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陈洁用钢琴讲述梁祝 5月27日登陆国家大剧院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5-25 08:46:38 | 文章来源: 新浪娱乐

陈洁

新浪娱乐讯 现年23岁的陈洁是当代古典乐坛最令人激动的新星之一,在美国权威音乐网站KDFC评选的2008年全球30岁以下30位最杰出的古典明星中,她与郎朗、李云迪同在其列,成为亚洲新一代女性钢琴家的代表。 5月27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纪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50周年音乐会”上,陈洁将担任全新改编的钢琴协奏曲《梁祝》的独奏并参与这部作品的改编工作。日前,借陈洁回国与作曲家商议乐谱的机会,记者对陈洁进行了专访。

记者:《梁祝》已经如此经典,现在改编成钢琴版本,会不会觉得有压力?

陈洁:是的,一开始听到这个意向的时候觉得挑战很大,毕竟小提琴的版本已经根深蒂固了,要让人们接受一个新的版本很难。后来在改编过程中经过自己试验,包括和陈刚老师一起切磋,发现钢琴里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会表现出另外一种美丽。现在作品已经定稿了,我也开始尝试作曲,尽管只是改编,但却让我尝到了创作的乐趣。

记者:这次钢琴版《梁祝》的改编你参与了多少?

陈洁:主体部分都是陈刚老师完成的,我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元素。早在10年前,陈刚老师写过一个钢琴版的《梁祝》,但是他自己不太满意,这次借50周年的机会想完善一下。他也主张能有一个弹钢琴的人来参与改编,这样可以使得这个作品更加钢琴化,更适合钢琴的演奏习惯。钢琴有自己的乐器特性,要发挥这些特性,扬长避短。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爱弹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因为他本身就是很棒的钢琴家,他的作品尽管很难,但都很适合演奏。

记者:钢琴版本和小提琴版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陈洁:既然小提琴已经把那种委婉的中国味的情感做到了极致,那么如果硬要用钢琴来模仿小提琴就没意思了。就好像唱歌模仿别人,即使唱的再好,也只是一个完美的的拷贝。既然用钢琴来演奏,就应该用钢琴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不能用钢琴上找小提琴的感觉。

钢琴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声织体非常丰富,可以产生丰满的效果。中国的作品很多都是单旋律的东西,弦乐器比较容易表现,比如一个单音可以渐强,可以变换因素,有一些滑音或其他技巧,可以制造出许多效果。但是在钢琴上就不行,钢琴的音是直的,没有弦乐那种婉转的感觉。特别中间那段表现撕心裂肺哭诉的声音,很难在钢琴上表达出来。陈刚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比如用一些小二度或者减七度可以模仿那种声音效果来。

记者:自己对这部作品有怎样的期望?

陈洁:我还是对它抱有很高期望的,以前说起中国的钢琴协奏曲,人们就想到《黄河》,这部作品出来后相信也会同样出色,毕竟它背后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和主题来支撑。甚至它表达的比《黄河》更加多元化一些,除了同样有非常澎湃的东西之外,“梁祝”中还有许多细致委婉在里面。

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韵味的东西比较难,而《梁祝》《黄河》最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此,它们所有的技法、工具、乐器都是西洋的,但表达的故事情感是中国的。它们之后之所以没能出现与之比肩的作品,大概是因为现代作曲家表达的更多的都是自己的感受,而不太注重表达一种民族性的东西。

记者:在国外演奏时也会弹一些中国作品吗?

陈洁:只要是独奏音乐会,我几乎每场都会弹一些中国作品,比如在墨西哥演出时,弹了《百鸟朝凤》《夕阳萧鼓》《浏阳河》等等,非常受欢迎。在墨西哥演出场场爆满,在美国和中国等地办古典音乐会可能观众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南美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票非常便宜甚至免费,政府把文化当做一种公益性活动,像义务教育一样。这个理念很有意思,其实这种模式很适合中国,一个国家的文化和音乐要发展起来,必须要靠这种义务教育式的普及培养。现在国内很多钱都用在建设硬件上面,但是在软件方面、演出的曲目上不太重视,用建硬件的钱完全可以拿出来做一些高水平的演出活动等等。采访/音乐周报记者 张蕾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十三月唱片三线巡演 互动全国民谣乐迷
· oNEwAY乐队发行处女EP《公主听后摇了摇头》
· Lacrimosa以泪洗面2009北京双专场
· 杨丽萍:让世界听到云南的响声
· 古典艺人卡瓦科斯6月11献技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