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业/ 学术活动 打 印 文 章



有关行为艺术作品《@41》的全国问卷调查


王林(艺术批评家、教授):该作品不错,用身体的权利和生命的体验直面数字化生存,以实对虚,以真实对虚拟。

  黄宗贤(艺术批评家、教授):年轻学子以自己的行为对人的现代感性欲望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肆无忌惮地膨胀与宣泄的现象进行描述与反思,无可非议。但是其极端的形式所产生的新闻效应,遮蔽了它的文化反省与批判价值。

  张念(艺术家):行为艺术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动力。

  杨帆(媒体):把行为艺术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人的身体是种武器。

  邹建平(艺术家、出版人):女人体太少,当代是一个男女互动的时代。

  高氏兄弟(艺术家):自从人类告别伊甸园,人类的身体与心灵就一直处于无尽的饥渴状态,而且人类在背离伊甸园的路上走得越远越是饥渴。川音成都美院的《@41》裸体“多米诺”行为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再次凸现了进入电子互联网时代人们身体与心灵的饥渴以及回归伊甸园的梦想。

  何云昌(艺术家):青春活力的昭示和张扬,魅力四射!

  金锋(艺术家):在有意思与没意思之间,行为与间接有关。形势逼人啊!

  鲍栋(美术学研究生):由于身体只是作为一种视觉材料而出现,因此这个作品更接近艺术设计或舞蹈,而离行为艺术的探索方向较远。

  张强(艺术批评家、教授):网络通讯符号肉身化的艺术质询,是一件有一定穿透力的行为作品。遗憾的是作者在校学生的身份,带来的更多是艺术之外的震荡。

  余极(艺术家):Ohye,《@41》行为表演,呵呵,学生自发,符号行为,规模蛮大 。人数数拾,男女参与,裸体卧地,地景埃塔,噢,My God!

  张欣宇(媒体):有勇气,有探索的精神,但艺术语言并非创新,在成都这样的区域里,社会上的意义,大于艺术上的意义。

  查常平(艺术批评家):作品缺乏深度的场景转换和文化意涵。引起争议,主要是基于道德的而非艺术的理由。

  戴光郁(艺术家):本来,对《@41》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我对重复性的工作向来不予置评。但是,当我看到那么多随大流者没头没脑地板着一副卫道士般脸孔斥责《@41》时,当我看到那么多“家长”式的思维惯性在为《@41》担忧时,我决定站在《@41》的年轻人一边。我甚至还顺便把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西方青年造反派精神领袖马尔库塞推荐给那些反对者,建议他们去找找这位大思想家的书来读读。最后还不能忘记为《@41》年轻艺术家们赤裸的身体喝彩:你们露出了最华彩的部分,这部分一般人通常是不敢让它见阳光的,尤其是过了气的老男女们,除非他(她)有“酷儿”思想。

  韩晓丽(高校教师):作品欠深入的思考。

  苍鑫(艺术家):有两点,一是勇气可贵,应该多做;二是观念应深思熟虑,不仅仅是社会影响。

  陈宇虹(高校教师):现在的行为艺术已不是前卫艺术形式了,不值得炒作。

  许庾岭(艺术家、高校教授):语言不成熟,比较幼稚。缺乏深层思考。

  周斌(艺术家):语言形式单纯、简练,场景朴素,都是我喜欢的。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则是作品具有强大现实穿刺力的注脚。鲜活的生命,跃动的激情,让我嫉妒。没有成为四十一分之一,是我2005年最大的遗憾之一。

  罗发辉(艺术家):可歌可泣的行动,继续走,彻底点。

  吕澎(艺术批评家、教授):这样的行动没有什么不好。几十位年轻人尝试着开放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意义。艺术就是这种健康的开放心理的记录。

  王楚禹(艺术家):这件作品,预示着在新的阶段年轻艺术家对行为艺术语言重新的选择和尝试。作为大学生身份,这种以“集体身体”的方式,也是少有的一次对于中国学院教育体制及社会文化禁忌的集体挑战。

  舒阳(艺术家):《@41》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最富于生机的艺术精神,传达出年轻一代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和生活的倾力关注和投入,成为未来中国文化和生活变迁的一个风向标。

