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rt.china.cn 首页  /  首页  /  2007艺术中国  /  新媒体


王鲁炎作品《眩》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12-18 10:45:2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家介绍
    1956年生于北京 
    现居北京 
    群展: 
    2005   “间隔”/上海 
    2002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中国.广州美术馆 
    1998   “开放的本体”/美国.纽约/亚洲协会(PS1) 
    1996   “第二届亚太三年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现代艺术馆 
    1995   “来自中心之国.中国当代艺术15年”《新刻度小组作品5》/西班牙.巴塞罗那.圣达莫尼卡现代艺术中心
    1995   “约克尔.与‘新刻度小组’的对话”《新刻度小组作品3》/德国.柏林/新柏林艺术协会(NBK) 
    1993   “沉默力量的中国”英国.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 
    1991   “中国前卫艺术家展(非常口)”《新刻度小组作品1》/日本.福岗 
    1989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
    1979   “星星画展”(首展)/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外

    在王鲁炎以往的作品《W自行车》中,其观念主要分析的是逻辑与反逻辑、经验与反经验的关系。他改造后的自行车,其机械功能导致了观众向前骑时变成了向后走的结果,使人们以往骑自行车的传统经验全部失效。它从哲理意义上成为了去往相反方向的专用交通工具。事实上,他的作品强调的是双向思维,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问题:通过判断导致困惑,再判断导致再困惑的问题。也就是说,困惑产生于判断,因为判断产生于困惑。
 
  
    《眩》中,他将某一家居整体翻转了90度,正是他通过观念的转译才使生活变成了艺术(装置或雕塑)。在这个作品的语境中,观众靠在现实空间的墙上,就等于躺在作品的地上。于是,观众成为了决定这是一件雕塑或装置的参照主体。在《眩》不断改变(颠倒)观众,观众不断改变(颠倒)《眩》的互动中,观众是眩空间中令人晕眩、活动的作品有效部分,他们同环绕《眩》的五面镜子一起,建构了互为参照、折射、混淆、晕眩、游戏的艺术。正是由于艺术家的精心设计,才构成了与判断和困惑关联的艺术观念。 —— 黄 笃
 

 


打 印 文 章 收 藏 顶 端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相关文章
论坛热贴
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
银河筋——不止绿校
花间记——周春芽绘画雕塑作品展
巴伦西亚现代艺术中心馆藏实验摄影作品展
 
在线画廊
史国良 刘孔喜 孙志钧
杨延文 姚鸣京 董仲恂
文化地图
北京后海文化地图
大山子艺术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