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抽象是一种启发 并非让人看懂

时间: 2015-02-02 09:33:28 | 来源: 雅昌艺术网

首页> 资讯> 声音


艺术家马路

现任中央美院造型学院院长艺术家马路,1982年赴德国留学,他的作品《飞越大洋的蝴蝶》成为中国新表现主义的开山之作,他用新表现纪录了中国最为焦躁而混乱的时代,但当新表现主义在中国大陆横行之时,他又开始转变思路;近几年来,逐渐进入抽象绘画的创作领域。纵然是中国当代绘画领域的重要一员,他却很少在媒体上曝光,潜心教学与创作。

把马路纳入抽象艺术家系列之内,他并不完全同意将自己的作品称之为抽象绘画,他并非一路几十年研究抽象,他的绘画从新表现主义发展而来,强调颜色在画布上的自然流淌,他说自己的绘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抽象,如果非要给一个抽象的概念,那应该叫抽象自然主义。

雅昌艺术网:马老师您好,关于抽象艺术的话题最近总被谈起,您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马路:的确,但是真正能看懂的人并不多,谈到抽象到底有何意义,也很难说清楚。在1982年出国之前,我受到的教育也是写实教育,虽然在出国之前做过一些准备,通过国外进口的杂志了解抽象艺术,觉得抽象画特别神秘,怎么画一个色块就能便称之为一幅画?当时杂志印刷的图片都很小,而且印的也不清楚,总觉得其中是有东西,没有形象也应该有变化,但当出国之后看到纯抽象的原画,在发现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当时各地流行的艺术风格要么是纯抽象,要么是行为,像我的导师是做波普艺术的,但我都不喜欢,我还是喜欢画画。

我留学德国期间对于纯抽象艺术我也尝试画了一些,但后来发现抽象太难了,因为没有根据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长期学习之后,我觉得新表现艺术能够理解并把控,并且可以跟从小喜欢的书法相结合,就自然的那样去画新表现了。在我心里总有对抽象的疑问:抽象这个东西为什么那么难还有这么多人画?抽象画给人的是怎样浓厚的兴趣,让人坚持不断的去画呢?

直到现在我也不认为我画的是抽象。我觉得单从词语上说,抽象应该是从具象抽离出来,提升一个新高度或达到新境界。当时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叫抽象自然主义,抽象自然主义跟我这个可能也有关,像我这样的画跟孟禄丁、马可鲁、马树青、丁乙的画都有所不同,我觉得我的绘画不能算是典型的抽象,可能停留在某个边界上。而且我的创作初衷与他们不太一样,我是想在画的过程当中去发现一个东西,但很难说这个东西是具象还是抽象的。


马路 《玫瑰色中坚硬的漂浮》 100×160cm 综合技法 2014年

雅昌艺术网:您谈到当时流行的艺术都是很前卫的观念艺术,包括您的导师也是做波普艺术的,但您还是选择了画画。

马路:德国的教育比较注重个性,甚至连课程都没有,老师说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你画一段需要我来给你看,你就来找我。跟国内的教学方式完全不一样,美院出来主要是画模特,老师告诉你用什么色调,给你改作业,所以开始完全不适应,不知道画什么。最开始画了点创作式的画,自己还觉得挺好,但老师跟我说,超市经常有卖这种画的,你的画跟那些画差不多,我去超市看果然差不多,都是写实绘画又有点装饰性。

我想,总不能跟超市画的一样,于是就拼命的看书,思考画画到底是为什么,所以我在那儿的时候画的很少,也不知道画什么。就跟导师说我能不能画点儿速写,他说有点教学经费,可以请几个学生一起画。我就找了几个同学,画速写,那段时间画了好多速写,我觉得画出来的形象跟我画画时的动作有很大关系。

后来,我又在学校上了一个教授的课,他讲的是人的动作跟轨迹的一种纯粹关系;另外还有一个课程叫自动绘画;这两个课程都不是我导师的课,课程也都很短,但对我影响特别大,突然间我好像就顿悟了:我觉得按照我们传统理解的绘画 ,肯定跟创作时自己的动态有关。如果按照传统的书法来说,画与笔划的“划”同音,可以互通、共用,跟动态有关,我就是从这个角度开始知道所谓表现主义存在一种与动态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对动态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画面虽然是静止的,但经过动态的运作形成一个结果。

雅昌艺术网:归国后,您的作品还是以新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为主?

马路:我是84年回来,最开始画的画没有特别激烈的情绪,记得我们做展览,詹建俊先生说马路的画我张张都喜欢,他对我评价特别高;但是后来国内社会波动比较大,詹先生看了之后说没有以前画的潇洒,那时候就是那样的情绪,画的很多画都跟生活有关,但后来发现其实也不能一直纠结在其中;再后来就是跟很多艺术家都遇到的问题一样,大家都在考虑画画到底为了什么,是要反应社会现状还是要去追求什么?所以话抽象往往是一种对绘画的追求,而不是直观的反映。

雅昌艺术网:新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您画了多长的时间?

