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传统的缺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11-03 16:39:58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1949年之前的中国摄影,总的来说还属于一个全球范围的事物。任何一个国家在摄影技术或风格上的新发现,会很快传播进来并吸收。只有战争和政治才能阻断摄影的这种跨国界的自由流通。原因是摄影要服从战争的需要,服从政治的需要,服从宣传的需要。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27年(1949——1976年),在这个相对比较长的封闭期间里,西方的摄影流派影响中国摄影的途径几乎全部被切断。国内对摄影的创作和探索显示出明确的意识形态的倾向。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借鉴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创作观念,自然地成为中国摄影的一个“新传统”。这个“新传统”在文革时期达到了顶峰,“红光亮,高大全”几乎成了它的代名词。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当我看完蒋少武在这20多年间拍摄的近五万张底片的时候,我认为蒋少武是在用一种近乎本能的拍摄方式,不断记录发生在他身边的各种历史事件中的细节。当我仔细阅读完他作品的时候,我理解了什么是“不能让历史留下空白”。可以说,蒋少武是一个用质朴、平实的影像语言为历史作注的人。

  谈到“新传统”就不免让人想到“旧传统”。中国摄影存在旧传统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1844年,摄影术传入我国的时候,当时的一部分中国人几乎与洋人同步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人类总体视觉经验的飞跃。当第一个学会使用照相机的中国人独立使用照相机来观看世界的时候,他的观看方式、选择的角度肯定会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久而久之,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形成了某种自身特有的观看角度和观看习惯。与其说中国人的这种观看习惯是伴随着对摄影这一媒介特有的感知力而存在的,还不如说是伴随着社会环境、人们的接受程度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不断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某种感知力而存在的。不同的摄影观念形态、拍摄方式、拍摄目的、流通渠道会对完成后的摄影作品的外观、风格、表现主题等方面产生独特的影响。所处的时间、空间,所涉及的问题等诸多方面又存在很大不同,也会导致东西方不同地域的人在对待同一媒介所持的观点上存在很大差异。从1844——1949年,近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摄影已经初具本土人文特色的视觉经验,而这种视觉经验在今天看来则构成了中国摄影的一个特有的传统。

  任何一个文学艺术现象的革新,都是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摄影也不例外。在众多西方当代摄影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太多针对传统摄影史、艺术史的作品。但我们什么时候反思过中国摄影的传统是什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大量国外摄影史上的经典被推介到中国的时候,中国摄影仿佛一夜间开始走在一条西方摄影史传统的道路上了。好像只有郎静山等人形成的画意摄影传统得以延续,但更多是视觉图像上的模仿和复制,不但没有提出新的东西,反而消解了这一大批摄影图像自身的学术价值。摄影当随时代。在新时期的近30年里,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较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门的打开、思想的解放、科技的进步、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地位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仿佛从来没有变得像今天这样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摄影艺术也做出了时代的回应。有些照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记录,是对重大事件的描述。这类照片能够提供给我们强烈视觉震撼,培养我们洞悉社会现实的能力和提供某种新的社会认知方式,以及反思自身所处的环境。还有些照片看起来是非常奇怪的,与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格格不入。这类照片能够迫使我们认识到摄影与我们所习惯的视觉经验完全不同,这也就强迫我们必须调整我们以往对摄影的认识,以适应那些新的观念。这类照片提供给我们强烈的新的美感体验,培养我们洞察文化价值的能力和某种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将镜子中的“我”永远凝固。

  于是,在我们对中国摄影的理解不够深入的时候,传统的缺席,让我们茫然;当我们伴随中国摄影走入这个新的全球化时代的时候,传统的缺席,更让我们汗颜。中国摄影的传统究竟是怎样的形状,还需要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实现。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柯克·佩德森——城市印象
· [专稿] 佳士得北京预展
· [专稿] 异质—李建平个展
· [专稿] 巴黎·北京摄影空间展讯
· [专稿] 玉兰堂画廊——赵亚南个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