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艺·生活专题库

走进太行山:重回我们的精神家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15 16:10:2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文/ 孙弘杰

太行山,这座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山脉,像一堵突如其来的墙,屹立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边上,逶迤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间,绵延800余里,横空出世,雄奇壮美、气势磅礴,尽展华夏脊骨之姿。

在中华民族的人文观念里,太行山是人类童年的摇篮。从200万年前,东方远古人类在太行山与燕山交汇的桑干河畔蹒跚学步,到黄帝、炎帝、蚩尤合符逐鹿,太行山举起华夏文明之光。在近代中国史上,太行山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地,战争的烽火硝烟把它冶炼成一座血性的大山,成为中华民族勇敢坚韧、自强不息的人格象征。

作为中国文化艺术中崇高美的代表,太行山一直是历代画家们的关注对象和心仪之地。自唐末五代画家荆浩隐居太行山中,开创太行山水理念以来,“太行山”便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文化符号,抑或是一种文化向往。历史积淀下的太行精神和太行山的自然美景,成为画家尤其是国画山水画家,永远也解不开的结。太行山作为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地,已经不单是一种风景,而是一种‘根’的文化。所以太行山对古人和今人,都有着‘技法’和‘精神’的双重意义。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河北画家再一次把画笔转向太行山,以一种全新的风貌,重新解读并重新界定太行山作为山水画艺术中文化符号的意义。2009年7月,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河北省的60名画家,在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主办,河北画院组织实施的“走进太行——河北省优秀画家赴太行写生创作活动”中,兵分三路,重上太行山,集体回归他们精神上的故土家园。

到现场去 过画家的日子

一辆小型观光车将20名画家送到保定曲阳虎山半山腰上的“寨子”里,从这一刻起,他们要在这半封闭的山寨上,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修行”生活。

寨子很田园,很风情,有木头的屋门和篱笆,篱笆围成小院,院子里种着花。每个画家都分到一个小院,门上有牌号,每人都是寨主。站在院里看山,不用远眺,山就在面前,触目可及。倚在门前看花,每天都有新花绽开。山下有村落,村落里有集市,集市上有人。山里人老实本色,有生动的姿态,和厚朴的生活。

山上很安静,时间很完整,思维很活跃,生活条件也蛮好。画家们创作都很投入,他们白天到山上、村子里、集市上转悠,晚上在自己的小屋里画画。有时候会一边画一边想,然后停下来,出去看山,看人,然后又回到屋里,光了膀子,穿着大裤衩子再画。每个屋子都被改造成了别具一格的画室。画家们说,这才是画家们过的日子。

画画这项很私人的活计,已没有了秘密。从一个屋子到另一个屋子只有几步路的距离,想看谁作画就溜达过去看,很简单的事情。闲下来时,每个人都会到别人的屋子里去转一转,看一看,参观一下,品评一番。人熟了,说话也就随意了,构图啦,笔墨啦什么的,都可以说一说,提一提。恰到好处的一句话,也许就能触动心思,点破迷茫。看着原先只能在画展上才看到的画家就在眼跟前作画,画家们无比兴奋,他们都毫无例外地对这次活动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和难得的学习机会,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热爱。

画家孙小东:“这次活动对河北美术创作思路是一次贡献。是真正贴近生活,描绘现实的一次实践。写生写生,就是要写其生命。用宣纸、墨画出现场的感觉,这是个很难的事儿情。情,是到现场才会生成的东西,只有真切的感受,才能有真切的笔墨。所以一定要到现场。我过去从没这么近距离地看过谷爱萍老师作画,这笔怎么用,这画如何布局,一边看一边琢磨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脑子里也慢慢清醒了。不到现场这种感受就绝对不会有。”

画家范硕:“在现场,感受就太不一样了。心境就不一样了,山水不再只是文人的笔墨游戏。心里没了就上山去,看看,回来就有了。山就在那儿,人、村子也在那儿。”

画家张玉华不停地在画,舍不得耽误一点时间,画风也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笔墨随着描绘主体产生了变化,气韵生动了许多。他正努力想把见到的感受到的东西画出来。“有一种急切的表现的欲望”。

河北画院副院长李彦鹏说:“一个月,三张画,时间短,任务重,逼得画家换了一种方法作画,不是太完美,但有生动的现场感。”

保定工艺美校的张国利本来是抱着放松的心态来的,但到现场以后却“受刺激了”。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