马路:大概是画到95年,我从壁画系调到油画系,那个时候让我做副系主任,行政工作比较多,每年大概画七八张画,而且这七八张好多是画坏的;那段时间觉得大家都开始画新表现主义,心里有点儿烦,尤其是身上带着一个从德国回来的身份,被认为是正统的新表现主义的时候,就特别烦。我觉得不应该跟大家一样,应该画一点自己的东西。后来彭锋也分析说我这个人从性格上不适合画新表现主义,因为画新表现主义的人一般都是对社会有很大的介入性,或者对社会有很强的情感表达,但是我是蛮淡然的性格,所以看我现在的画,似乎更适合我的性格。

另外,我在德国时到我导师的画室,看他所看的都是《老子》《庄子》,虽然都翻译成德文,但这样的中国的书我都没有看过,我回到国内之后开始有意识的去找这些书来看,突然发现还有这么一个精神世界,尤其是在这个看起来挺虚无、空灵的世界中,它会让你很踏实。


马路《它的云》 100×140cm 综合技法 2014年

雅昌艺术网:那您的绘画是从新表现怎样转到抽象的?

马路:你现在所看到的我的作品跟形象没有关系的可能是在2010年之后,看2010年的部分作品,我还是当做风景来画,虽然没有具体形象,但看画面还是会感觉到天与地的区分,真正把它当做风景画去画的时候,心里是会出现一个明确标准的,但总是觉得与其这样当做风景画,还不如真正去画风景。

但是当近几年我自己的绘画很自然的画着画着没有形象之后,突然听别人说:你是画抽象的,我就傻了,我其实也没想我是画抽象的;最开始,别人这样告诉我,我就拼命的反抗,说我不是抽象,但别人问我你画的不是抽象到底是什么?我总说我没往那儿想,如果说我的绘画是跟抽象相关,那可能叫做抽象发现主义。

如今,我在着手画画的时候,才开始决定用什么色,绘制什么结构,用色多厚,采用什么形制的水,我考虑的都是这些东西,这跟最后形成的画面有关;在画的过程中稍微变化一点,整个画面的感觉就变了,有时候画面裂开了,有的裂纹很大,有的裂纹很小,有的会给你很深远的空间感,因为没有限定性,所以才觉得有意思。我发现画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开阔,不断地拓展我的思维空间,它最终的结果比我的想象还要博大。

雅昌艺术网:从您近期的绘画来看,为何会对蓝色如此青睐?

马路:其实前几年我很少画蓝色,但后来我突然发觉我画蓝色的时候都可以画的挺丰富,蓝色带给我的空间感、质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例如我也画过一些空色,但在红色中还没有找到一种方式,把握不好。但是画蓝色却很自然,给我一个想象的空间,后来发现蓝色看到的不是天空就是海洋,心里很安静很舒服。

雅昌艺术网:这样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心里上感受。

马路:跟人的视觉经验很有关,你是根据世界经验体会这一张画,有不同的要求跟不同的视觉经验可以相对应,但又不是你看到的那个东西,但是会给你一些联想或者是一些感悟性。


马路 《夜之迷形》100×170cm 综合技法 2014年

雅昌艺术网:您现在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着造型学院的教学主要工作,能否结合此谈一下当下对于抽象绘画的教学?

马路:抽象绘画的教育在咱们这里基本没有,过去我们在第四工作室会强调中国的、现代的、个性的,跟别的工作室稍微有点儿区别就是注重现代,相对比较尊重学生个人的发展。我个人感觉国内油画教育最终出来的东西比较陈旧,这种陈旧不是风格上的陈旧,我们太注重描绘,太注重具体的东西;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对视觉上的内容跟学生讲的多,这样就会有一些不同,例如第四画室的毕业作品有特别具象的,有表现的,也有抽象的各种各样的风格。

相对来说,第四工作室会更加活跃,但是会碰到一种困难,例如教学评估中会要求我们写教学大纲、教材等分析清楚,我们就总会被问到现代方向也很多,到底是什么方向?我当时始终坚持我们不要方向,就要一个“现代”就够了,我觉得上课主要是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千万不要有一个风格来限定,这跟我在德国受到的教育有关。但这其中就会有一些问题,例如这个老师这么讲,那个老师那样讲,到底哪个对,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判断了。

所以我现在担任造型学院的院长,开始梳理学科建设,我也开始琢磨这个事,例如将来是不是要成立一个抽象工作室,比如对材料的教学、形而上的教学,这些在国际上都已经有了成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跟我们写实的绘画正好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雅昌艺术网:你怎样看待当下中国绘画的抽象绘画的群体呢?

马路:抽象绘画没有群体,都是个人的。看画的时候一看就知道这是谁的画,就知道了他现在在这么做,也就是这样。抽象绘画特别容易趋同,因为他的可能性和范围是特别窄的,每个人都要去特别强调自己的特点,对于绘画的理解和追求。

雅昌艺术网:但是在当下的国内,大部分观众是无法去理解并判别抽象艺术,您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马路:我是前两年去了趟美国,我到一个央美搞雕塑的老先生家里,他的雕塑是写实的,给布什家做了一套肖像,也算是挺成功的人。他跟我说,在美国简直要命,大伙儿都喜欢抽象,不喜欢具象。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经济、教育水平的问题,他可能会觉得抽象会比写实看起来舒服。我们总是在区分看得懂和看不懂,其实抽象绘画不是让你去看懂的,只有具象绘画才让你看懂,抽象绘画给人的是一个启发。

比如说我在休斯敦看过一个教堂,教堂里有六张休斯顿的画,基本都是黑色的,仔细看会有色彩的变化,没有任何形象,远看就是黑色的,很多人都到那个教堂。我也特别奇怪,我问他们工作人员这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他说这个教堂没有宗教限制,谁想到这个教堂里边来坐着,能够冥想,看看这个画就够了。所以那个教堂里有一个留言簿,好多人在那儿写很多东西,都是在这个教堂里边自个儿想的。所以说,抽象是一种启发性的,不是真正要告诉你什么东西。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