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护国寺,在全国很多乃至日本都有,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始建于元代的北京八大寺庙之一护国寺,还有位于日本东京文京区大冢五丁目的真言宗丰山派寺院护国寺等。作为文物考古工作者,笔者最近应河南武陟护国大寺住持释德政禅师之邀,来到这里考察发现,该寺现有规模也许不算太大,但其悠久的历史传说,以及丰富的文物古迹,都非常独特和重要,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更为特殊的是,许多善男信女都特别喜欢到此参访祈福。可以说,这种庙宇虽然很多,但类似这个寺庙真的不多,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将其推荐介绍,以飨读者。
武陟护国大寺(图1)
武陟护国大寺(图1),坐落在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陶村,地处城西三十余里沁河南岸藏龙坡。据有关专家考证,其始建于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迄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敕建的皇家寺院,北宋绍圣年间、明嘉靖41年、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现为武陟县文物保护单位。
走近护国大寺,首先映人眼帘的是,朱漆大门两边镌刻着的一副行草楹联:“昔日救汉主安邦定国,今朝扶华夏国泰民安。”据说原为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名士山涛为该寺山门题写。楹联红底黄字、格外醒目,字体俊逸洒脱、笔力苍劲,极具魏晋风格。门额上题楷书“护国大寺”。门前西侧立一“护国寺遗址”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
该寺坐北朝南,大门位于院落东南角。寺内建筑布局仍按中国传统风格,一条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贯穿戏台、中佛殿、大雄宝殿。大殿略微偏东,层次感愈加明显。中国的寺庙建筑源于印度,因受儒、道思想之影响,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形成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通透效果。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思想有着深层联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自我和自然融为一体。
寺院里的松柏与殿落、厢房相互呼应,含蓄温蕴,组合变幻出了和谐宁静的韵味。古寺北依沁水,南望黄河,绿树红墙,苍松翠柏,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富有自然情趣,意境深远。
别看寺院最前面的戏台破旧,但到了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庙会,它就会被修葺一新。那天,戏班的人有的搭台,有的摆弄着道具和戏服。寺外赶会的人熙熙攘攘拥在街上,路边的小摊都摆过了两个十字路口。等到晚上戏曲开唱,院里站满了来晚没有座位的人,围墙上爬满了孩子。此情此景,恍若两个世界,前面是喧闹的人间尘世,后面是清静的佛门圣地,二者相依,彼此交融。殿前有不少信徒上香祈福,也有人在寺里吃斋饭、念经礼佛,钟磬声响成一片。
光武帝刘秀塑像 (图2)皇后塑像(图3)
中佛殿左侧建一光武菩萨殿,内供光武帝刘秀(图2)与皇后塑像(图3)。光武帝头戴冕冠,朝服龙袍,面色红润,眉目清秀,红唇大耳,须发飘逸,双手拱于胸前持一令牌,上绘红日及蓝色云雨江海。皇后头戴凤冠,深衣凤袍,面容丰腴,仪态端庄,也持令牌,画有朱红曲线连接的北斗七星。汉代人们相信七星各司主管种种事物,也就是说,它们的变化各对一事起作用。无论日月星辰,还是江山万物,都似在寓意佑泽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中佛殿(图4)
大铜钟(图5)
来到中佛殿(图4),门前靠左悬挂着一口大铜钟(图5),上铸“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等铭文字样,表面雕饰有梵文、夔龙等,用手轻拍,震响不绝。殿高三丈三尺,殿内三丈,呈正方形。朱红门窗及柱子,与房顶覆盖的黄色琉璃瓦协调映衬。瓦当、滴水和脊上,均以浮雕或圆雕装饰,并间饰蓝色琉璃瓦龙纹浮雕等图案。殿内供奉一尊文殊菩萨雕铸铜像(图6),呈古铜色,相貌端庄。据殿志载:“为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天下太平,始建佛殿。”
文殊菩萨雕铸铜像(图6)
大雄宝殿(图7)
出了中佛殿,最后来到的是大雄宝殿(图7)。红墙绿瓦,庄严肃穆。拾级而上,便可看到朱红殿柱上的一副金色行草楹联:“佛前香烟袅袅舞玉龙,殿内烛光熠熠飞彩凤”。跨过门槛,殿内经幡悬垂、香雾缭绕,正中的主尊释迦牟尼佛祖塑像结跏趺坐、神色安详,旁边立有两位双手合十的比丘塑像,左侧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右侧中年的则叫“阿难尊者”。大殿中的这组造像,称为“一佛两弟子”(图8)。东侧墙上绘有壁画“佛祖讲经图”(图9),西侧则为“二十四孝图”。殿后供奉四大弟子:文殊、普贤、地藏王、观世音。
