进一步展开。
                                                              顾铮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