  何多苓(艺术家、教授):由于该作品未能发

  表或现场观摩,故接近某种私密状态。因此,该行为的“行为”意义——在媒体上引起的争议——要大于其本身价值。

  何成瑶(艺术家):揭示自然的身体,以这样的方式被标记、组织,制作成文化的身体。

  钱来忠(艺术机构负责人):我因病没能对川音美院学生的表演作品进行深入了解。但我认为一切真诚的艺术,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无论属于何种流派,她都必须是艺术家心灵呐喊的直白或回应,必须是颤动着生命气息的个性。同时,她也是对矫情或僵化思想的鞭辟入里的批判。

  段炼(旅加拿大批评家、教授):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作品。作者有想法,针对时下的社会和文化现实,很有意思。至于被“拍砖”,那些“砖头”多数来自美术圈子之外,不理睬就是了。若与外行论理,岂非对牛弹琴?至于圈内个别人也拍砖,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以后会鸟兽散的。总之,我觉得这个作品难得,拿得出手。

  朱昱(艺术家):川音成都美院的学生创作的《@41》是一件很好的作品。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进步的体现。

  王承云(旅德艺术家、高校教授):41名热血青年用造物主给他们的权力,进行了一次“我们的时代”的精彩表演!这个几乎与传统无关的“Email”时代,他们从中获得了自由!所以他们以青春的权力,来抗议今天的尚存禁锢的世俗生活规则。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权力,而不可能以一种龌龊的心理去捕捉一点什么。

  黄效融(艺术批评家):这个作品不是关于“性”的,甚至和身体也没有关系。它激起那么大的争论,让人联想到当年北京人体展的盛况。不要低估了学生的力量,他们对互联网时代交流的冷漠和繁荣假象提出抗议。

  郑伯森(高校教师):艺术的呈现方式是多元化的。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评,一切话语都是多余的。艺术才是硬道理。

  李昌龙(艺术家、高校教师):在当代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思考的东西,已经足以说明它的价值。

  杨欧(高校研究生):大胆有魄力,有想法。但不够严肃,深度不够。

  赵寰(美院毕业生):他(她)们是以一种极端和年轻方式表现青春的美丽、诱惑与残酷。这种行为本身是成功的,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王挺(美院大学生):对当代艺术作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阐述往往是无效的。对行为艺术而言,广泛的社会反响,会霸权地左右人们的关注层面而偏离作品本身。这一方面构成作品之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作品自身延展的软肋。作为这个活动的策划和参与者,我更愿意珍惜作品从酝酿到呈现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它是每位年轻作者的本初状态和诚肯态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何利平(美院大学生):在中国当下的美术学院中,诞生这样的艺术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审美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反映了年轻艺术家对传统学院教育持有的怀疑态度。

  徐群玉(艺术机构职员):在中国诸多的行为艺术作品中,《@41》是一件直接用完美的、本来的“人”,置于一片本来就纯洁的净土中,组成了象征信息的“@”图形,通过多米诺式的连接,完成了一个只能意会的期望。其震撼力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控制和完成的。

  曾循(媒体、艺术家):自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的审美功能开始淡化,观念渐渐介入,艺术成为事件。《@41》作为一个事件被人关注,这本身就是意义。但如果意义仅仅在此,也就没啥意义了。

  张苏(设计师、高校教授):学生的思考和行为无可厚非。应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指责。

  喻辉(文化学者):讨论的结果应该是多元的,这是今天这个多元的时代所应有的。就学生的行为作品本身而言,非常有价值,应当肯定也应该鼓励。

  贾茜兰(美院大学生):我们所拥有的神圣的躯体,构成了灵魂所具有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张颖川(艺术批评家):作品《@41》是一个有意义的青春生命行为。

  郑勇(美院大学生):《@41》作为一件国内在校大学生的作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也成为美院教学的经典,很值得人们思考。同时作为作品参与的一份子,我为作品的成功感到骄傲。

  魏健翔(艺术家、高校教师):如果抛开作者的社会身份及所造成的舆论影响,单从作品而论,也并非全然是肤浅的。对远古巫术仪式的戏拟和将现代媒体符号的现时化,无不是对今天泛滥的网络虚拟生活的反讽。作品要表述的,是与当下一种典型的生活状态有关的审视和思考。虽然就观念意图来说显得过于直白,因而缺少些“厚度”,但身体的现场感还是不错的。

  陈亮洁(艺术家、高校教师):在几个月后再谈此作品,好象是重说它的新闻价值。重要的是什么?

