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在原有的人文学院传播系、艺术设计系和建筑工程与力学院工业设计系基础上合并组成;学院下设新闻与传播、电影电视、设计、美术等4个系。学院确立了“文理相互渗透,学术、技术与艺术融合,数字化、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路;依托上海交大先进的高清数字技术平台,以数字新媒体为突破口,构建新型的媒体与艺术设计学科新格局;在重视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现代文化艺术和传播理论的研究,把交大在数字影视技术、计算机软件领域中的优势延伸到文化传播、文化艺术产品制造和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中去,培养新一代具有策划和组织能力既懂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又懂现代传媒技术、既懂新闻写作和设计又懂技术应用的专门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由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前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教授担任。奥斯卡评委卢燕女士、上海市文联主席吴贻弓等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顾问。
机构设置 设计系 上海交通大学的设计学科创建于1986年,2002年9月由原来分设在建工学院和人文学院的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组合进新建的媒体与设计学院,系名为设计系。
设计系下设有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4个教研室,现有专业教师35名,其中正副教授15名,博士3名。另设有设计艺术实验中心,设计艺术研究所,中英设计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设有 “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 两个本科专业,“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
设计艺术工作室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工作室依托交大雄厚的学术背景,由一支强大的学术梯队做支撑,其中教授8人,有多名教师从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进修归来,学院积极与英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学院开展合作与交流,这些都为工作室不断注入新的设计思想和视野。设计艺术工作室重在探索和研究设计艺术的理论和实践;积极承接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策划、动漫与游戏设计、影视设计制作等重大项目;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培训;组织并参与重要的设计艺术大展和承办学术年会等。
中英合作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
中英合作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实现跨国际的合作,实现对外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术和人才的互相交流,选拔优秀学生赴英国留学,使之成为人才选拔和培养、中英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交流的基地。
新闻与传播系
围绕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拓展传播学研究领域,创建特色学科。加强新闻学采、编、写、评、排一体化的训练,努力创建具有交大特色的传播效果评测、媒体经济、国际传播及华文传播、网络传播、公民媒体素养等新兴学科。
电影电视系(广播影视编导专业)
以广播电视编导和数字影视制作技术为教学特色。
美国电影研究中心
重在研究美国文化艺术策划和影视艺术美学、好莱坞的高科技影视制作、商业营销理念和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发表文章和研究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东森媒体集团—数字媒体联合实验室
融合交大原本擅长的工程、信息、管理等学科力量,依托上海交大先进的数字技术平台和成熟的高清晰数字影视系统等系列产品制造链,做到艺术、技术、学术和工程的相结合,构建一个面向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全面融合的交叉学科平台。 美术系(绘画专业)
正在筹建的美术系包括油画、中国书画、陶艺等在内的绘画专业教学、科研及创作平台。学院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各学科和专业的办学优势,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努力开创出影视、传播和设计学科新的办学特色。
海派文化研究所
联合社会著名的艺术家,依托本校的人才资源,重在建设海派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中外艺术理论的探讨、研究平台,重在建设不断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的创作平台,尤其要集合学校相关的中国书画、油画、雕塑、摄画、苏绣、青铜、陶艺等美术资源,形成交大独特的美术研究和创作的优势。
院长简介
院长杨伟光,广东梅县人,1935年11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副主任、副台长;1985年调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1991年起任中央电视台台长;1994年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现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 2002年9月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 杨伟光是中国电视业资深领导人。在中央电视台台长任期内,他提出建成世界大台的奋斗目标,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电视改革,有计划推出精品频道、精品栏目、精品节目。他亲自策划《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名牌栏目,组织拍摄轰动全国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长征》等多部电视连续剧,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等大型文献纪录片;还成功组织“奥运会”“香港回归”等重大活动的电视直播。央视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运营资金从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到实现自给有余,1998年度创收达50亿元。 杨伟光教授在电视传媒理论建树方面,著有《电视论集》《电视新闻论集》《电视改革论集》等书。1995年他主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课题研究,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出版研究成果《中国电视论纲》。
师生概况 媒体与设计学院现有教工69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3人,中初级人员39人。教工中有博士9人,硕士13人。本科生482人(其中留学生10人),硕士生41人,工程硕士17人。
办学设施
媒体与设计学院主要办公地点分为徐汇校区工程馆348室;闵行校区行政办公室306室;教务办314室;实验办公室309室。专业教学区主要设在中院的4、5楼,建工楼的4楼。人文大楼一楼为设计专业教室和200平米的展厅,三楼为非线性编辑机房和200平米的演播室,五楼是天光绘画教室。
正在建设中的媒体与设计大楼总面积为11240平米,其中设计实验室700平米;影视演播厅500平米;多功能展览厅400平米;4间天光教室、28间现代化的专业教室以及教授工作室。
目前学院的主要实验设备有RP快速成型机、雕刻机、多台专业摄影和暗房设备;专业级的摄录像设备、非线性编辑网络机房等。PC机房和苹果机房各一间,专业教室基本实施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
科教成果
目前正承担欧盟AsiaLink项目“设计管理体系开发”、上海市“十一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十一五’期间提升上海大都市文化功能、发展文化传媒产业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研究课题。
近3年承担编著设计学科系列教材3套,即:《中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系列教材》7本,《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系列教材》3本,《设计创意丛书》4本。出版学术著作《产品开发与设计实务》,《设计管理》,《字体创意与表现》,《环境设计》,《色彩的艺术》等。
学生组成的设计团队获“第十一届大阪国际工业设计竞赛(国际工业设计界的奥林匹克)入围奖,研究课题的设计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 “家-从传统到现代”主题设计大展, 2004日本CarStyling杂志国际汽车设计竞赛进入决赛等。2003年学院还作为主办单位进行了“‘东方卫视杯’第二届华语大学生影视作品展”。
学生活动
由上海交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东方卫视共同主办的“东方卫视杯”第二届华语大学生影视作品展于200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25所高校带来了68部大学生原创作品,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三轮评审,终以投票的方式评出了11个奖项。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选送的《爱情谜语》获最佳剧本奖。
我院通过广开信息之源,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毕业生心理调适,耐心做好有关服务工作,使3月份的硕士生就业率达到100%,7月份秋季本科生的就业率截至6月12日已达97%以上,圆满准时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 学位学科设置: 本科专业: 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 广播影视编导专业 新闻与传播专业 硕士专业: 设计艺术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传播学; 高层次在职专业人才培养 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独立开设); 传媒管理EMBA(与管理学院合作); 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工程硕士(与软件学院合作)。 博士专业: 数字媒体运营模式研究方向(与电子信息学院合作)。
网址:http://smd.sjt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