释迦牟尼佛及弟子迦叶、阿难造像(图8)
“佛祖讲经图”壁画局部(图9)
彩釉雕砖(图10)
彩釉雕砖(图11)
彩釉雕砖(图12)
彩釉雕砖(图13)
彩釉雕砖(图14)
彩釉雕砖(图15)
刻有村名、人名的琉璃瓦(图16)
大雄宝殿左侧有一间紧锁着门的厢房内,存放着秦汉时期的砖瓦数件、明清时期彩釉琉璃瓦或雕砖(图10-15)等建筑构件数十件,内容丰富,雕刻精美。其中刻有村名、人名的琉璃瓦(图16),都是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在历代多次重修寺院时无偿捐献的,有的是宋朝年间的,在地名志上查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有的则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到现在已有450年了,甚至在村民家谱上还可以查的到。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
莲花鼓形石柱础(图17)
蛟龙碑(图18)
蛟龙碑首正面二龙戏珠(图19)
蛟龙碑首另面蛟龙(图20)
蛟龙碑座狮子雕刻(图21)
蛟龙碑座狮子雕刻(图22)
虽然武陟护国大寺建筑几经修缮、历尽沧桑,但院内大雄宝殿之前,现尚遗留的莲花鼓形石柱础(图17),足以窥见其原有规模,尤其是左侧伫立一通年代不详的蛟龙碑(图18)。碑首正面雕刻两条蛟龙盘绕回旋,戏一宝珠,龙首侧向,怒目俯视,上有双角,阔口微张,身饰麟纹,肢爪雄健(图19);碑首另面也有两条蛟龙盘绕(图20),首居中间,向上仰望,纹饰刻画,更为细腻,形状设计,略有不同,但均造型古拙,苍劲有力,雕刻娴熟,线条流畅。据释德政禅师讲:“古代寺院蛟龙碑,从龙首来看,大致可分三种,一是如果龙首朝下,说明这个寺院可以接受十方信徒供养,而不得接受皇家供养;二是如果龙首朝上,说明这个寺院完全由皇家供养,而不受十方信徒供养;三是如果蛟龙碑正面龙首朝下,而背阴龙首朝上,则说明这个寺院既接受十方信徒供养,又接受皇家供养。”那么,该寺应该符合上述第三种情况。碑座正面雕有两只狮子蹲踞(图21、22),侧身背向,尾在中间,头部向外,上承座板及碑,昂首挺胸,凸眉圆睛,大鼻阔口,脑后与尾部均饰卷毛,上肢直立,下肢弯曲,蹲卧于座板之上,圆雕、浮雕与线刻技巧手法并用,融为一体,相当精致。碑文由于日久风化,虽漫漶不清,但从石刻整体形制来看,似应犹存皇家尊崇之势。
武陟护国大寺平面草图碑刻(图23)
尊崇不仅囿于级别和形式,还在于其原有规模与创建时间。寺内曾经立一古碑,抄画线刻有护国大寺的平面草图,旁边附有文字注解:“大明嘉靖四十二年,主持僧海众与众僧议定抄画,护国大寺始建于东汉建武元年平面草图:规模宏大,中院南北九进殿阁,绿色琉璃盖顶,殿亭错落相映,佛像庄严,金碧辉煌。翠亭林立,宝塔点缀,经历朝历代风雨侵蚀,碑图文字风化,本寺僧本星临碑画图抄写方能看清,以备后人按平面图修矣。”通过这段碑文描述,我们不仅能够知道护国大寺创建的具体时代及确切年份,而且粗略窥得了该寺全盛时期的规模和概貌,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气势非凡,恢弘无比,堪称佛教建筑界之领袖典范。此碑应为明代临摹抄画之碑,在其之前当有更为久远的古碑。可惜就是此碑,也于1951年9月,原碑图文被人磨制利用,成为一通烈士碑刻,立于陶村十字路口西侧。多亏有识之士,预先乘夜将其文图临摹,幸为后人保存下来一份可贵的资料,现在寺内珍藏,并被重刻碑上立于大雄宝殿左侧(图23)。
清康熙六十一年《重修前殿罗汉殿及伽蓝六祖三殿》碑(图24)
清康熙六十一年《重修前殿罗汉殿及伽蓝六祖三殿》碑文局部敕赐记载(左图)
清《重修前殿罗汉殿及伽蓝六祖三殿》碑文局部“康熙六十一年”字样(右图)
有关传说和文物遗迹表明,武陟护国大寺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有着莫大的渊源。寺内东西两侧立有历代碑刻十余通,其中明、清两代重修寺院碑刻数通。据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3年)《重修前殿罗汉殿及伽蓝六祖三殿》碑文记载:“……武邑西三十里许有古刹,世相传光武发迹,潜踪于兹,敕赐建其号曰‘护国’。盖以汉灯四百……”(图24-26)也有后人赠碑:“诚心行善事,来去一身轻”、“护国佑民安,千载威名传”。而在当地百姓中间,也世代盛传着关于“王莽篡汉撵刘秀,刘秀在此避难得以逃脱”的民间故事,具体细节虽然略有出入,但大体却都基本相同。此外,寺院所处之地,古称“藏龙坡”,想来也与这段传说故事有点关系。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追剿汉室后裔。有一天,刘秀被追杀到了沁河南岸的陶村村北卧龙坡,滔滔的沁河水挡住了去路。四周追兵云集,杀声越来越高,刘秀无处可躲,仓皇间发现道旁蓬蒿丛中有一间破烂不堪的小寺庙“兰若寺”,就小心翼翼地缩着身子钻了进去,藏在了佛祖塑像后面。瞬间,殿门便被一个大蜘蛛网罩住了。原来,是一个红色大蜘蛛悄悄躲在远处,静等猎物进网,似睡非睡,正在打盹,猛然感觉蛛网震动了一下,当是逮住了大食,来不及细看,赶紧把蛛网缺口密密地封了起来,正欲进去查看战果,只听得马蹄声碎、兵丁喧嚣,见势不妙,仓皇而逃。王莽追兵齐至,四顾不见刘秀踪影,于是,展开搜查,看到小寺庙门口的蛛网完好无损,又见殿内空间太小难以藏人,遂移兵渡河向北追去……刘秀灭了王莽登基建立东汉政权后,为了报答当年陶村小寺庙救驾护佑之功,于是派人扩建了原来的“兰若寺”,并改名敕封为“护国大寺”。
