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当代方式:吕佩尔茨与德国新表现主义(2)

时间:2015-04-30 | 片长:绘画的当代方式:吕佩尔茨与德国新表现主义(2) | 来源:艺术中国

视频>讲堂>

 

绘画的当代方式:吕佩尔茨与德国新表现主义(1)

马库斯·吕佩尔茨艺术沙龙(1)

马库斯·吕佩尔茨艺术沙龙(2)

马库斯·吕佩尔茨艺术沙龙(3)

2015年4月27日下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再次上演十天前大卫·霍克尼讲座的火爆场面,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也来了!“绘画的当代方式——吕佩尔茨与德国新表现主义”学术讲座在此开场。也就是在4月26日,这位金牛座的魅力艺术家在北京度过了他74岁的生日,这是在这个春天里CAFA校园里又一场国际艺术盛宴。今天的讲座由院长范迪安亲自主持,同时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易英教授和造型学院院长马路教授作为讲座嘉宾,与吕佩尔茨先生一同进行一次“当下绘画命运”问题的探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吕佩尔茨与中央美院师生分享了他有关“绘画的当代方式” 全新的艺术主张。

“多出一点点就是天才”

一开场,吕佩尔茨就用他充满睿智与活力的眼睛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讨论说一个画家是天才?”他认为,绘画是有难度的,首先它是一门手艺活,其次,艺术家要在对艺术发展规律和绘画史的记忆中思考如何脱离常规而独树一帜,只有形成足够“膨胀的我”,才能在绘画这一行当中盖上自己的印记。“手艺是创作的基础,而艺术家必须将艺术悠久的历史与自身的独特性结合到一起。”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如果艺术家能多出一点点创新,那么他就是天才。”而对于“天才”一词而言,艺术家不能自己赋予“天才”的名号,而是应该将它交给艺术史来说话。不过,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所以“每一个画画的人都应该是天才”。

绘画是没有人能消除的

自杜尚到博伊斯、克莱因,先锋派试图利用新媒体、新材料、新视角和新见解来终结艺术,这是一场视觉革命,每个人都受到冲击,但是我们还是要思考,是什么在真正推动艺术前行?“并不是说一些新点子、新观念、新媒体让艺术得以推进,作为个体的,最自我的东西让艺术前行。”我们要给自己一种“内在的压力”,保持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用反讽的方式思考这些年轻的艺术——新媒体。吕佩尔茨认为在传统绘画史之后,当下和未来的艺术命运是,绘画或者说是架上绘画终会回归,因为绘画内部存在某种定性的形式规律,形式没有人能消除的,也正如他所说——“绘画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没有人能真正消除他!”

“不完满”才是绘画正确的打开方式

“完满”只是我们的一种想象,历史留给我们的都是残片,总是带有着遗憾,但是,“使得一个艺术家得以具有伟大之名的恰好是他失败的水准”。所以,“不完满”是艺术的常态,正是这种阴郁与不完整给人以痛楚,让人感受到情感诉之于艺术上的魅力。吕佩尔茨最后笑着说:“我想给图像以独立性,用最直接的方式画它是如何呈现的。”

画家画画永远有缺憾

应邀出席讲座嘉宾的易英教授面对吕佩尔茨先生坦然地评价他的“新表现主义”作品。他谈到,从1985年马路老师最早将德国新表现主义介绍到中国到大批中国艺术家的留学与创作,新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影响最大的是以李希特为代表的“图片式绘画”。而吕佩尔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历史或现实图像作为自己创作的动机出发点,进而思考艺术超越历史成为永恒的人类终极问题。范迪安院长也就“母题”和“动机”等问题与吕佩尔茨展开面对面的交流。

马路教授认为吕佩尔茨的作品很难被放置到艺术史中的某个节点去进行归类,但是他的绘画却能够不断吸引你去思考“什么是绘画”、“什么是好的绘画”?他引用吕佩尔茨的表述,“画家画画永远有缺憾,不是说这张画画得不好,而是一种人生的缺憾,所以他有好多作品都是残的,缺腿、缺头,我画的画也是那样。”

在场的老师和同学渴望与大师交流,纷纷争抢着向吕佩尔茨先生提问。结合中国书法的创作原理,邱振中教授就“笔触”的问题与吕佩尔茨先生进行了中西艺术表现方式的碰撞。吕佩尔茨在其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点的“甩笔”方式,他认为线条是十分重要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艺术的形式表现不谋而合。

“有人说,艺术是一种普通人类情感的传导方式,并且我的导师告诉我,艺术的激情是要控制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一位美院学生向吕佩尔茨请教绘画与激情的问题,吕佩尔茨微笑着说,“你对艺术的立场必须你自己来定夺,没有人对你指手划脚,但在你尚不清楚的时候你要相信你的老师跟你说的那些。”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共同关注绘画的命运

范迪安院长对本次座谈进行总结时提出了一个“绘画的命运”的命题希望师生去认真思考,这个课题会涉及今天不管从事绘画创作的,还有其他媒体创作的艺术家们。我们身处于一个图像的海洋,面对各种新媒体与图像新媒态,困惑和焦虑在所难免。西方的现当代艺术探索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现代主义以及现代主义之后的演变,已经积累了很多绘画的经验。如何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看待绘画、坚守绘画,是包括我和在座的朋友们都希望追寻的问题。我希望还是需要用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那些极为丰富的、看上去毫无相干的个体,这样我们不会在过分零碎的东西面前失去信心,绘画首先需要的是信心。

就最近举办的几场高端国际学术讲座,范迪安表达了 “直面大师”的学术意义,作为中国最高等美术学府,要展示对世界学术界的关注。在网络时代,我们将学术知识和思考置于虚拟空间,网络使我们越来越便捷地看到世界各地的展览,了解大艺术家的情况,但使我们忘记了原作和本人的价值,我们需要面对原作展开更多的讨论,面对本人展开真正的对话。在当今这个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可以在文化互鉴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智慧的生成。

 

学生 张柏寒/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 宣传部/编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