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何卫平:基层艺术家亟须关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28 12:18:0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基层”为建筑术语,专指面层以下的结构层;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面的一层称为“底基层”。笔者所谓的底基层艺术家,尚不包括在宋庄等艺术区抛头露面但生存维艰的艺术家,而是隐匿于市井,从事基层艺术教育、艺术服务的工作者和爱好者。

显然,中国美术界是个多层次结构,我权且将其分为明星层、身价层、实力层、遗老层、运作层、基层、底基层,这七个阶层或相互跳跃,频繁越界,但其阶层本身是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

以绘画为例,明星层画家常能登上财富新闻榜,作品动辄拍卖上亿,连他们的味觉、癖好都会刊载于一些娱乐杂志,如曾梵志、张晓刚、岳敏君、范曾,此类画家胡润艺术榜上标识清晰,可以逐一查阅。身价层画家多居艺术圈之高位,典型者如中国美协主席、副主席,国家及省级画院院长,各大美术学院院长、副院长等,他们的身价与画价联动,尽享风光。实力层较为多元,是以作品影响力为核心的艺术家群体,涉足创作、教育、协会、军队各界,亦不排除炒作、准身价、机遇等外部条件的赐予,每一画种,每方地面都有实力派选手待价而沽。遗老层也颇为复杂,其中有身价型离休者、有实力型闲逸者,抑或兼而有之。运作层为待起之群,他们频繁往来于各式开幕式、研讨会、酒会、拍卖行、画廊,这里面不排除大量浑水摸鱼的“票友”。这一层面的艺术家需靠三分实力、六分运作、一分运气争霸天下,可应和古语“三山六水一分田”之区划,他们时好时坏,亦正亦邪,无法定性,处于嬗变期。基层多为青年艺术家、部分安于创作的职业画家、普通的高校教师等,他们中或藏龙卧虎,前途不可限量;或痴迷于创作,静待时机。北京、上海及各地艺术区一批批的基层画家或龙腾虎跃,或卷起铺盖向底基层画家沉寂。

底基层画家是美术圈最稳定的人群,说其稳定,是因为他们很难向其他类型画家靠拢和过渡。首先,限于经历与平台,无法跻身于明星和身价画家之列;其次,受基础与水准制约,几乎无法进军实力派;再次,缺乏操作层的画外裙带和基层的博弈思维。如此种种,决定了他们的稳定性。当然,个例频发,每隔20年,美术圈都会在基层和底基层捧出几例“出土文物”,但这种几率相较于泱泱大国的百万底基层,实无人愿做此奢想。

受到经济这只“猛虎”驯化的艺术领域,在金钱争夺战中,正在由传统“文人相轻”向“文人相残”迈进,底基层的画家们未必存在生存的焦虑,但他们作为美术界的基本构成和庞大的根基,一代代艺术界的新人要从这里走过,经其驯化与启蒙。若美术圈将他们置之不顾,无异于将美术后备军的第一口奶水冰冻,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思想、观念和技术的延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朝代的衰亡,往往是由于底层劳动者不堪凌辱,揭竿起义,底基层的画家如因此铤而走险,进行无底线的操作,会加剧美术圈的混乱,造成更大的后患。

蓬勃发展的电视节目,大众舞台日盛一日,给许多稍有明星梦的普通人提供了机遇,虽只是杯水车薪,但激活了一个时代人们追求艺术的梦幻之心。在美术家协会林立、美术馆破土大建之际,绘画大众平台早该对底基层的画家敞开大门,为他们举办不同层次的展览、活动,使其纳入经济和行业的大循环体系。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