佛教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前后传入中国,历来均以蔡愔等带领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入驻白马寺为开端的。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族地区,传播的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波及彭城(徐州)等地。倘若按此说法,武陟护国大寺的创建年代,应该比洛阳白马寺还要早40多年,岂不是颠覆了公认的历史了吗?我们期待着有关专家能够早日拨开这历史的迷雾。
现存法器云板(图27)
关于武陟护国大寺的原有规模,据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2012年2月25日16时30分播出的《琉璃瓦上的那些事》报道:“历史记载,此寺院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兴盛时期占地面积42.5亩。”又据《焦作广播电视报·广视传媒周刊》2015年4月10日“人文B3版”《重焕生机的武陟县护国大寺》一文所述:“历史上,护国大寺鼎盛时期,曾经拥有数千亩的庙产。”其究竟多大?现无法考证,但气势恢宏,可想而知。通过寺内残存的古碑,我们可以了解到,东汉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这座寺院历经风雨侵蚀,兵燹废弛,虽不断累有重修,但规模却逐渐缩小。尤其是经过历次运动,护国大寺庙宇荡然无存,大量法器(图27)文物被毁,近两千年积累下的古碑石刻也几乎消亡殆尽。就连寺西的和尚塔林(民间称祖林)也遭毁坏,无不让人扼腕称憾。1958年,当地村民在此修补沁河大堤,挖土时还曾发现有汉代石棺(随即又行掩埋),再次证明了护国大寺的悠久历史。
武陟护国大寺举行恢复重兴祈福法会(图28)
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和弘扬佛教历史文化,1995年,由武陟陶村村委会牵头,社会各界踊跃集资,在护国大寺原水陆殿的基础之上,重修了大雄宝殿。尤为可喜的是,释德政禅师日前应邀驻锡该寺担任住持和尚,并于2016年7月22日(农历丙申年六月十九日),适逢观音菩萨成道节日,率众隆重举行恢复重兴祈福法会(图28)。这一座几近衰败废弛的历史名刹,才又初具规模,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当地重要的信仰场所,吸引了大批信众祈福,近年香火不断,因邻近嘉应观、妙乐寺塔等著名文物旅游观光景区,也将势必逐渐成为游客参访的景点。在此期间,该寺还与陶村村委会共同组成了一个文物管理小组,竭力收集寺院散落在民间的有关文物、资料,以及世代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等。尤其对于古代碑刻,即便是残损之碑上的只言片语,他们也极为看重、视若珍宝,一定会寻找合适之地将其立于寺院。
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这座古老寺院的文物,也引发了一些不法之徒的私欲和贪念。2012年7月20日凌晨2时许,一个90后青年趁周围无人之机,翻墙进入护国大寺院内,用随身携带的锁梃将中佛殿门锁撬开,将殿内桌上放置的一尊大肚弥勒佛铜像盗走。经鉴定,被盗铜像为民国时期文物,价值人民币10000元。武陟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该青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竟然盗窃寺院文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遂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近年来,在武陟护国大寺周围,还发现出土了数十个古代窑址,经考古专家初步鉴定为夏、商、周、秦、汉、晋、唐等多个时期的陶窑遗存,窑口分布之密集,跨越时代之长,令人啧舌。该寺现有占地面积20余亩,虽与鼎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但因原址未变,行走驻足于寺内,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气息仍是扑面而来,不经意间还能看到或踢到秦砖汉瓦、陶罐陶钵的残片,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慨。“这还不算呢,在寺院的地面之下,尚有商周的滴水,汉代近百个青石毛坯的滚龙基石,成堆的琉璃瓦呢!”寺院住持如是说。
沁河水流过漫长的春秋,见证了护国大寺的朝春暮雪。古寺巍巍屹立,有多少民族兴衰史、荣辱泪藏于心底,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希望。感谢苍穹赐予的一切,天若有灵,请佑我华夏苍生吉祥安宁、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河南武陟护国大寺,历经两千多年苍桑年代的洗礼。要恢复过去的辉煌,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恢复虽然不易,甚至很难,但是我们相信有衰落就会有恢复和兴旺。
(本文摄影:王蔚波)
作者简介:
王蔚波,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山基地主任。发掘过仰韶村、郑韩故城、蔡国故城等重要遗址,发表或出版专业论著近百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