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风景”——苏新品新作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3-29 15:41:5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刘礼宾

“风景”——苏新品最新作品展将于328日在今日美术馆举办。将展出苏新平2006年至2007年创作的最新作品——“风景”系列。此次展览表明了苏新平在《干杯》系列作品后的又一次重要转变。

当印象派画家把“巴黎街景”作为“风景”表现时,当新山水画把新中国的建设成就(马路、汽车、通讯塔)画进山水画时,所引起的哗然可想而知。但是无法回避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风景”一词的外延在不停扩大。诸多在19世纪被质疑的工业场景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审美对象。“城市化”的惊人进程早已转移了艺术家的注意力,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为造成的城乡差距使中国城市成为农村人的向往地。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兴起,被解放的农村劳动力迅速涌进城市,以前作为欣赏对象的城市成了农村人可以进出的领地。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在平面上迅速扩张,在高度上日新月异,作为物理实体的城市迅速膨胀。与城里人、民工关系密切的城市实体可“居”、可“游”,无论是处于城市中心,还是游走在城市边缘,城市的高度、广度都可能使它成为人们的现实“风景”——“挪威的森林”。在城市地位迅速上升的同时,农村也经历了迅速变化。曾和城市泾渭分明的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变得暧昧不清。城市的广度使农村相形见绌,城市的高度改变了农村的天际线。与城市的光洁、整齐、秩序、先进相比,农村显得杂乱无章,平坦乏味。城市极强的凝聚力使农民的心中都发生了极向偏移,这里涌动着青睐城市的暗潮,而让他们忽视了脚下的土地。作为艺术家的苏新平在城乡交界处有一个画室,他每天去农村画画,每天回城市生活。他与城市、农村若即若离,城市和农村都和他有关,又和他无关。农村是他逃逸的目的地,城市是他亟待逃逸的出发地。有趣的事,这样的边缘地带让苏新平获得了一种审美立场,使“欣赏”城市、“欣赏”农村成为可能。城市和农村都成了他的“风景”。

在苏新平最新的作品中,郭熙式的“卷云皴”在土地上张牙舞爪,乌黑的土地可能很快就会被城市所吞没,这是寄托了几代人希望的沃土。画中的“观者”彷徨于农村废墟之中,诉说着对城市的理解。那个“观者”想的是什么?他所观望的是城市,他所处的是农村,他在农村是一种什么状态?他对城市又是怎样的一种观望?农村的土地是灰色的,农村的人也是灰色的,充满着裂痕,充满着流质,充满了陈腐的味道。城市是黄色的、褐色的,光亮之中喧嚣满天,凝结为油漆状,滴落在画面上。画中烟雾弥漫,远方影影绰绰的好像是烟筒,但不实在,是消散的、弥漫的,像在天际线上漂泊不定的油轮。在苏新平笔下,城市浓烟四起,炮火连天。这是一个被焚烧的城市,被毁灭的城市,处于战争中的城市,被汪洋大海包围的城市。那是焰火?是炮火?是海洋?是陆地?是废墟?还是文明?在中国,正是城市的扩张与膨胀左右着中国的发展状况。城市充斥着欲望,它在迅速的走向成熟,但是“迅速”背后是对速度、数字、财富积累的极度狂热,丧失的是冷静,品质,悠然自得的状态。

期待此次展览能给观众带来一次体验现代“风景”,沉思中国现实的机会!

作者简介:苏新平,1960年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

 

风景 苏新平2006-2007作品
苏新平的风景
仪式与庆典的背后——苏新平绘画的写实模式
纯粹的风景
笔触飞扬的风景线
苏新平简历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风景 苏新平2006-2007作品
· 苏新平作品回顾展
· 苏新平版画亮相丰联广场
· 苏新平版画展
· [专题] 今日美术馆—张东红、吕顺、景禹潮作品联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