  徐典(美院大学生):对于一件新事物的产生,人们总是争相去发挥自己灵魂中最丑恶的东西以迎之。它不过就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然而越简单的事,往往越能反衬出其周围环境的复杂,这种复杂甚至是历史性的……

  张昕中(艺术工作者):象一缕春风,吹醒了当前文化界一片沉闷之气,激发了艺术工作者的激情。

  王雨欣(艺术研究生):可以接受他(她)们的做法,但我不会去做。

  刘虹(艺术家、高校教授):《@41》让我好像看到了人类重返伊甸园时的景观。

  贺丹晨(艺术家、高校教授):理念决定行为,行为的背后是有力的思想支柱。作品反映的应该是更为超前的理念。

  张真(艺术研究生):此件作品是一个大胆而有意思的尝试,在此我感到策划和主持者以及参与者正视和欣赏人体美的勇气。当然,就是有所不足或误读招致反对者的漫骂,也都是先锋艺术必须经历的。个人觉得在表现形式上还能更美就好了,因为人体是自然中最美的东西。

  陈进(艺术家):这个作品冲击了社会的固有观念,具有延伸性。

  曾妮(艺术家、高校教师):青春的身体,大胆的展示,天体的集体组合,对既定规则的反叛,“多米诺”式的坍塌,对数码时代的质疑,形式上对眼球,内涵上对大脑,都给我们以强烈的刺激… …

  殷双喜(艺术批评家、教授):这个活动有没有发海报让人去看?如果只是行为者自己做自己看,那就是一个行为,不是艺术,因为艺术是交流。没有在场,不了解情况,不好判断。

  翟幼林(艺术家、高校教授):我的87岁的婆婆在看过《 @ 41 》作品图后说:人体本来就是美的,不用大惊小怪。刘海粟先生当年顶住的压力更大!(注:这位可敬的婆婆早年是刘海粟的学生。)

  韩涛(艺术家):济南电视台为这件作品做了一个专题片,那天正好看到。他们请了山东艺术学院的专家们对这件作品做了评论,但那些“专家”的评论很让人失望。这样的好作品希望多出些。

  陈强(艺术研究生):此作品是川音成都美院学生把握时代特性、练习并体验行为艺术方式的很好实践,具有活跃艺术思想、创建艺术氛围的良好作用。至于作品对社会的所谓“不良影响”,则为创作者提供了检验和把握自身与外界限制平衡点的很好机会。

  杨鸿(艺术家):我认为,《@ 41》行为表演作品,非常具有创造力和挑战性。

  邵燕心(艺术家):艺术的原动力在于创造和探索。如果没有这些元素,那么所有的艺术都会失去意义。《@ 41》行为表演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此。除此之外,艺术作品的好与坏已不再重要,附加在其上的任何东西都显得多余。

  罗子丹(艺术家):《@ 41》行为表演作品,在艺术院校学生对实验艺术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李旭(艺术批评家):裸体最终成为作品的惟一看点,有些令人失望;但由于策划和参与者都是大学生,又有些令人感动!作为一件学生作品,我觉得《@ 41》很有开创意义。

  岛子(艺术批评家、教授):E时代的青春图腾,规训社会的身体向自然之魅的回归。它在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的出现,表明了艺术教育把艺术自由和创新精神还给学生的根本态度。此作可谓身体的诗章,其蕴如白玉,其发如春日,横空出世,独立不移,无愧于天地之造化与艺术光辉。

  雷子人(艺术家、博士):因为作品,自己有所修正;源于修正,自己与作品靠得更近。

  展望(艺术家、高校教授):一切都是过程。做就做了,不做什么也没有!

  吴鸿(艺术批评家、媒体):都是“霉体”惹的祸!

  栗宪庭(艺术批评家):网络时代是人与人赤裸裸相对的时代。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3-19 16:25:47 | 文章来源: TOM美术频道

打 印 文 章  收 藏  顶 端
加入我们的邮件列表

   
您的留言
您的称呼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