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段君:对多媒体艺术现状的批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1-22 08:27:36 | 文章来源: 美术同盟

当前,多媒体艺术已成为世界各大双年展上的主力,包括像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这样的商业展览,收藏难度较大的多媒体艺术同样风光无限。市场极好的一线画家曾浩最近也摆弄起了多媒体,用来参加2008年9月开幕的上海双年展。几乎同时开幕的广州三年展,作品也多是多媒体。但回头一想,能让我们记住的多媒体作品或是多媒体展览有多少?屈指可数。中国美术馆《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展出之际,艺术界有夸张说法,认为这个展览给中国艺术家洗了脑,全给震傻了。我当时就认为这太言过其实,多媒体艺术现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它目前只是处于初级的实验阶段,绝大多数作品局限在技术研发中,对更具有社会性和针对性的学术主题涉足不深,因此很难对当今现实构成强有力的冲击。

多媒体是由新媒体发展而来。专业界对多媒体和新媒体有严格的划分,新媒体多指数字媒体之前的电视、录像等,而多媒体则严格限定于数字媒体,典型如网络艺术。在我看来,这种划分过度依赖技术指标,不利于多媒体的发展。多媒体的特征其实更强调混杂,即突破单一媒体的孤军奋战,随时根据作品的表达需要,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取长补短。但混杂不是混沌,不同媒体虽然混合在一起,但效果是清晰的。国内不少画家在电脑上绘画,就自称“多媒体绘画”,无疑是可笑的。因为电脑绘画与手工绘画的效果实际上是在相互抵消:电脑绘画无法模拟出颜料的物质感,绘画则难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库优势。多媒体的精髓在于,不同的媒体在同一件作品中相互激发潜力,使自己和对方均达到独自存在时所不曾出现过的状态。

如果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多媒体艺术本来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最能代表时代、最具有未来感的艺术品,因为它最能反映人类在科技领域的进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最直接的影响。不过,当前它对艺术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可能突破过去艺术的方法论。多媒体艺术在方法论方面的可能性,不仅是它可以实现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等人类感官系统在数字技术下的相互转化,也不仅是它引发了声音艺术、网络动画、实时对话、动态游戏、电子雕塑、数码编曲、网络表演等混合媒体的出现,更在于它积极敦促艺术家以开放性、发展型和非线性的网络方式思考和生产艺术作品。

关键问题是目前的多媒体艺术多停留在前一个层面,即集中在人类感官系统的转换上,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触觉、听觉的可视化技术,比如将人体电磁波转化为计算机绘画,将人体运动轨迹转化为指令交给软件以输出声音等等,仅此而已,它没有指向更多的主题,没有触及到人类思想和社会运行的方式。多媒体艺术局限在内部的原因是不少多媒体艺术家出身于理工科,如机械工程、电子设备等专业,早前研究单原子、分子、量子、光传播、纳米测量、活体细胞等领域,多用专业显微镜观看物质内部的微观图像,很容易沉溺于微观图像的绚丽灿烂,后来涉猎视觉艺术,便直接将微观图像处理成作品,较多纯形式上的美感。

技术专业的特性还导致大量的多媒体艺术如同高科技玩具,其展出好似新型智能机器人的发布会。展厅更像是一座游乐园,或是一间科技馆,甚至是昏暗的游戏机厅。展场气氛诡异,突然一声怪音不知从何处袭来,脚边的物体自己开始移动,厨房的器具自动工作,此时的展厅更像公园里人工布置的鬼厅,或是日本惊悚片的拍摄现场,多媒体成为鬼片的道具。观众出门后的评价也多是好玩、神奇、挺有意思,说不出来更多的东西。多媒体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艺术的娱乐化,其后果显而易见:作品过分取悦观众,逐渐丧失先锋立场和批评的冲动,走向浅薄和庸俗,并日益为传统媒体所俘虏,多媒体最初的理想在娱乐的道路上灰飞烟灭。

互动,的确是多媒体艺术重要的工作方向,但它并不是多媒体艺术最重要的方向。实现真正的互动,也许在技术上难度很大,需要耗费制作团队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观众来说,互动不过是短暂的游戏,它没有更深刻的“民主”之类的意味;对于艺术界来说,艺术家围绕互动思考作品,无异于南辕北辙。观众在多媒体艺术中发挥的空间,实际上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多媒体艺术家早已将作品的框架定好,多媒体艺术也先天性地要求作品应当首先设置一个平台,以容纳观众进入,否则互动无从谈起。但无论观众的主动性如何,观众自始至终都走不出作品平台的边界,观众不过是多媒体艺术其中被利用的一个部件或一种媒体。学术界甚至提出“后媒体”这样的概念,用以强调互动,反对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这样的提法隔靴搔痒,“后媒体”的内涵不应仅强调互动这样简单,它完全可以指向多媒体的工作方法,即跨学科的可能性,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的惰性。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